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匈奴皇帝手下当差的他 批评皇帝还能保全富贵

劝人是门艺术,尤其是劝皇帝。尽管每一个皇帝都会标榜自己如何虚怀纳谏,包容臣子的不同意见,欢迎善意的批评。但大多数也只是说说而已,不当回事的。

前赵皇帝刘聪在执政后期就是这样一个人。

刘聪是刘渊的儿子,本来没有资格即位,后来是干掉了法定接班人哥哥刘和才登上大宝。前期倒也东征西讨,打得西晋司马皇帝屁滚尿流,叩头求饶。但到后期,和大多数俗套的故事一样,逐渐花天酒地起来。

刘聪喜欢吃鲜鱼和螃蟹,吃起来就不亦乐乎,一顿就能把御膳房的存货给吃完,有次因为河道管理官员供应不及时,刘聪一怒之下把左都水使者襄陵王刘摅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对于刘聪这样的皇帝而言,不仅要有吃喝,还要有玩乐。刘聪喜欢吃鱼,更喜欢看人捕鱼。刘聪时期,前赵的都城还在平阳,即今天山西临汾西北一带,靠近汾水。刘聪就经常驾临汾水,欣赏渔夫捕鱼,一玩就到半夜还不回宫。

刘聪玩得开心,随车驾护卫的中军大将军王彰却很担心。毕竟是自己带着皇帝出宫,出了茬子可是掉脑袋的事情。王彰就劝刘聪还是及早回宫吧,结果这一劝就把自己给劝进去了。为嘛,不会说话嘛,不会善意的批评嘛。

王彰是个武夫,说话直来直去:陛下,您近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臣是痛心疾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现在天下未定,民心不稳,到处都是要您脑袋的刺客。您这么轻率的出宫,一个匹夫就能把您干掉,咱还是回吧。希望陛下您能洗心革面,转变作风,这才是天下百姓的福分。

当然,王彰敢这样说话,还是有些底气的。他女儿是刘聪的后妃,刘聪是他的女婿,他是刘聪的老泰山,觉得这个女婿总会给自己几分薄面。

王彰忘记了,刘聪是他的女婿,可更是皇帝。皇帝暴怒起来,那是谁都不认的。果不其然,刘聪喝令左右,把王彰老头的脑袋给我拧下来。

王彰的女儿,刘聪的后妃王夫人赶紧替老父求情,刘聪这才先把王彰关起来,听候发落。后来又经太后和朝臣解救,王彰总算捡回一条命。

王彰批评刘聪的出发点显然是好的,可话说得实在不中听。而同在刘聪手下当宰相的刘殷就聪明多了。

刘殷本来是给司马晋朝打工的,在战乱中落到前赵手里。在前赵为官后,每次刘聪召开御前会议,让朝臣讨论要出台政策的是非,刘殷从来都不发表发对意见,“无所是非”。等到会议结束,他才单独觐见刘聪,为其分析利弊,说的头头是道,刘聪很是能听进去,几乎言听计从。

刘殷经常告诫子孙,批评皇帝要注意时机、场合,一个平头百姓都不喜欢别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何况君主。背后劝诫和当面抨击,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把好事办好。只是私下来能保全君王的颜面,还是悄悄的比较好,当面放炮的坚决不要,“事君当务几谏。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况万乘乎?夫几谏之功,无异犯颜,但不彰君之过,所以为优耳”。刘殷富贵终身,平安落地,寿终正寝,与此不无关系。

王彰以国丈之尊,当面犯颜抨击,几乎杀头。刘殷以降臣之余,背后循循善诱,终保富贵。两人的批评都是善意的,出发点也都是好的,可结局差距如此之大,其间微妙,全在于皇帝怎么看。

在刘聪看来,你王彰当面让朕下不来台,再善意的批评,用心也是险恶的。而刘殷,在朝臣面前保全朕的颜面,私下里才和和顺顺的给朕进言,那出发点绝对是极好的嘛。

所以,批评究竟是不是善意的,出发点到底是不是好的 ,不在于批评的对错,无关乎出发点的正误,只取决于皇帝怎么想,领导怎么看。

面对诸如“要包容善意批评”、“对来自书生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诸如此类一再昭告天下的安民告示,书生们可要睁大眼睛,弄不好又是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