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演员于洋去世  在艰苦生活中不断成长的演员

问题描述:

1949年,于洋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之后,于洋还参加拍摄了《中华女儿》、《卫国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摄这些影片的过程中,他接触到刘琼......

电影演员于洋去世  在艰苦生活中不断成长的演员

1949年,于洋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之后,于洋还参加拍摄了《中华女儿》、《卫国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摄这些影片的过程中,他接触到刘琼、谢添、陈强、张平等很多有经验的老演员。从他们身上学习了许多长处,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创造中来。这种学习,成为于洋艺术上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他曾深有感触他说过:“如果说我的表演还有特色的话,与这些老演员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他尤其不能忘怀自己的良师与益友——蓝马。于洋与蓝马是在1951年拍摄《走向新中国》时结识的。在影片中,蓝马饰工程师,于洋饰炼钢工人。从体验生活,到实地拍摄,他们一直在一起。于洋从蓝马的表演中深切地悟出了什么是内在的真挚,认识到演员创作中应该做到我就是“他”,而不是我在表演;演员要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和动作打动观众,而不要搞虚假的卖弄。此后,于洋便执着地追求着那种在生活中寻找表演依据,带着真情实感去刻画人物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1953)中黛乌这一形象的塑造,就是他在这方面的一次可喜尝试。黛乌是一位苗族青年,边寨的联防队长。于洋以富于激情的表演,塑造了这位勇敢、顽强、纯朴、坦率的苗族青年形象,得到观众的喜爱。1955年,于洋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集中学习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主的现实主义表演理论。如果说,从前他是在广泛的学习和探索中走过来的,那么这次学习,带给他一次运用理论系统地总结自己过去艺术上成败得失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重要标志,就是他在电影学院表训班毕业后不久,在影片《英雄虎胆》(1958)中塑造的我军侦察员曾泰的形象。曾泰是打入敌人内部的我军侦察科长,必须取得敌人的信任,才能进行活动,完成任务。于洋抓住人物的这一特点,按照在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定身份去表演,因此演得真实可信。我们看到银幕上的曾泰勇敢、机智、临危不惧,面对匪首李汉光的威胁和女特务阿兰的引诱,从容不迫,有理有节。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于党、忠于人民、具有英雄虎胆的我军侦察员的形象。这部影片上映时,曾泰的形象受到观众的好评,于洋也因而成为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的演员之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于洋演员生活的黄金时代。他连续参加《飞越天险》(1958)、《青春之歌》(1959)、《矿灯》(1959)、《水上春秋》(1960)、《暴风骤雨》(1961)等影片的拍摄,塑造了赵中凯、江华、傅东山、华小龙、肖队长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暴风骤雨》中土改工作队肖队长的形象塑造很有光彩。他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把当年参加上改时见到过的几个工作队长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经过艺术加工,熔铸到肖队长的形象中,把自己当年饱含深情访贫问苦的情景溶化在肖队长与贫农赵玉林等人物的感情交流中,语言和动作真切自如,在肖队长这个形象身上显示了于洋那种刚毅、深沉、真挚、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

电影演员于洋去世  在艰苦生活中不断成长的演员

1964年,于洋参加了影片《大浪淘沙》的拍摄。这部影片表现大革命前后几个知识分子所走的不同道路,于洋扮演了主要角色靳恭绶。这个人物耿直、倔强,勇于追求真理,愿为真理而献身。靳恭绶这个人物对于洋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的遭遇和经历,使于洋联想到自己从一个逃荒的穷孩子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从而加深了对角色的理解。于洋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思想脉络、个性和特点,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追求革命、不断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靳恭绶在市场上初逢赵老师,思想上受到启蒙后,那种外静内动的神情;为维护正义,他鲁莽地对结拜弟兄挥以老拳的愤激行为;为了追求崇高的信仰,他与女友不欢而别时的率直举动……。这些戏,他都演得真实贴切,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影片摄制完成后,还没来得及上映,“*”就开始了。这部影片包括于洋所塑造的靳恭绶的形象,也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批判。粉碎“*”以后,影片才同观众见面,受到好评。“*”中,于洋在中止了一段银幕形象创作后,曾参加了《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等影片的拍摄。粉碎“*”后,于洋除继续担任演员外,开始从事电影导演工作。《万里征途》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这是1977年摄制的一部表现工业支援农业题材的影片。《戴手铐的旅客》是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近几年来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影片表现在十年动乱中,不计个人安危、坚守自己岗位的**的事迹。于洋把这部影片处理成正剧,描绘了刘杰、王丰年、魏子恒、魏小明等几个具有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的形象。“桥头会面”、“街头闹市”“列车追踪”几场戏的处理都较有时代特点,“冲冲冲”、“杀杀杀”的背景歌声,买卖东西时的语录问答,水泄不通的列车中混乱、嘈杂的情景和拷问的场面,把人们带回十年动乱那特定的年代。但影片也存在个别情节不够真实,为打斗而打斗的不足之处。做为影片的主要演员,于洋塑造的刘杰形象也给观众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于洋在电影战线工作近三十五年,有丰富的电影表演经验,目前又从事电影导演,他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期望他在电影创作上做出新的成绩。最近,他又完成了一部表现海员生活的影片《大海在呼唤》。从导演处理上说,存在片面追求一些花花哨哨的场面的缺陷,是值得引起注意的。目前正着手筹备拍摄反映内蒙人情风俗的影片《驼峰上的爱》。

电影演员于洋去世  在艰苦生活中不断成长的演员

于洋,原名于延江,著名电影演员。现为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兼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于洋是山东省黄县人,1930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六岁那年,闯关东的父亲病死关外,家乡又遭灾,这突来的天灾人祸,迫使母亲带着他流落到东北。在长春,他遭受过孤儿院的虐侍,也饱尝过流浪街头的凄苦。直到替人做佣人的母亲攒下点血汗钱,才把他送进小学读书。1942年,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一部儿童片挑选临时儿童演员,于洋抱着自己找些活路以减轻母亲负担的心理经人介绍去应试。结果被选中。于是,在半工半读生活中,他接触了电影表演。1945年,东北人民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获得解放,也掀开了于洋生活中崭新的一页:他那在八路军中工作厂多年的哥哥随部队来到长春,找到了他,并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十五岁的于洋参加革命队伍后,当过*战线上的侦察员,参加过暴风骤雨般的土改运动,以后又作为解放军的文化干事,参加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并在某部炮兵团获得过四野颁发的渡江战役纪念章。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这两年多的战斗生活对自己日后的电影表演,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1947年11月,于洋奉命来到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留下他打老蒋》的拍摄。在这部短故事片里,他扮演我军连长。从此,他正式开始了电影演员的生活。《留下他打老蒋》的导演伊琳,做为于洋在电影艺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首先教给于洋的是:“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一革命文艺宗旨。并且还告诉他,在表演中生活是基础,没有真实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实。同时,陈波儿、王滨等都对于洋有过殷切的希望和具体的帮助。1948年我国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桥》开始拍摄。在这部影片中,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国家的主人出现在银幕上。于洋在影片中饰演了青年工人吴一竹。他的表演纯真、质朴,表现出获得翻身解放的炼钢工人,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勇于克服困难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