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怎么鼓舞士气 真是靠将领口才吗?

很多古装战争大片,无论中外,都喜欢让主角将领,在开战前给将士们慷慨激昂的演讲一番,然后士兵们就像被打了鸡血样的冲出去搏杀了。比如第一个世界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不得不承认就表现主角的王霸之气来说,这种情节设计帅呆了。但是,慢着?仅靠一个人的嗓子讲到鼓动全军,真的做得到吗?

要知道人的嗓子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其实传不到太远,哪怕把一万人全挤在一起排成方阵,那也有100排X100行,哪怕每个人所占空间只有1平方米,演说者和最后一排的士兵之间,也相隔了100米,在马嘶人嚣的战场上,演说者的演说,真的可以传到最后,让全军听到,而且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起来?

其实靠*物演讲来鼓舞军队乃至士气的例子也有,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希特勒的演讲堪称艺术,从来不超过半小时,往往只有十分钟左右,内容相当简洁,提到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国家"、"民族"、"振兴"、"正义"、"敌人"、"形势"、"斗争"、"成就"之类的词,从来不引经据典,只谈论现代的事情。可以说最适合给军队做的演讲。不过这是近代的事情而非古代,靠演讲来鼓动军队的士气,其实是到近代技术发达,教育普及,广播技术推广以后才能做到的事情。

那么,古代将领在战前,到底是靠什么鼓舞士气的?

士气绝对不是脱离物资基础能存在的东西,比如,古代开战前,将领们会努力让士兵吃顿好的,史书里经常谈到“乃赐单牛酒,嘉其行。”比如明清平时军队饮食,是把大米做晒干脱水,到了战时用热水泡饭,这就是水泡饭,配菜就是一点咸菜,饭碗里能多一块肉,就是最大的鼓舞。当士兵们绿着眼睛把最后一块肉分完,这时军官们告诉他们:“打完这一仗,我们就能敞开吃肉!”这种鼓舞效应想来也会比 电影里那种战前演讲好得多。

如果没发放物质奖励,军队士气低落,结果会很惨,比如宋朝初期兵力强盛,北伐辽国企图统一天下,就输在因为没有及时发放赏钱。

比较极端的鼓舞士气方式,就是让士兵们在战后和战前进行屠城,屠村,来发泄人最黑暗的欲望。除了少数例外,古代军队其实是一群饿得眼睛都绿了的囚徒,平时吃的是猪狗不如的饮食,过着严苛拘谨的生活,稍有机会就变成一群武装暴民。以至于很多时候地方官都不愿意本国军队进入城市。

对于这样的“中世纪军队”,什么演讲都是没用的,只有看得见的物质奖励,银两,肉食,女人,才谈得上士气。比如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后,对城中的平民进行了大*,还抢光了太平天国“圣库”里的银两。与其说是曾国藩等将领控制着军队,不如说他是被自己的军队挟裹着。

比较而言,我们就知道,为何说戚继光是中国古代将领的里程碑式人物了,他不但探索出有效的冷热武器协作战法,而且还在军队里进行只有近现代才有的“思想教育”。戚继光教育士兵:“凡你们本为立功名报效而集,兵是杀贼的东西,贼是杀百姓的东西,百姓们岂不是要你们的杀贼?你在家那个不是耕种的百姓,你肯思量在家种田时办纳的苦楚艰难,即当思量今日食银容易,又不用你耕种担作,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一二阵杀胜,你不肯杀贼保障他,养你何用?”

注意,戚继光根本没有对士兵讲什么保卫大明,或者倭寇可恨。因为在那个教育还没普及的时代,普通人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你问他是哪国人,他会瞠目结舌。这点并不稀奇,因为即使到了1980年代,我国一些乡村教师,也发现他们必须从教育孩子“我是中国人”开始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