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套能防艾滋病吗

艾滋病是很严重的性病,到目前位置还没有能够预防和治疗的药物。艾滋病一般是通过血液、阴道分泌等等来传播的,所以性交传染艾滋病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安全套能防艾滋病吗?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下面一起来了解吧。

首先大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如果通过了性接触就很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的入侵,同时需要指出的就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手段,而且可以预防。

安全套能防艾滋病吗?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在这一由福特基金资助的课题中他们发现,在2006年,安全套使用情况显示:在有过性生活而且回答了安全套问题的4539人中,与任何人过性生活时都使用安全套的人仅仅占6.1%,而跟什么人都不使用安全套的却占到51.3%之多。

统计表明:越是在配偶以外的性关系中,性关系持续的时间越短,人们就越会总是使用与经常使用安全套,因为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越是临时的性关系与商业化的性关系,传播性病或者艾滋病的风险也就越大。例如在绝大多数的性交易行为中,总是使用与经常使用安全套的人的比例,都达到了80%。

反过来,由于中国的艾滋病还没有传播到普通人群之中,因此,当人们与配偶之外的性伴侣(不是买卖关系)过性生活的时候,总是使用与经常使用安全套的人就不那么多,还不到40%;而在配偶之间则只有20%。

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吗?安全套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安全套进行性交是可以达到防止艾滋病的发生,但是如果在安全套使用不当或者安全套的质量不过关就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的入侵,做好性自律才是有效的组织艾滋病的传播。

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简便、最经济的首要武器。避孕套可以隔开精液和阴道分泌物,阻止性交时男女双方体液的互相接触,因此可以预防艾滋病。

但并不能百分之百的预防。如果安全套的质量不佳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破裂、滑脱。

因此,要选择质量好的安全套,而且不能重复使用。要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安全套性交必须在射精后不等阴茎疲软,立即抓住避孕套根部,连同阴茎一起抽出阴道,否则精液就容易流人阴道引起感染。

使用避孕套预防怀孕约有10%的失败率,如果用来预防艾滋病,失败的机会将更多,其原因如下:

1、每毫升精液中约有1亿个精子,每次射精可以有2—3毫升精液。精子数量虽大,能够与卵子结合的精子却只有1个,其他精子都不会起作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中,艾滋病病毒的含量大约是每毫升1000万至1亿个,进入人体后的病毒却不是只有一个才能与T4淋巴细胞或其他易受感染的细胞结合,而是进入血液和组织的每个艾滋病病毒都有可能感染这类细胞。可见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所需的精液量,要远远少于怀孕的需要。这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远比怀孕容易实现。

2、精子只有通过阴道、子宫颈、子宫体、输卵管这样唯一的一条通道才能在输卵管上段与卵子结合受孕。艾滋病病毒却可以通过皮肤、黏膜的任何轻微而又细小的擦伤进入人体,甚至可以通过并无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上的朗罕氏细胞使人感染,因此可以使人感染艾滋病的通道是无数的。可见感染艾滋病病毒比受孕更容易。

3、艾滋病病毒比精子要小得多。精子在低倍光学显微镜下就能看见,而艾滋病病毒却要用数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微小的艾滋病病毒更容易透过人体有轻微损伤的皮肤、黏膜使人感染。

4、女性每月只有一次排卵。所以在一个月中不论性交多少次,能够引起怀孕的性交也只有很少几次。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却完全不同,每次性交都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5、怀孕的风险只限于女性一方,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却是男女双方都有的。但是由于生殖器官解剖结构上的原因,女性比男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在3倍以上。

6、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避孕失败是可以补救的,通常只要做人工流产就能达到目的。相反,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却是无法挽回的,必须以生命作为代价。

还应该看到,由于避孕套存在失败率,而在性乱生活方式下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必须坚持一生,因此随着使用避孕套次数的增加,失败的机会也与日俱增,迟早总要遇到失败而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冒着生命危险,企图凭借一个薄薄的避孕套去追求性*,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将是既不可理解,又无法接受的。如果坚持追求性*生活方式的人认为性放纵可以使他们生活得更有乐趣,那么一旦染上艾滋病病毒,生命都受到了威胁,又哪里来的性的乐趣。所以只有坚持遵守一夫一妻,夫妻互相忠诚的传统性价值观,不要有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更不能参与卖淫嫖娼和性乱,才能在艾滋病流行的今天既保证身体健康,又得以享受合理的性满足。

由此可见,避孕套虽然可以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会,但远不是安全可靠的,把避孕套叫做安全套、保险套是不恰当的。把避孕套叫成安全套或保险套还会使人发生误解,以为用了避孕套再参与卖淫嫖娼或其他不洁性交就可以安全、保险地防止艾滋病病毒感染,因而不利于高危人群改变不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