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沈宜修的婚姻生活幸福吗
沈宜修生于明代,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关于沈宜修生平,许多古书文字都有记载。通过了解沈宜修生平,便可得知这位才女的生平经历。沈宜修生于1590年,卒于1635年,江苏吴江人士。
沈宜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根据沈氏族谱得知,沈宜修的伯父沈璟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沈璟的侄子沈自晋是明代文学家,著有《望湖亭》等作品。沈宜修在这样一个家庭出生,自幼深受诗词歌赋的熏陶,长大后的沈宜修自然成为一个才女。
根据沈宜修胞弟沈自征在《鹂吹集序》中写到,沈宜修四五岁时,便能过目不忘,等到沈宜修八岁时,她对政事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在这种传统观念之下,沈宜修并没有去学堂念书,除了父母偶尔教习读书作诗之外,出于对文学知识的喜爱,沈宜修自己勤加专研。
出嫁之前,沈宜修“读遍书史”,是吴江一带声名远播地才女。公元1605年,沈宜修时年16岁。此时,沈宜修嫁给了叶绍袁为妻,俩人门当户对,可谓是一对男才女貌的璧人。沈宜修嫁为人妇后,她将家中琐碎之事打理的井井有条,得到家人的一致夸赞。
加上,沈宜修和叶绍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俩人的婚姻生活十分幸福美满。通过记载,沈宜修和叶绍袁共育有五男三女,他们的孩子各个都有出众的文采。
沈宜修的婚姻
通过叶绍袁的《午梦堂集》可知沈宜修的婚姻生活平淡而幸福。沈宜修16岁时,便嫁给叶绍袁为妻。沈宜修蕙质兰心,又对诗词歌赋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深得丈夫叶绍袁的喜爱。喜欢读书的沈宜修一有闲暇时间便博览群书,写诗作词。
婆婆见沈宜修美丽多才,担心沈宜修作诗会影响叶绍袁读书。为了不让叶绍袁分心,婆婆便让沈宜修放弃写诗作词,把一颗心都放在操持家务上。虽然沈宜修对婆婆的要求非常不满,但是沈宜修毕竟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丝毫不敢违背婆婆的意愿。
沈宜修和叶绍袁结婚数年后,叶绍袁为了专心准备科举考试,便和堂弟住在学馆备考。每当叶绍袁作好策论之类的文章时,他都要拿回家让沈宜修批评指导。沈宜修每次都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叶绍袁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叶绍袁听完沈宜修的建议后,非常佩服沈宜修的见地。
除此之外,沈宜修经常帮助叶绍袁抄写策论之类的文章,以便让叶绍袁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考试。总体来说,沈宜修的婚姻生活有喜有忧,喜的是沈宜修和叶绍袁恩爱不已,孩子们听话懂事,这让沈宜修非常欣慰。
忧的是,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爱女英年早逝,让沈宜修夫妇大受打击。爱女离世后,沈宜修经常以泪洗面。三年后,沈宜修在对女儿深深地怀念中离开了人世。
沈宜修诗词特色
沈宜修的代表作品有《鹂吹集》、《梅花诗一百绝》、《雪香吟》等。通过赏析沈宜修诗词作品,便可了解沈宜修诗词特色。沈宜修诗词风格有点像李清照,言辞之间充满了清丽婉约。
沈宜修少女时期的作品,大多以描写风光景色为主,比如《望江南·湖上曲十二阙》,这一作品中,沈宜修用大量意象渲染了杭州西湖美丽的风光。“湖上山,一抹镜中弯。南北峰高青日日。东西塔锁碧环环。淡扫作云鬓”词的上阕,沈宜修用了湖、山峰、塔等意象将杭州西湖的美景勾勒出来。尤其是,“一抹镜中弯”逼真的展现了山峰在西湖中的倒影。
同时,沈宜修借女子婀娜多姿的形态,摹拟了青山具有的妩媚之态。通过鉴赏沈宜修作品还可得知,沈宜修诗词特色非常鲜明,着重以感怀、悼亡、咏物等五个方面为题材,道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在以感怀为题材的作品中,沈宜修用悲伤的字眼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哀痛。这些哀痛主要表现在父母离世、女儿早夭、丈夫宦游等方面。当沈宜修还在少女时期时,母亲便已离世,面对至亲逝去的哀痛,沈宜修用“哭兮不复闻,回肠空自裂”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心哀痛之情。
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沈宜修诗词特色偏向李清照,但是沈宜修诗词作品中所流露的幽怨凄切之情更多偏于朱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