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气是什么(瘴气中毒是什么样症状)
它,有毒:
说起“瘴气”,古人就很想哭。那段长长的历史,读来就是一部古人的花式中毒史。
开讲之前,西奇妹先来盘点一下受“瘴气”惊吓的古人们(觉得内容冗余可直接跳过看小妹的总结):
开局放一个美食家苏轼先生:
▲苏轼记载的瘴气。
白居易,这位白乐天也在为瘴气所苦:
▲白居易记载的瘴气。
白乐天的好基友元稹,也跟着一起哭:
▲元稹记载的瘴气。
说好要在江南买房,但后来又逃去成都住的杜甫也有话要讲:
▲杜甫记载的瘴气。
看过几位诗人对“毒瘴”的描述,不难发现瘴气遍布的地区有几个共同点:南方、潮湿、闷热。
其实瘴气在史书中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秦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比如:
《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
《水经注》中记载:“泸江水”条也称,泸江两岸“时有瘴气,三月、四月迳之必死”。《苦热行》中记载:瘴气昼熏体,菵露夜沾衣。
那么,古人笔下,瘴气发作之时,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唐,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岭表或见物自空而下,始如弹丸,渐如车轮,遂四散。人中之即病,谓之瘴母。岭表山川,盘郁结聚,不易疏泄,故多岚雾作瘴。人感之多病,腹胀成蛊。俗传有萃百虫为蛊,以毒人。盖湿热之地,毒虫生之,非第岭表之家性惨害也。”
▲岭南多瘴气。
西奇妹解释一下几种古人见过的瘴气:
瘴母毒:初起的时候,但见丛林灌林之内灿灿然作金光,忽而从半空坠下来,小如弹丸渐渐飘散,大如车轮忽然进裂,非虹非霞,五色遍野,香气逼人。人受着这股气味,立刻就病。瘴母毒是古人认为最可怕的一种。
浓雾毒:清早起来,咫尺之间人不相见,一定要到日中光景,雾散日来,方才能辨别物件,山中尤其厉害。所以居民晓起行路,必须饱食;或饮几杯酒,方可以抵抗瘴气,否则触着之后,一定生病。夏天甚热,挥汗如雨,但是居民终不敢解开衣裳,当风取凉,夜间就卧,必定密闭门户,这些都是为防有瘴气侵入的原故。
这种奇特的现象,到底是由什么原因所引起的?
▲岭南多瘴气。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现代人是如何描述它的:
《现代汉语词典》中记载:瘴气,是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
我们都知道,对瘴气有很深感触的苏东坡曾经被流放至(海南)儋州。不同于如今山清水秀的海南,在古代那里可是流放犯人的偏远之地。放眼整个海南几乎都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森林里的动植物在大自然中进行生死循环时,必定会留下尸体。而这些缺乏有效处理的尸体,在热带高温的发酵下,就成为了瘴气产生的温床。其实森林中的瘴气,按照现今的科技手段来看,就是些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气体。而古人的描述,显然有夸大至令人疯狂的成分。
▲岭南多瘴气。
但光是这些气体的浓度,是不可能使周围居住的大片人类都生病的。尤其是到了唐以后,描述更为离谱。
啊!我今天头痛——大概中了瘴气。啊!我今天骨头痛——大概中了瘴气。啊!我今天皮肤好痒——大概中了瘴气。啊!我今天心情不太好——大概中了瘴气。
这就有些令人不解了。按理说吸入些有害气体,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还未必要命,但诗人们这些五花八门的症状又是怎么回事?其实在唐代之后,古人对于瘴毒的运用便十分随意。不舒服了心情不好了,一般就全部使用“大概中了瘴气”来概括。“瘴气”逐渐成为了最大的背锅侠。它的概念,从一种有毒气体,扩大成了地理、医学、气候等多重因素下形成的文化概念。比如:
《岭外代答》中记载:南方凡病,皆渭之瘴。
总的来说,撇除“我心情不爽”之类的主观因素,除了动植物发酵引起的有毒气体,瘴气还包括温热地区蚊虫叮咬所引起的疟疾。由于南方天气炎热潮湿,很容易滋生蚊虫,北方人就特别不适应这种风土。南方人在岭南可能只是头晕,换作北方人,可能就要中毒了。无怪乎北方人一提到“岭南瘴气”,就吓得魂飞魄散。
瘴气又为何不见了?
那么,令古人“闻之色变”的瘴气,如今为何又不见了?原因主要有两点:
▲岭南多瘴气。
1.开荒:
古代的人口迁移史,就是一部瘴气的消灭史。随着人口的南移,北方人将先进的耕种技术一同带到南方。他们填平洼地、排干沼泽、消灭积水、开垦土地,并种上庄稼。瘴气失去了滋生的温床,自然也就销声匿迹了。
2.气候:
在中国漫长的5000年历史中,虽然气候经过了几次冷暖交替,但总体趋势是变冷变干,气候带南移就可以证明这一观点。同样因为气候的改变以及对瘴气的科学认知,也使得瘴气不再困扰现代人。
所以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站在科学的肩膀上看世界,必将所见更远。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给西奇妹,发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本文由西奇博物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