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宰相武元衡当街被杀之谜 究竟谁是凶手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建中四年时,武元衡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武元衡的主要成就有他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临淮集》,《赠道者》。元和八年,征还秉政的时候,在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刺死,谥号为忠湣。

武元衡从小就天资聪明,才华横溢,在建中四年,他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诗赋文佳,因此被金榜题名,位列进士榜首。后因为他工作出色,连升三级,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德宗称赞他说:“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后来武元衡确实成为了铁血宰相。

武元衡不仅在政治上很有成就,他在文学同样也大有成就,武元衡擅长写诗,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诗人宰相。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武元衡擅长五言诗,很多人都喜欢传抄他的诗篇,并且配上乐曲传唱。武元衡的一生写了很多诗,列如:《武元衡集》、《唐诗二十立家》、《唐五十家诗集》等等,武元衡的诗,以藻丽绮丽、琢名精妙著称。元和十年,武元衡赶赴大明宫上早朝,刚进入靖安坊东门,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跟他一起的还有同样上早朝的副手裴度遇刺受伤。武元衡去世后,赠司徒,谥忠愍。

武元衡遇刺案

武元衡,公元758年出生在河南缑氏,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也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为人忠诚,对于他的评价都是肯定以及赞赏的,那么武元衡遇刺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元和八年,也就是814年,治蜀七年的武元衡重新返回朝廷,仍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当时的宰相李吉普和李绛不和,不断争吵,而武元衡对二人的这种做法不偏不向,宪宗称赞他为忠厚长辈。元和十年时候,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宪宗就让武元衡率军对淮西蔡州进行清剿。这一举动引起了淮西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等人割据*的恐慌,于是决定刺杀武元衡等主战派的大臣。李师道认为:“皇上一心想要声讨蔡州的根由,是在于有武元衡辅佐他,如果我前去将他刺死,武元衡死了之后,其他宰相就不敢出来主持讨伐蔡州的谋划,只会争着劝说皇上停止用兵。”

于是在元和十年的六月三日,早晨的鼓刚敲过,天色还没有亮,大唐宰相武元衡就开门,出了他自己在长安城靖良坊的府第车门,沿着宽147米左右的道路左侧行进,赶赴大明宫去上早朝,刚出靖安坊东门,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被刺伤的还有同样上朝的副手裴度。公元815年,武元衡被刺死,在他逝世后,赠司徒,谥忠愍。这就是著名的武元衡遇刺案的故事。

武元衡的成就

武元衡,字伯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诗人宰相。武元衡缑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他从小就十分聪明伶俐,才华横溢,在建中四年,就因为他的诗赋文佳被金榜题名,位列进士的榜首。那么现在就来看看武元衡的成就吧。

武元衡的主要成就就是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在784年,武元衡被金榜题名后担任华原县令。德宗召见武元衡,表示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于是就赐他为*官吏中的要职——比部员外郎,后因为他工作表现突出,被升职为御史中丞。

武元衡有一个头衔叫做“铁血宰相”,这说的就是武元衡致力于藩镇割据。在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后,社会矛盾和政治出现了危机,在顺宗坐了一年皇帝后,宪宗即位,他再次迁升武元衡,当时藩镇割据,威胁了*,武元衡主张催李锜兼程进京。李锜反叛,月余被平。之后武元衡接替高崇文主政西川,并成功削弱藩镇割据。

武元衡不仅在政治上大有成就,在文学上也是大有成就。武元衡十分精于写诗,他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人,武元衡的写作风格中,诗的艺术感染力是极其强的,平平之句却引人意外之想。在《旧唐书》中记载,武元衡擅长写五言诗,并被很多人传颂。他的代表作品有《临淮集》,《春兴》,《赠道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