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痛风

痛风急性发作关节痛是急性痛风的典型症状。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轻伤、暴饮暴食或相关疾病之后,尤其是在四肢的远端关节。典型的症状发生在脚趾(足部痛风),肾绞痛也可能是由尿酸盐结石引起的。慢性痛风的特征是破坏性的关节变化。[1]
皮肤症状:约1/2例有尿酸盐沉积于皮下。这些结节被称为痛风结节或痛风石。痛风石通常是白色或珍珠色的结节(痛风珍珠),发生在*弯曲的皮肤边缘(如耳廓)。痛风石的另一个特征性症状是关节的白色或黄色结节。皮肤中的尿酸沉积。透过变薄的皮肤可以看到圆形的石头,它们可能会破裂。关节附近的痛风结节往往成群出现或融合。痛风石是急性发作后产生的,无痛。如果皮肤破损,可以释放出白色的类似石灰的物质。显微镜下,束状针状物质的致癌混合物被鉴定为尿酸钠。
移除影响功能活动的痛风结节并进行系统治疗。急性痛风发作:卧床休息,用秋水仙碱0.5g/h,直至疼痛减轻或出现腹泻。消炎痛等镇痛药100g/d,2 ~ 3天。慢性痛风:低嘌呤饮食,长期使用丙磺舒(1 ~ 2g/d)增加肾脏尿酸排泄。减肥。
诚然痛风缓解的首要任务是降低尿酸,但痛风缓解的同时应使用秋水仙碱预防炎症。所谓预防性抗炎,就是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每天服用0.5mg(1片)秋水仙碱。指南建议疗程不应少于半年。
因为,服用降尿酸药物后,血尿酸水平急剧下降,容易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加入小剂量秋水仙碱不仅可以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还可以减少尿酸的反复波动,更有利于尿酸持续稳定的降至标准。
误区三:疼痛不能治愈疼痛
临床上,已经“疤痕愈合,忘了痛”的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会积极配合治疗,但在缓解期立即停药,远在云端就忘了医嘱,继续吃海饮。
众所周知,痛风治疗除了急性发作治疗外,关键在于慢性维持治疗。只有将血尿酸控制在标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复发,预防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相关疾病。
如果仅仅“治痛不痛”就是“治标不治本”,那么尿酸水平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控制,以后痛风发作会越来越频繁,造成的长期危害往往非常严重,如关节畸形、尿酸肾病、中风、心肌梗塞等。所以治疗痛风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任中任重道远。
误区四:尿酸降低时痛风发作
1)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在降尿酸过程中,痛风患者在食用降尿酸药物后出现痛风发作。此时,很多患者会认为降尿酸药物是“祸根”,于是“愤然”停用降尿酸药物。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后果就是痛风长期持续发作,无法治愈。
2)在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痛风复发或加重,是降尿酸药物的有效反应。痛风患者使用降尿酸药物后尿酸迅速下降,患者体内的尿酸盐晶体会溶解成尿酸盐颗粒,就像“雪人融化”一样。
尿酸盐晶体掉落的尿酸盐颗粒沉积在身体其他关节上,引起疼痛,这也是药物发挥作用的过程。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用秋水仙碱或者消炎止痛的药物来预防痛风复发。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尿酸可以稳步降低。如果血尿酸水平能保持在360umol/L以下(建议有明显痛风的患者控制血尿酸水平保持在300umol/L以下),沉积在体内的痛风结石能逐渐溶解消失,不再发作,从而达到治愈痛风的可能。
误区五:抗生素用于急性痛风发作
1)许多痛风患者,甚至一些非专科医生,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会选择使用抗生素,如静脉滴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的基础上,关节又红又肿又热,所以肯定有细菌感染。
最重要的是痛风患者使用抗生素后关节肿胀疼痛可以缓解一段时间。为什么?
2)言归正传,急性痛风发作需要抗生素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痛风急性发作是关节及周围组织中尿酸盐结晶沉积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除非痛风患者继发感染或并发其他部位感染,有明显感染证据和实验室指标支持。
那为什么很多痛风患者在急性期服用抗生素后会缓解关节肿痛呢?其实这不是抗生素的作用,很多时候只有不严重的早期痛风患者在急性期有自我限制,关节肿痛自然可以缓解。
使用抗生素的痛风患者经常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规范痛风急性期的治疗呢?
目前国内外痛风指南推荐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目的是抗炎(尿酸结晶引起的关节非感染性炎症)和镇痛(缓解患者剧烈疼痛)。
误区六:相信手术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属于内科疾病(风湿病)范畴,即使是痛风患者一般也不喜欢手术治疗,除非痛风已经造成器官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为手术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长期跟不上标准,痛风结石会继续形成,术后切口难以愈合,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痛风石患者,建议将尿酸降至300 umol/L以下,痛风石可能会逐渐软化,甚至逐渐被吸收。过于相信外科治疗,而忽视了内科对痛风的规范化药物治疗,痛风石只会像“野草”一样割伤生长,“随季节来来去去”,外科治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误区七:高粱食物不能吃
“民以食为天”,在痛风患者的日常诊疗过程中,几乎每一位患者仍然最关心饮食。“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是几乎每个痛风患者都会问的问题。
毫无疑问,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是痛风的常见病因,但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也是痛风发作的重要机制。
传统观念认为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中应严格限制嘌呤的摄入。但近年来,随着痛风机制和饮食相关研究报告的发表,一些陈旧的痛风饮食观念逐渐得到纠正,一些新概念逐渐被提出并受到重视。比如痛风患者对海鲜并不是绝对“不食人间烟火”。
海鲜对人体营养价值高,优于肉类,对人体健康有益。同时,海鲜尤其是油性鱼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可能对人体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痛风患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痛风患者并不意味着只能“出家”,成为素食者。痛风患者也不需要因为噎着而长期吃素,长期素食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痛风患者提倡控制嘌呤摄入量。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痛风患者的血尿酸保持在标准水平(300umol/L)以下,食用牛肉、羊肉、虾、蟹等高嘌呤含量的食物并不是危言耸听。
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鲱鱼、鲱鱼、鲑鱼、鲥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螃蟹、牡蛎等。
误区八:血尿酸越低越好
大多数痛风患者都有肾脏受累,尤其是慢性痛风患者。严重者可出现关节损伤畸形、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很多痛风患者认为既然高尿酸对健康危害这么大,尿酸应该越低越好。但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尿酸不要降的越低越好。
全世界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尿酸与脑组织的退化有关。如果尿酸低于正常值,可能会引起老年痴呆症、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五年来,研究人员比较了英国59,204名痛风患者和238,805名非痛风患者。这个群体的平均年龄是65岁,他们的情况也差不多。发现痛风患者中有309例阿尔茨海默病,非痛风患者中有1942例。痛风患者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比另一组低24%。
原因可能是尿酸可以预防氧化应激,可能有助于延缓神经衰老。此外,其他研究表明,尿酸可以维持血压,低尿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在关注高尿酸危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有益的方面。总之,合适就有益,太好就有害。痛风患者最好降低尿酸,一般血尿酸水平不应低于180 umol/L.
误区九:痛风无法治愈
如前所述,痛风患者急性期需要抗炎镇痛治疗,缓解期需要降尿酸治疗。那么降尿酸需要多久,需要长期用药吗?
痛风患者在日常门诊经常会问这个问题,医生通常会回答“药需要长期服用”。其实很多医生并不确切知道“长时间”对每个人来说到底有多长。
每个人都需要认识到,痛风、高血压、糖尿病都是慢性病。高血压有降血压的目标,糖尿病有降血糖的目标,痛风也有降尿酸的目标。以前的教科书告诉我们,一旦开始降尿酸治疗,就需要终身维持,血尿酸水平要控制在标准水平。
根据作者个人临床经验:
如果血尿酸水平保持在300以下(有痛风石)或360umol/L(无痛风石)超过几个月甚至几年,沉积在体内的痛风石就会逐渐溶解消失,不再发作(就像五龙山的土匪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已经全军覆没一样)。有些患者可以通过自我调节,长期维持尿酸水平达标,甚至停药。以后只要控制饮食,痛风就不会复发,甚至
摘要
目前,痛风在医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无法治愈的风湿病。痛风患者只有在风湿科医生的指导下,早期、规范、达标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所有者授权,请勿转载。
痛风饮食处方
1.大白菜250克,用20克植物油翻炒。应该经常服用。适用于痛风缓解期。
2.茄子250克洗净,蒸熟,切成条状,加入酱油、香油、盐、蒜泥、味精,拌匀,隔天服用。适合痛风发作家。
3.土豆250克,植物油30克,酱油30克,盐少量,适合痛风发作者。
4.萝卜250克洗净切块,植物油50克翻炒,加入柏子仁30克,水500毫升,煮至熟,加少许盐,吃萝卜和汤。最佳[4]
调整饮食结构或限制饮酒,减肥,预防痛风治疗,预防心脑血管肾并发症。
【2】人类缺乏尿酸酶,所以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每天约有1/3的尿酸被肠道细菌降解,2/3以肾脏为原型排泄。体液中尿酸98%以钠盐形式存在,血液中尿酸饱和浓度在37、pH 7.4时为416.5mol/L(7.0mg/dl)。成人尿酸池大小约1200mg,身体每天产生约700mg尿酸。为了维持尿酸的平衡,尿酸每天通过肾脏的排泄量为500毫克,通过肠道的排泄量为200毫克。当这种平衡被打破,高尿酸血症就发生了。事实上,随着体内尿酸浓度的增加,肠道中尿酸的分解也随之增加。血浆尿酸的浓度取决于嘌呤的吸收和产生,以及尿酸的分解和排泄。尿酸盐在体液中的溶解度明显受酸碱度和温度的影响。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尿酸盐的溶解度为380.8 ~ 404.6 mol/L (6.4 ~ 6.8 mg/dl),约23.8mol/L(0.4mg/dl)的尿酸盐与蛋白质结合,主要是-1和2球蛋白。因此,正常体温下血浆尿酸盐溶解的最大限度约为416.5mol/L(7.0mg/dl),可作为判断高尿酸血症的理化指标。
痛风1。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生于手指关节、手腕、膝盖、脚踝、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其特点是游走性和对称性关节炎,血尿酸低,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线显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引起的骨缺损明显不同。
2.假性痛风由关节软骨钙化引起,多见于老年人,膝关节最易受累。急性发作时症状类似痛风,但血尿酸不高。关节滑液含有焦磷酸钙晶体或磷灰石,X线片显示软骨钙化。
3.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化脓性关节炎滑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通过培养可获得致病菌;创伤性关节炎往往有严重的损伤史,可以鉴别。
4.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软组织常红肿。如果忽略关节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蜂窝组织炎,其血尿酸并不高,而一般的寒战、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更为突出,关节疼痛往往不明显。
5.其他急性期应与红斑狼疮、复发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区分开来。慢性期应与肥大性关节病、创伤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的后遗症相鉴别。血尿酸检查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