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时 古代历史上有多少状元终成大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结束,经历了1300多年。这期间共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金字塔尖”的状元,则是优中之优,精华之精华(如宋朝每届有40万考生应试,40万人中才能出一个状元),其量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大多数状元学冠群伦

古代状元都是由皇帝主考出来的,除了极少数人碰上不负责任的昏君浪得状元虚名外,大多数状元学冠群伦,才华横溢,在当时是一时俊彦。他们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高分低能的“样子货”。据统计,在《二十五史》中列有传记者,共计唐代状元王维等34人,五代至宋代王溥等56人,辽金元郑子聃等9人,明代吴伯宗等36人,清代刘子壮等56人。《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全唐诗》、《全唐文》、《文苑英华》、《唐才子传》、《宋历科状元录》、《宋人轶事汇编》、《浙江通志》等方志的记载,由唐至清,历代状元有作品传世者均有不少。唐代多为单篇诗赋,宋代起则以诗集、文集、专著传世为多。历代状元中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也出现了不少名政治家。

王维、柳公权诗书画成就最高

在终成大器的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歌艺术被赞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崇为“文人绘画之祖”,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则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王维)始”。

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把他和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合称为“楷书四大家”。其书碑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名,书迹有《送梨贴题跋》,对后世影响很大。

科举奇才张又新“连中三元”

对中华茶道研究贡献最大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年)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他还是“连中三元”(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都摘取了)的科举奇才,历史上“连中三元”者连他在内仅有17人!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风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对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武状元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他力挽狂澜,平定了“安史之乱”,居功至伟,皇帝赞其“再造唐王朝”。此外,宋代状元宋庠、张九成,元代状元王鄂,明代状元杨慎,清代状元马世俊、戴有祺、汪绎、翁同龢等人,皆领一代文坛风骚。宋代状元苏易简、王十朋、袁甫、刘章,金代状元张行简、杨云翼,明代状元吕楠、罗洪先、焦竑,清代状元彭定求、陆肯堂、潘世恩、毕沅等人,均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唐代状元孙伏伽,宋代状元吕蒙正皆为当朝重臣,为人忠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征之风。尤其是吕蒙正,在宋太宗、真宗时期三度为相,知人善任,识富弼于幼龄,荐吕夷简于真宗,后俱为名相。

民族英雄文天祥最为后世敬仰

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并和朱熹就义和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过多次辩论。他的学说自成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最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21岁考中状元,后官至丞相。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其代表作有《正气歌》与《过零丁洋》,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是古诗中传诵率最高者,激励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400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100多种;现存诗作2300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翁同龢、张謇对政治经济影响大

对*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为帝师,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的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