《牧马人》诠释父辈青春 上演阳光灿烂的日子

《牧马人》诠释父辈青春 上演阳光灿烂的日子

《牧马人》于荣光剧照

《牧马人》诠释父辈青春 上演阳光灿烂的日子

《牧马人》曹磊剧照

《牧马人》诠释父辈青春 上演阳光灿烂的日子

《牧马人》剧照

  伊秀娱乐讯 年代军旅情感剧《牧马人》眼下正在草原紧张拍摄。该剧讲述了父辈们的青春物语,再现了60年代青年人在茫茫草原实现理想抱负的励志故事。总策划兼总监制李洋(微博)表示,虽然知青故事总让人联想到苦涩、伤痛,但该剧并未刻意追求知青岁月的艰辛,反而如同“阳光灿烂的日子”,呈现出父辈蓬勃激扬的生命状态,令人振奋。

  草原知青生活不伤痕

  以卢新华(微博)小说《伤痕》为起点,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文坛出现反思知青生活的“伤痕文学”现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由此,影视领域也相继出现一批“伤痕”影视作品,如电影《牧马人》等,掀起了巨大轰动。在众多文学作品或影视剧表现中,知青故事往往都与“苦涩”、“屈辱”、“伤痛”这些字眼相联系,令人为命运磨难而唏嘘。然而同为知青题材,电视剧《牧马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火热滚烫的青春成长史一扫知青阴霾,用情感与希望抚平了特殊时代的伤痕。

  《牧马人》虽然扣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但*只是时代背景,不是这个剧的表现主题。李洋说:“影版《牧马人》改编自伤痕小说《灵与肉》,是时代反思作品。但剧版《牧马人》独立存在,与伤痕无关。虽然里面也有伤害、诬陷和不幸,但是这个剧的看点以及剧情聚焦力没有去展示那个年代因为动乱给某个家庭或是某一些人物带来的命运的不公或是受到的一些巨大伤害,我们没有流连在这儿。我们还是主讲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在那种大的草原文化,特别是蒙古族文化大的怀抱下,在人与自然大前提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味道是它的独特之处。”

  激扬青春释放“正能量”

  《牧马人》是一个男人戏,是草原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李洋对这部年代军旅情感剧的基调定位。

  “因为这里没有写灾难,尽管是*,但是剧作的态度是很冷静的写事件,不夸张,没有揪斗、大字报、打砸抢……,写的是两个小孩从北京到草原的那种生命的状态。从那种在城市里的躁动不安中回归到大自然,找到了快乐,应该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草原牧民们阳光健康的生活对他们有强烈的感染。”

  李洋表示,剧中的年轻人没有在时代悲剧中沉沦,而是在草原生活和情感温暖下坚强成长,用一种激扬向上的生活态度燃烧了青春。“一开始这个时代的悲剧氛围就压在了人物命运头上 ,主人公面对这种悲剧氛围应该怎么办呢?是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还是说自虐,没有,而是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悲剧的环境,获得了人生的历练。从这点来说,我觉得用阳光灿烂的日子来形容更加贴切 ,把逆境作为你人生的动力来对待 ,所以这个剧讲的是压力变动力,悲剧变正剧的青春赞歌,引人振奋。”(JH/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