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和明教有关系吗?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当年风靡一时,也让很多人知道了明教这么一个神秘的基地组织。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写到明太祖朱元璋本是明教弟子,后来借助明教的*夺取天下故而定国号为“明”,不仅他是明教弟子跟随他夺取*立下汗马功劳的很多手下都是明教中人,著名的比如徐达,常遇春。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明教吗?朱元璋又是否真是明教弟子呢?那笔者就为大家把这个淡扯清楚。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一听这名字取的这么随便,跟农村里给孩子起名狗剩,铁柱什么的类似,就知道朱元璋原本出身社会地位不高。应该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微的皇帝了。汉高祖刘邦起码在前朝还是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兼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没事的时候还能领一群老头老太太上广场上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元朝的民间老百姓根据不同的职业把人分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而朱元璋就是最最低微的乞丐出生,当时读书人的地位也很低,只排在乞丐的前面妓女的后面,所以后世骂读书人有一个词——“臭老九”,就是这么来的。
要说朱元璋和明教的关系就得先简单大致的对明教有一个了解,历史上确实有明教这么一个组织的存在,但跟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不同,历史上真实的明教并非一个武林门派而是一个宗教团体。明教原名叫摩尼教起源于波斯,是波斯的一个叫摩尼的贵族所建立的宗教。摩尼教的教义主要是宣称光明与黑暗的绝对对立,光明要主动起来击败黑暗。而这种教义很具有煽动性,所以也就很容易被一些农民起义拿来借用作为理论依据。比如北宋时期在南方的方腊起义,就是方腊利用明教扇忽百姓举兵起义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具有反叛思想的教义,明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是被官方和谐的,只能转为地下活动。这一点倒是和《倚天屠龙记》里的描述相似,在小说中明教也被称之为*。
明教大概于魏晋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到了武则天时期明教在中国的发展达到顶峰。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六十七岁登基,改国号为“大周”,女人当皇帝自古以来也没有先例,武则天为了证明自己登基的合法性,以及给自己登基做舆论宣传,就得找理论依据。正好在明教中就有“女主”的说法,在明教的教义中女人是可以做教主做最高*的。这下可把武则天给乐得屁颠屁颠的了,马上找人根据明教教义写了一本《大云经》,里面讲的就是一个叫净光天女的败家娘们的故事。这样一来明教在武则天时期尤其是武则天在位的十五年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唐武宗的时候,大唐跟回鹘人干了一仗,而回鹘国的国教就是摩尼教。摩尼教自然就这么躺着中枪了。并且唐武宗在历史上本来就是有名的反宗教皇帝,佛教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会昌灭佛”就是他干的,明教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
都知道朱元璋曾经在皇觉寺出家为僧,那么要说朱元璋和某个宗教有联系也应该是佛教啊?这个还真不尽然。因为到了唐以后,宋朝一直到元朝明教大部分时期都只得在地下秘密活动。为了保护自己不被镇压,明教就常常拉上佛教来组团忽悠,打着佛教的旗号,挂着羊头卖狗肉。并且明教和白莲教相互融合,所以到了宋以后实际上白莲教和明教就属于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的状态了。
到了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之蒙汉之间民族矛盾的激化,老百姓就开始*。当时有句口号叫:“计划生育好”……额……不对……是“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朱元璋就是参加了农民起义军“红巾军”之后慢慢发家的,而当时红巾军的领袖韩山童本人原先就是一名白莲教的传教士。声称天下将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而摩尼教也就是明教中也有关于会有一位类似于动感超人的人物出来打打小怪兽顺便拯救下人类的说法。韩山童又自称大明王。由此可见韩山童的红巾军与明教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韩山童死后朱元璋找准时机除掉了韩山童的儿子小明王韩林儿,自己控制了红巾军并且依靠红巾军的*逐渐夺取*灭亡了元朝建立明朝。所以关于朱元璋是不是明教弟子的说法,史籍中并无明确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以及他手下的红巾军将领确实和明教有着很微妙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至于为什么朱元璋把国号叫做“明”这个或许和明教的关系还真不大,朱元璋把国号定为“大明”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替自己出生入死的红巾军们将士们最初对外做广告宣传的时候都说好了明王出世,朱元璋自然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其次古代帝王要证明自己获得政权的合法性,就得向百姓说明自己这个天子是获得了上天的认可和授权的,而明字拆开来就是日月,日月就代表着天。
朱元璋不仅称了王,还要称帝。这个手握乾纲的人,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将要怎样治理这个国呢?古往今来,山河轮替,朱元璋会像往古的那些帝王一样走进历史吗?朱元璋不是一个一般的皇帝。他的出身不一般,创业不一般,治国也不一般。这一切都强烈地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且看朱元璋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
一切都是为了登极称帝,可到了这一天却假装三次“推让”。正当徐达带领北伐军队大踏步地前进的时候,朱元璋感到,他即位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虽然这时还没有夺取大都,元顺帝还没有退位,可是那都是指日可待的事。他要向天下宣告,他就是受天命的天子。占据正统的至尊地位,将会更加迅速地推进他的事业,更加迅速地让他的事业稳定和巩固下来。
在中国古代的君主宗法制社会当中,有一件最虚伪的事,就是皇帝在即位之前的“三推让”之礼。什么叫“三推让”之礼?想当皇帝的人,想了几年几十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可是在即位之前,他们偏偏表现出很不着急的样子,一定要演一出戏,说登上皇位当皇帝,不是我的意愿,而是天命,而是民心,而是为了大局,是大家推举的结果,我是不得已才登上皇位的,推让一次不行,推让两次,推让三次,最后在万民的拥戴下,他勉强接受了大家的拥戴登上宝座。
这三推让是一个姿态,实际上是要借此表现他登基的合法性,要借此机会宣布他的政权、他的皇位是上天授命给他的,是受臣民的推戴的,是合理合法得到的。
小明王死以后,吴元年的七月,他的首席谋臣李善长,第一个出来劝进,劝进书中这样写道:“四方群雄刬消殆尽,远近之人莫不归心,诚见天命所在。愿早正位号,以慰臣民之望。”说现在啊,四方群雄差不多都铲除干净了,远近的人都心向着您,可见天命所在。希望吴王您早早地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位号,以安慰大家的企盼之心啊!这是第一次劝进。这时候朱元璋觉得现在时机并不成熟,说:“一统之势未成,四方之途尚梗。”现在很多地方还乱着呢!还没形成统一。以前历代皇帝,知道天命降临,还要再三谦让,如果我真得到天命眷顾,还着什么急呢?现在我不过仅仅控制了天下的一个角落,还不是登位的时候。他就这样拒绝了。这是一推让。
到了十二月,也就是五个月过去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即位的条件比原来更加成熟。战场上的南北方向,都取得了胜利。应天城内一应登基准备已经就绪:新的历书《戊申岁大统历》已经颁布,新的法律《律令》已经颁行,皇帝即位朝服、后妃官员朝贺礼服都已备好。皇帝即位的各项礼仪也都演习多遍了。很多人认为朱元璋这时候可以即位了,于是在十二月十一日,李善长再一次率领文武百官劝进,这个劝进表和上一次差不多,只是更为详尽了:
“开基创业,既宏盛世之舆图;应天顺人,宜正大君之宝位。苍生咸仰,红日方升。盖闻以道化民者谓之皇,以德教民者谓之帝。……钦惟殿下,勇智自天,聪明冠世。扫除六合之风尘,拯救兆民于水火。……天下归赴,若江汉之朝宗;邦域肇隆,有金汤之巩固。既膺在躬之历数,必当临御于宸居。上以答于天心,下以符于人望。……臣善长等爰合群情,躬身劝进。……发政施仁,参赞两间之化育;制礼作乐,开拓万世之太平。谨奉表劝进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