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 传承千年的秘密

清明节的习俗 传承千年的秘密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拥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古代又称之为踏青节、寒食节、扫墓节、鬼节。而清明节习俗就是指在清明节前后的相关活动形成的习惯风俗。例如祭祀先人,人们通过祭祀重新认识自己的先辈,以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不足,弘扬先辈留下的优秀品德。清明属于二十四节气,所以清明节不仅是节日还是一个节气。

清明节的习俗 传承千年的秘密

当人们在清明节祭祀时也会想起这个时候该进行什么样的农物耕作。清明节起源于皇室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在同一天进行祭拜先祖的活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就成为历代沿袭的风俗习惯。发展到今天,清明节已经成为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与中元节、寒衣节并称为我国三大"鬼节"。

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是到了唐代,因为在清明节时候的饮食是寒食,再加上两者的日期相近,后来清明节也叫寒食节。关于清明节的起源说法有很多,但是这些说法都源自于某种活动,所以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以外,人们还会去郊外踏青,这就是为什么清明节也叫"踏青节"的原因。

清明节的习俗 传承千年的秘密

其他有名的娱乐活动有插柳、放风筝、荡秋千和蹴鞠等。清明节是在四月初,此时正值杨柳发芽的时候,所以在民间人们踏青的同时会顺手折下几根柳条用以把玩,或者插在家中屋檐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插柳"。

放风筝,风筝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把线扯断,让风筝飞走,寓意人们一切的晦气会随风筝而飞走。但是其实清明节的主要目的还是祭拜祖先,因为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传承了数千年,这项活动还可以增加家人之间的交流和凝聚力,值得我们去重视。【伊秀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