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迷信多 鸦片战争主将竟然收集粪尿对敌

迷信,是指人对事物痴迷信任的状态,人一旦迷信,就会丧失理智,做出种种乖张可笑的举动。在历史上,清末是特别迷信的时代,不仅民间各种奇谈盛行,连统治者也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比如以务实著名的雍正皇帝,便“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清代皇帝生辰八字不对外公布,以防“厌胜之术”,还会找一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儿童在雍和宫出家,作为“替僧”。此外,皇家建筑颇重风水,梁上往往收有经文,以镇压邪魔。但效果有限,比如天坛,传说能防火,但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即发生火灾,斋宫、寝宫被焚,光绪十五年(1889年)8月24日,祈年殿再遭雷击焚毁,今天我们看到的祈年殿是光绪时重建的。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迷信,大臣更夸张。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扶乩术盛行,清军主将杨芳、奕山、奕经、文蔚等溺于迷信,视军事如儿戏。为对付洋枪洋炮,杨芳竟想出“以邪制邪”的战术,收集大量粪尿,并筑星坛,结果贻误战机,损失惨重。

最可笑的是奕经,到西湖关帝庙求签,签文有“虎头人”语,以为虎年虎月虎日虎时出兵能获全胜。于是决定在1842年3月10日4时进攻。时浙江冬雪,不便作战,加上奕经兴师动众选择吉日,导致信息外泄,英军知道后,设伏消灭清军五六百人。为使“虎头人”说应验,奕经还让士兵戴上虎皮帽,英人宾汉在《英军在华作战记》中颇感奇怪地记载道:“他们的帽子具有一种特别不普通的样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制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们背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两广总督叶名琛自信有法术护体,竟使出了“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绝招,结果被英军掳走,客死于加尔各答。

这种迷信思维甚至左右了后来清廷的建军思路,比如成立“虎神营”,装备了先进火器,取意为以虎驱羊(洋),以神克鬼,专门对付“洋鬼子”,虽然讨了口彩,可实战效果却不佳。

八旗是马上得天下,历代皇帝颇讲求务实,1786年,“叫魂”迷信突然在中国南方爆发,乾隆皇帝高度重视,不断发出谕旨指挥全国搜捕,其目的虽是为了稳定皇权,且造成了许多冤狱,但其中也不乏强调理性精神的含义。可为何到了清末,迷信氛围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也许,唐代刘禹锡在《天论》中的说法值得深思:“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意思是,政治不清明,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就会迷信,而化解迷信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