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3个活活饿死的著名帝王 数他最“杯具”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改革的成效的确立竿见影,但表面成功的背后潜伏着巨大风险和危机,至少有两点。

第一,没有寻找新的军事增长点。

春秋战国时期有多次变法,赵国的“变法”最特殊——只针对军事进行改革!赵武灵王作为一国之君,改革却只奔着军事去,缺乏通盘考虑,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几乎没什么动作。政治、经济、军事是三驾马车,赵国在军事上跑得太快太远,政治和经济上却在慢慢踱步,马车有分崩离析之虞。

在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和谐性上,赵雍比起商鞅来,差之甚远。由于与军事配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没跟上,赵国国力后劲不足,在与秦国的长期抗衡中渐落下风。长达3年的长平之战中,赵国耗不起,出现粮荒,居然到了要向齐国借粮的地步,而后者却落井下石不给。有人说,如果不是三家分晋,而是由赵国统一打理晋国的地盘,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最后哪家统一六国还不好说。梁启超就大胆推测:“使主父(即赵武灵王笔者注)而永其年,则一统之业,其将不在秦而在赵。”③超哥的说法,在下不太赞同。若赵武灵王不横死,活得久一些,赵国与秦国的战略相持也许会更持久,但如果政治和经济上没有改革、改进和改善,最终也将落败。

第二,没有处理好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赵国建立后,围绕王位继承发生争斗乃家常便饭,是一直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每逢新老国君交接班,总会发生一番武斗,内耗国力。赵雍想打破这个魔咒,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做法:自己正当盛年之际(公元前299年),把位子传给年仅11岁的次子赵何(即赵惠文王)。

赵雍才40岁左右,正当年富力强,为什么突然主动隐退当起太上皇?

这可能与赵雍本人的经历有关。赵雍即位时年仅15岁,没有父皇指点,被王叔控制,学会治国理政花了不少时间。因此,赵雍想让儿子早点儿接班,亲眼看到他尽快成长起来。同时,赵雍也有战略上的考量:把内政交给儿子,自己专事武功,负责开疆拓土。

从理论上看,这一安排很有创意,也具有可行性。可惜,赵武灵王有个致命弱点——感情用事,在选接班人的问题上左右摇摆,出了岔子。传位给次子赵何后,他又觉得对不住长子赵章,想搞“一国双王制”,南北分治。在他看来,晋国可以分为赵、魏、韩三家,有了这个先例,赵国再分为两家也不是不可以。

赵章本来都死心了,得到这个消息,就好像抓到救命稻草,野心迅速膨胀。公元前295年,他在沙丘(赵国别宫,位于今河北平乡县东北)发动政变,企图杀掉弟弟,自己上位。不过,赵何此时羽翼已丰,身边有一群足智多谋的文臣武将,对政变早有准备。结果,赵章兵变失败,躲到父亲那里寻求庇护(父子三人各居一宫),仍难逃一死。

下令杀掉赵章的是两个人,一个正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宰相赵成,另一个是司寇李兑。两人犯下的事可不轻,按赵国《国律》当处“夷刑”,也就是灭族。他们太了解赵大老板了,料定自己会遭到清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门一锁,把太上皇软禁在宫中。整整3个多月后,两人觉得赵武灵王不可能还活着,才开启宫门,发现其尸体果已枯瘪,身边还有鸟蛋的壳。显然,赵雍是被生生饿死的,最后时刻都上房檐掏鸟蛋吃了。历史上饿死的人多了去,但饿死的皇帝极少,笔者目力所及,有名的好像就3位吧,除了齐桓公和南梁佛教皇帝萧衍,就是这位赵武灵王了。其中,齐桓公是被宠臣饿死,梁武帝是被敌人饿死,而赵武灵王居然是被自己15岁的儿子饿死,可谓最“杯具”。

司马迁叹道:“犹豫不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④赵雍谥号赵武灵王,何意?按照东汉名士蔡邕的解释,“克定祸乱曰武而不损曰灵。”⑤赵武灵王虽然英年早逝,但“胡服骑射”的成果保留了下来,泽被后代,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