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出行小心这些疾病
带宝宝出行小心这些疾病
带宝宝出行小心这些疾病
1、急性肠胃炎
原因:吃了不洁食物和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加上旅途劳累,引发胃肠炎。
症状:肚子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解决措施:
(1)应保证充分休息,以消除白天的疲劳。
(2)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注意饮食卫生,养成饮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少吃难消化的地方特色食品,饮食尽量规律并有节制,在外就餐别点太油腻的菜,可以喝清淡的汤品;吃海鲜时,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搭配,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且餐后1小时内不要吃冷饮、西瓜等食物。
(3)根据环境变化常给孩子更换衣服。
(4)餐后不要马上做运动,如外出跑步、游泳等。
(5)如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喂些含盐食物或米粥,补充液体流失;症状较轻时可服些肠道消炎药,如症状严重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6)如果孩子腹胀难受,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孩子的腹部,若仍无好转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2、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是有季节性的。北方地区有两个花粉期,一个是春季3~5月份,另一个是夏秋6~9月份。春季的花粉主要以树木为主,致敏性较弱;夏秋季的花粉主要是以草木类为主。所以,一般夏秋季的花粉过敏患者比春季要多,而且症状也较前者重。
花粉喜欢的天气:气温高、空气干燥、风速大气候的变化对花粉过敏的发病影响明显。春暖花开时节,气温高、空气干燥、风速大,花粉的扩散量就大。由此看来,花粉的传播程度跟湿度、温度和风速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春天花粉扩散的高峰期,特别是在大风天或天气晴好的日子,尽量少带对花粉过敏的孩子外出,到公园等地要避开花朵茂盛的景点。
原因:过敏源(花粉)遇到过敏体质的人,就会产生花粉过敏。
症状: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鼻、眼及外耳道奇痒,严重者还会诱发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多发在夏秋季)。花粉之所以会引起人体过敏,是由于花粉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某些蛋白质成分是产生过敏的主要致敏原。
皮肤接触花粉过敏的症状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细小鳞屑,有瘙痒感或灼热感,多为在野外皮肤接触花粉后受阳光照射引起。
预防措施:
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少食用精加工食物。过敏体质以及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患者,应尽量少到鲜花盛开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出门,若要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墨镜等,以减少接触花粉的机会。
尽量避免野外活动,如果要到户外锻炼,最好选择早晨或者雨后空气比较好的时候。有研究表明,在郊区,下午五六点钟空气中花粉比较活跃,因此,这个时段最好不要在郊外游玩。
同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苯海拉明、息斯敏等,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自行口服息斯敏或扑尔敏。一旦出现哮喘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3、手足口病
原因:春季是发生手足病高发季节,95%的发病对象是5岁以下小孩。
症状:最明显的症状是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
解决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一杯。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4、呼吸道传染病:麻疹、风疹、水痘等
原因: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而春季传染病比较多,所以一些经呼吸道传染的病,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
症状:麻疹、风疹、水痘。
解决措施:早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是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及时接种麻疹疫苗、麻腮疫苗或麻腮风疫苗,可减少传染麻疹的机会。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染性极强且传播迅速,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受污染的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每年的3-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我国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儿童最高。而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为8月龄婴儿和1.5-2岁儿童。
建议麻疹患者的居室每天都要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接触患者后,必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才能接触其他易感者;患者衣被及用品要在阳光下晒两个小时,或定期消毒。
5、扭伤、擦伤、骨折等意外伤害
原因:出游时,孩子常常因为过于兴奋或放松而出现意外,如跌倒、扭伤等。父母也会有麻痹大意的时候。
解决措施:随时留意孩子的动向,避免孩子跌倒,肌肉拉、扭伤,软组织钝挫伤,溺水、烧烫伤、误服药物或接触毒物等。
6、感冒发烧等呼吸道病
原因:春季气温变化大,幼儿喜欢奔跑跳跃易出汗,及时增减衣物就会感冒。春季各种病菌活跃,去人口稠密地方就容易感染到病原体。
症状: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和咽痛等,如咳嗽较重,可能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
解决措施:带上宝宝换身衣服,及时增减,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