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一周年:联通海内外 助力总部经济迈向新能级

  中新社上海3月4日电 (周卓傲)2021年2月24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继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之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上海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承载地。

  着力引进标志性、引领性的龙头企业总部机构,推动总部机构融合多元功能,向亚太或全球总部升级也成虹桥国际*商务区新使命之一。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新增民营企业总部13家、国内国际贸易实现两位数增长、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能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一周年之际,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承载区,虹桥国际*商务区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

  将总部、研发中心、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开发、云计算研发等前线的几大事业部全部入驻虹桥国际*商务区的万生华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营收与待签订单相较入驻前均实现了数倍增长,上海办公室人员规模也已突破300人。

  “虹桥国际*商务区处于长三角腹地,各方面资源丰富,极大地便利了万生华态获取市场信息、人才信息的需求,这是万生华态选择落户的重要原因。”万生华态创始人兼CEO彭程表示,下一步,万生华态将依托虹桥国际*商务区,充分运用各类优势,打造世界最大的3D数字资产库。

  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的爱达克车辆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工程设计公司爱达克集团的亚洲总部。爱达克车辆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武中文表示,“随着商务区‘一核’作用不断凸显,将助力企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智能制造企业的深入合作与技术交流。”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指出,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现阶段发展总部经济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高能级总部机构不断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专业服务、商贸流通、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以及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品牌持续打响、大量制度创新成果和探索的不断注入,总部机构也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获得发展新动力。

  “不少高能级总部型企业都很关注东虹桥中心,此外产业布局主力在长三角的企业、计划在上海新设市场主体或第二总部的企业也很乐意入驻,这些企业想要在上海‘安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虹桥国际商务区。”东航投资上海区域公司营销中心总监王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目前虹桥国际*商务区集聚具有总部功能的企业超过400家,包括罗氏、壳牌、伊顿等世界500强、外资地区总部、上市公司和长三角企业总部。

  不过虹桥国际*商务区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步伐并未止步于此。3月2日,上海市人民*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虹桥国际*商务区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到,将支持跨国公司事业部总部、区域性总部等各种类型总部机构在虹桥国际*商务区集聚发展,建立虹桥国际*商务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项目储备库,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销售、采购、研发等核心功能。

  上海市副市长、虹桥国际*商务区管委会主任宗明表示,虹桥国际*商务区将重点围绕统筹跨境和离岸政策创新、放大进博溢出带动效应、破解市场主体痛点难点等方面,加强探索和改革力度,做深做透制度创新的大文章,使大虹桥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本土企业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