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凭啥赢得卓文君芳心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赋,是文学的一种体裁,它的特点是用华丽的辞藻。铺排大场面,演染环境、烘托气氛。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辞赋高手。

一、巧计赢得美人心

一个素负才华的翩翩佳公子,一个有胆有识的皎皎豪门女。演绎了一段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从梁孝王那里回到成都老家后,除了一套豪华车马外,没别的东西。父母已经去世,家业没落贫寒。附近的临邛(今四川邛崃)县令王吉是旧时好友,对相如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到我这来吧,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收获呢。”于是,两人合演了一出双簧。

按王吉的本意,只是想抬高相如的身价,汉初社会,虽不及战国时代,士人具有很高的地位,但社会中对于有才华、有贤名的隐者、读书人还是很敬重的。

一个平民百姓,如果想让自己出人头地,获取功名,先给自己挣一个贤名是很重要的。司马相如既然不能经商,没有田产,而又跟随梁孝王当了一阵子幕僚,才华与见识是有的,那就以贤者来引起社会的注意吧。所以,二人商定,由相如驾车大摇大摆的进入临邛,不去直接找王吉,而是在城中找一个地方住下,由王吉来频频拜会相如,借以抬高身价。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相如驾着豪华车马,翩翩而入临邛,一袭洁白的宽衣长袖,玉树临风的仪容,自然引得路人纷纷注目。来到城中,选了一处长亭居住。当天,王吉就来拜会,以后更是天天都来拜访相如。开始时,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

城里的富豪们,终于明白过来了:这是一个大贤人啊。县令都天天去巴结。我们也得去捧场啊。豪门高户,钱财既然多得没处可用,对附庸风雅之事当然舍得投入。况且,既能让自己于一身铜臭之中沾一丝文气,又与县令套了近乎,何乐而不为?

相如与王吉的计划,终于成功了。但是,由于一个意外的事件,计划却中途做了调整。

这个意外,便是卓文君的出现。

相如来到临邛后,在街市上闲逛时,听到了豪门卓文孙之女卓文君的才学与绰约风姿,动了凤求凰之念。

不知是巧合还是王吉的暗中安排,富豪们的欢迎宴会由卓文孙在他家里操办。

这一天,卓家宾客如云,摆了几十桌酒席,县里的豪门巨富都来赴宴,县令王吉已经是晚到了,但相如却还没有来,县令见相如不来,表示不敢进食,要亲自去接。千呼万唤始出来,相如终于登场,不凡的仪容、旁若无人的气度自然博得人人称羡。大家纷纷落座,觥筹交错之际,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能有幸聆听一曲,以助宴乐。”既然王吉铺平了台阶,自己求凰的目标也己经锁定,如何捕获芳心就只能靠自己的翩然风韵和才华了。抚琴,正是展现才华的机会,也是吸引文君小姐进一步注意的手段。清丽的琴音响起,文君的心,也随之摇曳了。

临邛县城本不大,来了这么一个人物,文君当然是知道的,也曾在街市上遥遥目睹过其风采。现在,到了自己家中,掀开门帘偷看,近距离的观瞧,既为他的神采所折服,又听到琴声雅韵,不由得芳心暗许了。特别是听到了凤求凰的曲目后,更是心族摇曳。

宴会结束后,相如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再进一步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女,让侍女向文君转达倾慕之情。终于哄得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

美人己到,功名便可抛之脑后,驾车,回家。

可是,到成都家中一看,文君不由得心凉了半截。家徒四壁啊,除了那套车马,没别的了。可是,文君毕竟是文君。没有后悔,没有抱怨,而是出谋划策:既然老爹有钱,还是先去靠他吧。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当初,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后,非常生气:“女儿不成材,我虽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个钱。”现在见他们公然的到了自己的家门口来卖酒,更是生气,闭门不出。别人劝说道:“如今,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你女儿已经嫁给了人家,长卿那小子虽然穷点,但确实是个人才啊,况且他又是县令的朋友,你家中又不缺钱财,为什么非要这么较劲呢?”卓王孙想想也对,就分给了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还有不少其他的财物。目的已经达到,卓文君也不必当庐卖酒了,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房子置地,过起了富裕日子。

二、才学惊动帝王问

司马相如,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母为了他的前程,曾拿出全部钱财给他捐了一个郎官,就是在汉景帝身边当警卫,虽然这个岗位很荣耀,跟着皇帝,也很有前途,但他并不喜欢这份差事。觉得天天跟一堆武夫在一起,很无聊也很无奈。所以,当梁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时。他身边的那些文士如邹阳、枚乘等很对相如的胃口,大家聊起来高兴得很。当梁王准备回他的封地时,相如就借生病为由放弃了官职,跟着梁王去了。

不能不说,这是相如人生中一次了不起的飞跃,是他掌握自己命运、书写自己人生的决定性一步。

就这样,他做了梁王的幕僚,在梁王那里,相如与其他文人一块住,一块吃,大家吟诗做赋,切磋学问,真是自在又惬意。相如本来就喜欢词赋,在这里找到了同类,大家互相学习,学问长进得很快,后来,他写成了《子虚赋》,文词华丽,很有气势,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过了几年,梁王去世,继任的小梁王不喜欢词赋这套文人的玩艺儿。相如再呆下去没什么意思,就回到成都老家,演绎了一段赢取美人心的浪漫传奇。

一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机遇,再一次的改变了相如的人生轨迹。

一天,汉武帝闲来无事,读起了《子虚赋》,感到文章写的真是漂亮,边看边赞,边赞边叹: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的人,才学一定错不了,我怎么就不能和这个人生在同时代呢(以为是一个古人写的)。这时,替武帝管理猎犬的狗监杨得意恰好在武帝身边,听到武帝的感叹后就说:我的老乡司马相如说这篇赋是他写的,他还活着啊。汉武帝一听,喜出望外,马上召见司马相如,君臣聊了一气,很对脾气。相如说,这篇赋写的是诸侯国的事,不值得看,您是天子,请让我写一篇天子的游猎赋。武帝一听,更高兴了。第二天,相如就把赋写成献给了武帝(就是《上林赋》)。这时相如的水平,又长了一大截,再加上他知道这是关系到自己前途的一篇文章,写的又特别用心。水平自然就更好了。

从此,司马相如成了汉武帝的文学侍臣,他的作品极讨汉武帝的欢心。

后来,相如的名气越来越大,汉武帝早年许下要金屋藏娇的阿娇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后,也出千两黄金的价码来请相如替她写一篇赋,希望能感动武帝,重获欢心。相如以深情的笔触,描写景物,烘托气氛,把一个怨妇、弃妇的苦涩感情渲染得恰到好处,伤感动人。据说武帝读了这篇《长门赋》之后,深为震动,但长期积攒的矛盾不是一篇赋能化解的,最终未能挽回君心。

此外,相如的出色文笔还为西南地区的稳定做出过特殊的贡献,写了《谕巴蜀檄》、《难蜀父老》等辞赋,起到了传达*王朝的旨意、安定人心的作用,促进了西南巴蜀地区的开发。

诗词当应时而做,文章当为世而歌,司马相如的一生,以文赋著称,虽无杰出的事迹,却也很有传奇色彩。他的赋既有对景物瑰丽的描写,又有对现实的讽喻,发挥了一个文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