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爱因斯坦的大脑(智商高的人的特征)

懵懂先生45870文章0评论投稿文章好文:爱因斯坦的大脑(智商高的人的特征)已关闭评论1阅读模式

智商高达200的爱因斯坦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相对论,首创了宇宙学,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他从空间与时间的相对性运动推广到宇宙整体的伸缩膨胀,把自然科学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而言之,爱因斯坦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然而,爱因斯坦的天才到底从何而来?在他现存的大脑里究竟隐藏了什么?

第一奥秘:轻脑的智慧

较早发表轻脑研究成果的是阿拉巴马大学的神经学教授保罗·安德森。经过10余年的研究他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重量只有1230克(普通男子的大脑一般重1400克),因此他的大脑皮层比一般人薄。

安德森据此推测,爱因斯坦的大脑神经细胞密度比普通人高,使得传递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安德森进而发现,爱因斯坦的右前额叶皮质(运动区)比对照组薄,可是皮质中的神经元数量与对照组无异。换言之,爱因斯坦的大脑皮质中,神经元密度较高。

这个轻脑发现有什么意义?安德森教授推论,一是人体的大脑神经元密度越高,则大脑记忆传导速度越快,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建立越有帮助;二是人体的大脑神经元分布网络越广,则大脑记忆存储量及大脑容积越大,而且人的综合记忆能力越强!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大脑皮质神经元有优异的传导效率与超卓的智慧天才。安德森教授也因这一发现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

第二奥秘:顶叶和颞叶无沟的智力

最近,从医学专业杂志《刺针》上传来一则好消息:麻省理工学院著名认知科学家斯帕克初步认定: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与其特殊功能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斯帕克发现,就在位于齐耳高度、从脑前延伸至后部2/3的下顶叶处,即人脑处理数学思维、三维形象和空间关系等的关键部位,爱脑确实与凡脑不同:后者的顶叶和颞叶之间通常由西尔维裂沟所分裂,形成一道脑上天堑;而爱脑的裂纹却在接近顶叶处戛然而止,并急转直上,绕过顶叶不再分裂。于是天堑变通途,保持了顶叶的相对完整,而且顶盖骨也模糊不见,因此整个大脑顶叶沟壑纵横,路径曲折,密密麻麻覆盖全脑,联结面积比普通人大约15%。这意味着,更多的脑细胞或神经元更易于联系,可以更好地协调工作。

随后,斯帕克又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专文,阐明大脑顶叶即每一大脑半球顶端的后部象限,位于初始视觉和体感之间的地方,是空间感的区域。而这也正是爱因斯坦借助顶叶智力确定各类事物的部位,从而在下侧小叶或骨叶低处隆起专司抽象数学和空间推理的超凡直觉与优异数值演算能力的区域。

第三奥秘:脑能量的非常

科学家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不仅思维能力超乎寻常,就连脑细胞的形状构造与数量等,都多于或优于常人。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最近选取4名和爱因斯坦逝世时年龄相仿的男子作为参照对象,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和他们的大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除了脑细胞数量多于常人外,爱因斯坦大脑组织的某些部分相对较大,其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也比较大,而且这些胶质细胞末端的神经组织数量也较多。

对爱因斯坦大脑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天才来自勤奋。过去,人们一般认为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就是把神经元集结起来,此外没有其他特别的用途。但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细胞在大脑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向周围的神经元输送钙,还可以促进神经元间的信息交流。而且,爱因斯坦大脑中每个神经元的胶质细胞数量较多,表明他的大脑对能量的需求和消耗较大,这可能意味着他的思维能力更强。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的超凡智慧并非全来自天才,而是来自勤于思考。因为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

第四奥秘:海马区不对称的智商

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脑科学博士达利亚·扎德尔在一项天才与平常人大脑有什么不同的研究中,特意对爱因斯坦的两块海马区脑切片进行了分析,这个区域主要承担记忆和语言功能。在研究中,扎德尔将爱因斯坦的脑切片与10位普通人的大脑组织进行了比较,这lO位普通人去世时的年龄为22岁一84岁。结果发现,爱因斯坦脑部海马区的左侧神经细胞组织比右侧神经细胞组织大得多,而普通人两侧的神经细胞组织差别不大。

扎德尔的研究认为,海马区左右两侧的大脑皮层正是人类逻辑、分析以及创新思维发生的地方。而爱因斯坦的大脑海马灰质区与普通人有很大区别,说明其左脑海马区和大脑皮层之间神经细胞的联系较之右脑更加紧密,这意味着爱因斯坦的大脑的确与普通人有很大区别。但是扎德尔表示,爱因斯坦脑部左右神经细胞组织不对称的现象到底是他一出生就是这样,还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演变成这样至今尚不可知。扎德尔还表示:我也不清楚这种不对称现象到底与爱因斯坦拥有的超常智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五奥秘:枕叶天才的秘密

在爱因斯坦降生的时候,由于他的后脑勺太大,家人都觉得他有些畸形,他的母亲波林·爱因斯坦甚至因为他的后脑勺那么大并且形状奇怪而觉得他可能有什么残疾。不过医生认为这非常正常,十几周后,爱因斯坦的脑袋果然恢复正常了。

但是在不久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人类学系的教授迪安,法尔克在《进化神经科学前沿》上,发表了有关爱因斯坦枕叶天才秘密的最新研究发现。迪安说:在针对爱因斯坦大脑10余个组织切片的生化性状与空间模拟的研究中,由于多项实验都指向爱因斯坦的后脑枕叶区域大于常人约20%,于是枕叶天才秘密成了最新研究的重点。

迪安指出,在顶部最突起的会合地方就是后脑枕叶区。而他所发现的爱因斯坦后脑中比常人更宽的后脑枕叶区,是视觉、听觉、体觉(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前庭器官神经通路的交会处,被许多科学家认为是人体综合各种感觉,产生更高等的神经、认知活动的地方。由于爱因斯坦的这片脑区较大,因此他有着超于常人的优异视觉空间认知、数学能力和运动想象能力。

第六奥秘:颞叶抽象的智能

有记载显示,爱因斯坦3岁才会说话,而且在3岁之后一直很少说话,即使好不容易开口了,也说得非常非常慢。事实上,爱因斯坦把所有的句子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觉得没问题了才说出来。直到9岁后,爱因斯坦才放弃了这么做。

为此,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教授桑德拉·维特森最近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大脑颞叶里一块主管语言的区域,其较宽区域的神经元密度低于常人,这就能够解释爱因斯坦白幼不善于用语言交流的原因。维特森进而推论,爱因斯坦后脑颞叶下部的区域比一般人宽,也影响了邻近主管语言区域的发展。其实,作为史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爱因斯坦的抽象能力是超凡的。而他曾经说过,自己几乎不以语言文字的方式思考,而是像放电影一样用图画般的想象力来思考问题,这与他较宽的后脑颞叶下部区的想象与空间认知功能恰好呼应。

第七奥秘:侧顶叶的超理性思维

揭开爱因斯坦大脑侧顶叶超理性思维奥秘的,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学教授玛丽安·戴蒙德博士。她认为,对小鼠的多项实验证明,大脑是位讲究效率的秘书。由此她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和11位普通人的大脑切片对比后发现,爱因斯坦大脑位于左侧顶叶的那块标本里,其中神经细胞组织对神经元的比例,比普通人的要多73%以上。这一实验结果发表在1985年出版的《实验神经病学》杂志上。

获得这一实验结果后,戴蒙德博士开始了一系列关于爱因斯坦侧顶叶超理性思维奥秘的探索,至今的各种调查与研究的结论是:智力的高低并不取决于脑的大小,而取决于脑中各个神经细胞组织的数量多少以及轴突与神经元发生的复杂程度。这一结论说明,才华横溢的爱因斯坦在展示他非同寻常的超理性思维能力时,有一种非常活跃又能力非凡的智慧能力。

第八奥秘:下叶区的天才

关于爱因斯坦大脑下叶区智慧的研究也有新的发现。不久前,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桑德拉,威尔特森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位于爱因斯坦后脑左右半球的上部顶下叶区域比常人大15%,其机理非常发达。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认为爱因斯坦的天才是天生的,并非全靠后天用功求学得来,证实后天的努力虽然也能成才,但天生天才也是事实。大脑中负责视觉思考和空间推理的顶下叶区域发达,对一个人的数学思维、想象力以及视觉空间认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解释了为何爱因斯坦有独特的抽象思维与过人的空间认知能力——左右半球的上部顶下叶区域比常人要大。

斯帕克指出,爱因斯坦大脑左右上部顶下叶区一般大,二者都大于常人15%,而脑重不增。有了这个完整、宽大的小叶,即可通过千百万突触所构成的微循环,容纳更丰富也更紧凑的空间与数学推理的逻辑思维线路。因此,思维敏捷、思路活跃的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绝世天才,很可能是胎儿发育早期自然形成的。

第九奥秘:脑轮廓的特异

为了探寻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的原因,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教授戴蒙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人类学系的教授迪安·法尔克联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通过化石分析技术重建了爱因斯坦的脑部轮廓,首次展示出爱因斯坦大脑皮层中十几个与常人不同的特异细微之处。而这些区别,也许就是爱因斯坦能以全新视角诠释物理学的智慧奥秘所在。

特异之一:作为研究古人类神经中枢演变过程的权威专家,戴蒙教授发现爱因斯坦大脑顶叶区域的皮层高低起伏与众不同,暗示着爱因斯坦脑部那些与数学、视觉、空间认知有关的皮层经过了重新分布。

特异之二:爱因斯坦大脑不仅在左右上部顶下叶区比一般人大15%,更不寻常的是顶下小叶区缺少常人都有的一条特殊的裂缝,导致两块关键的脑部区域成为一个整体。有了这个完整、宽大的小叶,即可通过千百万突触所构成的微循环,容纳更丰富也更紧凑的空间与数学推理的超凡逻辑思维缨路。

特异之三:这是最令人类学教授迪安·法尔克兴奋的发现,在爱因斯坦大脑虚拟展示的运动皮质照片上可以看到类似球形突起状的构造。迪安认为,在专业钢琴师和小提琴手的神经中枢上也发现过类似的结构,那是长时间的手部锻炼引起的。这可能与爱因斯坦从小接受的小提琴训练有关。

特异之四:一般人的大脑里有一条叫做外侧裂的脑沟穿过这里,沟的尾稍嵌入一块名为缘上回的区域。而在爱因斯坦的大脑照片上则显示,他的外侧裂在进入顶叶下部区域之前就与另一条脑沟合并,缘上回也显得更为完整。维特森认为,一般情况下,大脑中神经连接密集的地方形成凸起的脑回,而神经连接比较稀少的地方则凹下变成脑沟。爱因斯坦戛然而止的外侧沟,正好说明他的顶叶下部区域比一般人的神经连接更密集。

特异之五:这是迪安·法尔克在《进化神经科学前沿》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爱因斯坦大脑表层的很多部分没有凹沟,因此神经细胞可以通行无阻地沟通,思维也能够活跃无比。维特森指出,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异常发达,在形态上也有特异之处,例如侧脑裂并不明显,特别是左半球。因此顶叶下段皮质中的神经元易于相互联系,使爱因斯坦在视觉、空间认知、数学思考、运动知觉这些认知领域中,表现出超卓的智力。

特异之六:法尔克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两侧顶叶区域的凹槽和凸起模式十分罕见。她由此推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同爱因斯坦善于把物理问题概念化的卓越才能有关。她指出,爱因斯坦作为综合性思想家的才能可能源于他大脑顶叶不同寻常的结构。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进化神经科学》杂志上。

许多科研人员说,爱因斯坦大脑结构展现的九大奥秘也许并非独一无二,其左右半脑与再分区的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以及脑细胞末端神经组织更多的特点在其他人的大脑中也可能存在,只不过其他人从未有用武之地而已。但是,科学家提醒说,大脑结构不宜完全被看成是一种智力标志,某些人的心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因素,其个体潜能的全面实现依赖于多种后天和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