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伦敦奥运会男篮(一个夏天11场比赛)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中国男篮终于结束了这个夏天的国际赛征程。11场比赛,7胜4负,没有拿回亚洲杯冠军。
而在世预赛第四窗口期最后两战中,中国队都赢了两位数,但却又都赢得不那么畅快——这就是中国男篮过去几个月的缩影。
“这个夏天只有队内的人才知道我们有多难,我觉得大家也都坚持过来了。”主帅杜锋这样总结着这段历程。
中国男篮确实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考验,但抛开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自身问题接踵而来,令人目不暇接。
第一问
为什么能够持续输出的只有周琦?
背身接球,扛住防守,运球挤进篮下,然后转身腾空,上演隔人暴扣……对阵巴林男篮的世预赛中,周琦完成了中国男篮在这个夏天最漂亮的一次进攻。
“中国男篮已经进入了周琦时代”——这是球迷们在不久之前发出的一番感慨,原因很简单,这个夏天的11场正式比赛,中国男篮最突出同时最稳定的就是周琦,但也“只有周琦”。
世预赛第三阶段对阵澳大利亚和中国台北,周琦场均得到14.5分、10.8个篮板和2次封盖;火线驰援亚洲杯之后,周琦出战了3场比赛,场均15分、12.7个篮板,还有1.7次封盖和1次助攻;在世预赛第四阶段,周琦场均依旧输出20.5分和9个篮板。
周琦其实和国家队队友一样,遭遇了新冠肺炎的影响,发烧、咳嗽、身体不适,杜锋教练也透露,“这并不是周琦最巅峰的状态,在生病之后,他的肌肉明显在下滑”。
但在球场上,周琦的身体对抗能力、攻防两端战术执行力以及得分终结的能力,特别是比赛中的稳定性,都要明显强于其他队员。
敢于对抗、善于对抗,并且能够在对抗中占据优势,这是如今的周琦在国际赛场上最明显的改变。那么,为什么周琦能够成长得如此明显,但他身边的队友们却做不到?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周琦此前的一番话或许能够作为参考,“就是你在一个高水平的篮球联赛里比赛之后,更加适应这种比赛状态。如果你在赛季里面打得比较多,那么你再跟这些球员在国际上碰面,你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周琦留洋澳大利亚一年,就为国家队的队友们做了表率,但如果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中国男篮依旧“只有周琦”,那么他可能又会走上一条和“老大哥”易建联一样的崎岖道路。
第二问
为什么总是在比赛中“断电”?
回顾今年夏天,除了大胜亚洲杯东道主印尼男篮的那场比赛,其余场次,中国男篮总是会在比赛中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
亚洲杯上对阵巴林男篮,在赵睿和孙铭徽先后被罚出场之后,中国男篮突然出现了一波失误,然后在最后一节被对手追平。
世预赛第四窗口期对阵哈萨克斯坦男篮,中国男篮在第三节出现“断电”,整节比赛就得到7分,对手则是得到18分。
最后一场“收官战”再遇巴林男篮,中国男篮在最后一节被对手打出一波10比1的高潮……
为什么中国男篮会在比赛中反复出现“断电”的情况?这和球员的专注度、体能状况以及心态都有不小的关系。
杜锋教练就在拉练结束后总结,“中国男篮一直被诟病的老毛病就是在身体对抗这一块,就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去适应现在比赛的对抗强度。”
“其次就是在篮板球方面,大家顶和抢的意识都不够。”
然后,中国男篮似乎并没有通过体能和对抗上的恢复,以及篮板上的强化,解决“断电”的问题。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男篮甚至在篮板上输给了身高矮了一截的巴林男篮……
在40分钟的高强度比赛中,偶尔出现片刻“断电”本是正常的情况,但如何让“断电”的频率尽量降低,这是男篮亟待解决的痛点。
第三问
下一个可靠的后卫什么时候出现?
为什么中国男篮总会出现“断电”?如果回看这些比赛的关键回合,暴露出的一个明显问题——中国男篮在后卫发起进攻,以及控制比赛的节奏方面出现了“短路”。
这个夏天,由于锋线球员的短缺,杜锋带上了包括赵睿、郭艾伦、赵继伟、胡明轩和徐杰在内的更多后卫线的球员,此后又递补了姜伟泽。
在世预赛第三窗口期,杜锋教练甚至在比赛中尝试了“三后卫”的阵容。
不管是郭艾伦、赵睿还是孙铭徽,在国内赛场上都已经是各自球队里最稳定的后场核心,但是当他们重回国际舞台之后,依旧表现出了在高强度对抗上的不适应,以及心态上的浮躁,这些问题几乎都是后卫球员的大忌。
“我跟郭艾伦也强调了,‘艾伦,你在国内是拥有很好成绩的球员,但在国际比赛遇到高强度的球队,今天16投3中只拿了6分,你这效率值实在低得可怕’。”
在世预赛第三窗口期对阵澳大利亚的两场比赛之后,杜锋教练就提到了郭艾伦的表现,“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把球跟同伴更多地分享一下?打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有时候突得很好,是不是可以提前给同伴创造机会、分享球呢?”
但现实呢?在分享球的过程中,包括郭艾伦和孙铭徽在内的几位后卫,也没有办法保持高效和准确。
在亚洲杯对阵巴林和黎巴嫩的比赛中,孙铭徽的几次不必要失误,就影响了场上的局势。而在高强度对抗之下,赵继伟和胡明轩在投篮上的挣扎,同样成了球队的短板。
除此之外,国家队后卫们在比赛中和裁判斗气,也暴露出了情绪控制上的不足……
必须承认的是,这支中国男篮的后卫们都经历了伤病的折磨,也渴望着能够上场赢得比赛:
郭艾伦和孙铭徽一直带伤作战;赵睿高烧依旧坚持出场;徐杰需要在赛前吸氧来调整状态;赵继伟在鼻骨断裂的情况下,依旧坚持随队出征,延迟治疗时间。
但这样的牺牲精神和拼搏精神,并不能改掉他们在国际赛场上的问题……
而就在中国男篮身处欧洲拉练期间,中国U18国家队在亚青赛上输给了韩国男篮。
那场比赛,中国队在最后2分钟出现了7次失误,全场甚至出现25次失误,出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后卫。
下一位可靠的后卫什么时候出现?如今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还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
第四问
CBA还能为国家队做些什么?
在追赶世界篮球顶尖水平的速度不够快的同时,我们正在被亚洲的对手们赶上。
那么,国家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CBA联赛已走过27个年头了,这个全国篮球最高竞技舞台,曾培养出了一些世界级球员,最成功的当属姚明。然而 ,细数近十多年,就出了个易建联,这也是中国男篮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起战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不久之前,已经报道了中国篮球40多年的《北京晚报》资深记者孙保生老师执笔撰文,探讨了中国男篮的问题。
“这些年的联赛并不好看,很多前辈说他们几乎不看联赛了,千人一面,都一个打法,除了挡拆还是挡拆!他们的原话是‘四不像’。尽管已经是外援4节4人次了,但打关键球还是靠外援。”
孙保生老师的分析,确实也是舆论中关于CBA联赛和中国男篮之间的关系讨论最激烈的部分。
姚明对于CBA联赛做出了很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当联赛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都在逐渐增长时,球员在竞技舞台上竞争力的提升似乎没有跟上脚步:
在CBA赛场上锻炼的对抗能力没能够匹配上国际赛场的水平;每支球队核心球员在CBA培养的心气,反而让他们更容易在国际赛场上纠结和抱怨裁判的判罚,场下还要和球迷斗气;
更长的联赛赛程,却还是没法保证球员在40分钟里的高强度对抗能力……
作为中国职业篮球最高水平的CBA联赛,如果无法持续为国家队输送精英球员,那么且不说追赶“世界八强”的最好成绩,中国男篮想要稳住亚洲前三的位置,都非杞人忧天。
如果CBA的环境还是如此温水煮青蛙,那么中国篮球的未来,实在不敢想象。
好在,我们的球员们也看到了这一点——不少年轻才俊,已经准备跟随周琦的步伐,去海外联赛接受对抗,磨炼提升。
易建联当年就写过这样一句话:“国家队是让你玩命的,是让你付出一切,帮助全国球迷完成梦想的。前辈们用血汗,奋斗出的佳绩,希望你们同样去努力,去奋斗,去继承,加油!”
这句话,送给所有中国篮球人。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阅读全文 发布于 2022-09-24 06:09:04 2012伦敦奥运会男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