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林毅夫:中国成高收入国家将是人类历史重要里程碑

  (两会人物)对话林毅夫:中国成高收入国家将是人类历史重要里程碑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题:对话林毅夫:中国成高收入国家将是人类历史重要里程碑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2021年,中国人均GDP突破8万元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这一数字与世界银行2021年最新设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12695美元)已经十分接近,甚至已经超过世行此前发布的高收入国家门槛标准(12535美元)。中国已经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了吗?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详解这些问题。

  距离高收入国家仅“一步之遥”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源自于15年前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其中描述多数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都出现了经济停滞,收入水平徘徊不前,难以实现向高收入水平的跨越,甚至重新跌落至低收入水平。

  中国的情况如何?林毅夫指出,从数据来看,中国距离世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仅一步之遥。“我相信,在未来一年、两年或是最慢到‘十四五’规划完成之前,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一定可以实现。”林毅夫说。

  他指出,如果是按现在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那么应该今年年底就能跨过12695美元的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但是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按照现价美元计算,美元汇率会波动,所以,留点余地的话,可能是明年,最晚也不会晚于2025年,中国一定可以成为高收入国家。

  这在人类历史上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林毅夫指出,现在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16%,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18%。所以如果中国顺利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就要翻一番多。

  未来近30年年均增长约4.5%

  林毅夫认为,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今年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仍需保持比较高的增速。一个合理的增长目标是到2049年,中国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美国的一半。

  林毅夫指出,这意味着,从2019年到2049年的30年间,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应该达到4.5%,“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林毅夫将这30年划分成两个阶段,一是现在到2035年,他认为,这一阶段,中国经济有望实现6%左右的增长。他认为,通过发挥“后来者优势”和“换道超车优势”,中国到2035年,还有8%的经济增长潜力。在8%的潜力之下,实现6%的增长是一个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

  二是从2036年到2050年,相信中国经济还有6%的增长潜力,只要努力实现4%的增长,就能实现到2049年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美国一半的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

  做大“蛋糕”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如何靠近共同富裕目标?林毅夫指出,首先是要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因为这可以在一次分配的时候就同时完成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他解释说,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

  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可以创造最多的就业机会。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一个最大的差异在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而高收入群体,有相当大部分的收入来自资本收益。

  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资本积累最快,资本会从相对短缺,逐渐过渡到相对丰富。这时,劳动力会变得相对短缺,劳动工资上涨就会非常快,所以低收入群体的工资上涨加快,反过来讲,资本的收益会相对降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变慢。这就带来收入差距的缩小。

  一次分配过后,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企业有竞争力,就不需要*保护和补贴。*的财政税收中可用来做二次分配的资源就会越多,这可以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最后,通过一些比较合适的税收等安排来鼓励部分极高收入群体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进行第三次分配。这样既可以把蛋糕做大,而且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断解决问题,让收入分配越来越公平。(完)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