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樱桃剧照 一部改编自中国留学生的真实经历
问题描述:
本片根据1940年~1945年前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部分中国留学生的真实经历改编。由叶大鹰执导,后获得1996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
答
本片根据1940年~1945年前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部分中国留学生的真实经历改编。由叶大鹰执导,1995年公映,后获得1996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剧中女主角原型为朱德之女朱敏。该片是比较少见的关系欧洲战场的国产影视作品。
一九四零年冬。两名中国孩子,楚楚(女)和罗小蛮(男)由中国内地出发,几经辗转,历尽艰辛,到达苏联莫斯科附近的国际儿童院,这是一所专门收养各国*领袖子女的寄宿学校。在那里,两个孩子结识了以中德混血儿张卡尔为首的一批外国孩子。院长瓦特金——一个祖父般严厉而慈祥的老人是这所儿童院的灵魂。新奇的学校生活温馨而又时常产生烦恼,在朝夕相处的时光中,张卡尔对楚楚产生了少男少女之间的微妙感情。而罗小蛮始终难以忘却在日寇铁蹄下的祖国。夏天到了,儿童院的孩子们选择各自喜爱的夏令营度假,张卡尔和楚楚来到了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就在到达夏令营的第二凌晨,也就是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国法西斯的炮火摧毁了孩子们的宁静生活,一场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悲剧发生了。
答
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胜利50周年,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出现,而《红樱桃》是少数记录二战欧洲战场中以中国人为主人公的影片。该片投资高达2700万元,却在公映当年创下了5000万元票房纪录。影片外景地为俄罗斯,为该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深深吸引了一批对前苏联革命历史有着难以名状的怀旧“情结”的中年观众。该片获第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叶大鹰)和最佳女主角奖(郭柯宇)。
答
围绕《红樱桃》的出世,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它所出现的时间以及它所涉及的时代背景。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出现,《红樱桃》走的却是另一条路线,它并不直指战争,也并非如影片《南京大*》《七七事变》直接触及本土的遭遇与反击,而是将故事的情境转移到了俄罗斯,而它讲述的又并非是一个“异国”的战争故事,而是中国的“烈士后代、革命前辈的故事”。
影片在当年宣传的时候就曾提到“朱德女儿朱敏,俄语名赤英(红色英雄之意),17岁进入前苏联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为影片中‘楚楚’的原型”。编导人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曾和朱敏沟通过,并解释剧本的主要内容是真实的,也会有艺术加工的地方,比如纳粹标记的文身为虚构部分,朱敏表示同意。
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影片的导演叶大鹰,当年在宣传《红樱桃》这部影片时不少媒体都提到该片导演叶大鹰是叶挺将军的孙子,他的父亲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第二个儿子。这个身份的证明无疑为影片赋予了正统与主流的“质量验证”。对于是否因为自己的家庭身份而具有“红色情结”,叶大鹰则认为“这是媒体的说法,自己并没有刻意这么做,也许是一种巧合,用这个时代的感情去体会过去的人物和事情,会感觉特别有魅力。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也欣赏,但我希望拍的是另一种电影,它和人物有关,与今天的观众贴近。”
背景:革命后代与“红色情结”
围绕《红樱桃》的出世,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它所出现的时间以及它所涉及的时代背景。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出现,《红樱桃》走的却是另一条路线,它并不直指战争,也并非如影片《南京大*》《七七事变》直接触及本土的遭遇与反击,而是将故事的情境转移到了俄罗斯,而它讲述的又并非是一个“异国”的战争故事,而是中国的“烈士后代、革命前辈的故事”。
影片在当年宣传的时候就曾提到“朱德女儿朱敏,俄语名赤英(红色英雄之意),17岁进入前苏联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为影片中‘楚楚’的原型”。编导人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曾和朱敏沟通过,并解释剧本的主要内容是真实的,也会有艺术加工的地方,比如纳粹标记的文身为虚构部分,朱敏表示同意。
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影片的导演叶大鹰,当年在宣传《红樱桃》这部影片时不少媒体都提到该片导演叶大鹰是叶挺将军的孙子,他的父亲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第二个儿子。这个身份的证明无疑为影片赋予了正统与主流的“质量验证”。对于是否因为自己的家庭身份而具有“红色情结”,叶大鹰则认为“这是媒体的说法,自己并没有刻意这么做,也许是一种巧合,用这个时代的感情去体会过去的人物和事情,会感觉特别有魅力。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也欣赏,但我希望拍的是另一种电影,它和人物有关,与今天的观众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