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观感之二战神白起悲剧是怎么形成的?
大秦帝国观感(2)秦将白起,神一般的存在,*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白起又被称作人屠——战国因为战争死了300万人,有165万是白起杀死的。特别是长平之战,白起歼灭赵军45万,这里的歼灭不是受降,而是真正的歼灭,灭绝生命,只留下240少年回到了赵国。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战神,为什么没有一个善终,得到了一个奉王命自裁的结局?
第一,白起视人如草芥,杀人如麻。
作为一个将军,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境界。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第二,白起性格桀骜不驯,目中无人。
秦昭襄王让白起攻打邯郸,白起不但不出兵,反而说出了必败的结局。战争失败后,面对楚魏将兵,秦军失势的残局,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如此傲慢,秦王当然愤懑。
第三,白起拥兵自重,构成了对秦昭襄王的威胁。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白起的起身,得力于其超凡的军事才能。白起的陨灭,归咎于其梗直的个人性格。要知道那个时代,对于一个手握雄兵,又桀骜不驯的将军来说,他可能会成为君王眼中最大的威胁。所以白起无一例外成了秦王的眼中钉。一旦为君王所患,他的生命也就快走到尽头了。
第四,白起武将出身,没有范睢的权谋。
白起之死,范睢是导火索。太史公在他的评注中说:“白起料敌合変,出奇无穷,威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范睢是靠嘴吃饭的,而且每日在秦昭襄王身边厮混,一旦将相不和,吃亏的肯定是白起。
当然,白起之死最主要的原因是白起的人身观和秦昭襄王有了不一致。秦昭襄王的目标是一统天下,而白起以为长平之战歼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秦国已经天下无敌,可以一劳永逸了。并且天真的以为,只要不*,秦昭襄王会让他颐养天年的,可是,人生没有如果。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出征,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忠诚往往比能力更重要。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此后秦国的另一位名将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训,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终。
有一首写给岳飞的满江红,说的是岳飞的真正死因,同样也适合白起。
满江红·拂拭残碑
[作者]文征明 [朝代]明代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