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不出国也要换外汇?揭开宋朝史上的钱币交换
在宋朝历史上,不同地区所流通的货币也是不同的,像四川境内,通行的货币是铁钱,而在其他省份,通行的货币是铜钱,所以四川人到外地去,要把铁钱兑换成铜钱,外地人到了四川,要把铜钱兑换成铁钱。
铁钱和铜钱之间的“汇率”并不固定,当年苏东坡和弟弟苏辙从四川老家出来,到首都开封看望父亲苏洵,走到铜钱和铁钱“交界之处”,“须换易铜钱才能东去”,哥俩就把携带的铁钱全部兑换成了铜钱。那时候“铜钱一缗卖铁钱四缗”,也就是说,铁钱4文能换铜钱1文。而早在宋太宗在位的时候,成都各大钱铺制定的“汇率”是“铜钱一缗卖铁钱八缗”,铁钱8文才能换铜钱1文。
四川除了通行铁钱,还通行“交子”。交子是纸币,开始只在大额交易当中使用,由于铁钱的购买力太小,一旦进行大额交易,买家需要整车整车地运铁钱,非常不方便,所以交子一经发行,就被商人们喜爱,它的价值甚至超过了面值。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回忆说,他小的时候,交子发行量小,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形,“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意思是面值1000文的交子居然能换1100文铁钱,后来交子发行得多了,“近岁止卖九百以上”,面值1000文的交子只能换900多文铁钱。不管交子和铁钱之间的“汇率”大小,当时四川人是经常需要去钱铺兑换铁钱和交子的:大额交易的时候,推着铁钱去钱铺,换成轻便易携带的交子;平时居家过日子,交子面额太大,不易找换,再把交子兑换成铁钱。
进入南宋以后,四川的交子普及到全国,改叫“会子”,由*统一发行。会子是有流通期限的,宋高宗在位时发行的会子,到了宋孝宗时期就不能再使用了,必须兑换成新发行的会子。另外会子的发行量有小有大,通货膨胀的情形有轻有重,各地老百姓对会子的认可度有强有弱,所以会子和铜钱之间的“汇率”以及新旧会子之间的兑换率都不固定。宋高宗绍兴初年,“钱引一道卖铜钱一贯”,面值1000文的会子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到了绍兴二十七年,“钱引十道,市价止是四贯”,面值1000文的会子只能兑换400文铜钱,很明显,那时候的纸币像今天一样在贬值。南宋中叶,“率旧楮一贯三百易新楮之一贯”,*发行新会子,旧会子停止流通,老百姓拿着旧会子去兑换新会子,1300文旧币才能换1000文新币,这实际上是*对人民的剥削。南宋大诗人陆游算过一笔账,由于*发行纸币太多,商人手里的纸币在不停地贬值,“年来币轻,折阅已甚,一百万缗仅得八十万缗之用”,面值1000文的会子,实际购买力只有800文。被贬值的那200文哪去了?实际上被南宋*拿走了,所以说大盗不盗,*把物价一涨,把汇率一变,你口袋里的钱就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