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开幕 华语片无一参赛

  意大利当地时间8月29日晚,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由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执导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成为开幕影片。在接下来的10天内,18部来自世界各地的影片将角逐金狮奖。然而,随着热爱中国电影的马可·穆勒卸任主席一职,今年没有一部华语片入围主竞赛单元。回顾今年世界三大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除了《白鹿原》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摄影银熊奖外,整体上看华语片几乎“失语”。

  □记者 沈梅

  现象

  华语片失语三大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一直是华语影人的福地,张艺谋、李安、姜文都曾因捧得金狮而功成名就。相比于去年《桃姐》《赛德克·巴莱》《夺命金》《人山人海》四部华语片攻占水城,叶德娴成为威尼斯影后,蔡尚君拿下最佳导演“银狮奖”。今年,华语影人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失宠”。仅有中国香港导演陈可辛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

  众所周知,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并称为世界三大电影节。张艺谋、侯孝贤、贾樟柯、王全安等华语导演都是从这三大电影节上被世界影坛认可。威尼斯电影节对华语片格外礼遇,有六部华语片曾在此获奖。但今年的威尼斯华语片却遭遇滑铁卢,18部入围影片中华语片集体失踪,提早退出了金狮奖的竞争。纵观全年,不仅是威尼斯,实际上,华语片已经连续2年没能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提名。而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也只有《白鹿原》拿大牌最佳摄影奖为华语片挽回了一点颜面。

  分析

  相比拿奖

  卖片挣钱更重要

  如今虽然在奖项上集体失宠,但华语片却没有在电影节上消失,诸多华语电影都拥挤在展映市场上,向国际片商叫卖。今年戛纳电影节,有超过十部华语参展影片举行了大型的发布会。而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参展影片《太极1:从零开始》即将轰轰烈烈地拉开阵仗,准备了三天一共9项活动。此外,三大电影节上的红地毯也成了范冰冰、李冰冰等华语电影人的“T台”。

  自从张艺谋凭《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后,无数华语电影人挤破头涌向欧洲三大电影节,陈凯歌、侯孝贤、姜文、蔡明亮、贾樟柯、王小帅、王全安纷纷成名。但是近几年,中国电影票房越来越高,但华语电影人倒不那么热衷参赛了。因为艺术性太强,国际获奖片反倒成了低票房的代名词。《赵氏孤儿》制片人黄斌分析说:“最重要原因是,现在中国电影的风潮是商业化,更看重能否赚钱。柏林、戛纳、威尼斯都是艺术电影节,艺术和商业,鱼和熊掌不能兼顾。”

  穆勒主席卸任

  老熟人作用不再

  业内认为,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换届对华语片造成一定影响。由威尼斯电影节的前任主席马可·穆勒曾在中国求学,在他坐镇威尼斯电影节的8年期间,热爱中国文化的老马也宠了华语电影8年。华语片不仅几乎年年有份参赛,还时不时有所收获。随着老马转战罗马电影节,今年的威尼斯竞赛片入围名单中,华语片 “意料之内”地集体失宠。更令人意外的是,今年几乎没有华语电影前往水城宣传造势:《王的盛宴》转战多伦多电影节;《富春山居图》因档期推后更改了宣传计划;《铜雀台》《二次曝光》等即将亮相国庆档的国产大作也放弃了水城的宣传。不过,威尼斯新掌门巴贝拉也发话了,面对中国媒体,他表示不想成为中国影片缺席的受责者。他觉得这次中国影片缺席主竞赛单元,应该有电影本身周期的问题,纯属巧合。

  参赛规矩太多

  电影人嫌麻烦

  另外一个让内地电影集体失语的原因,就是内地电影想要参加国际电影节的手续很繁琐,出国参赛的电影首先是要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审查通过,然后再去各大电影节申报。记者从著名制片人张家振处获悉,“一部电影只可以选送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不可以重复选送。所以真正优秀的影片会斟酌,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参赛。”经过了这些麻烦的手续,才能真正把电影送到三大电影节审片委员会的手中,而更多电影人情愿用这些时间去做宣传推广,更利于电影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