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体质容易生病 是科学抑或危言耸听

酸性体质容易生病   是科学抑或危言耸听

朋友圈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文章,“知道你为什么经常疲惫不堪吗,原来是酸性体质惹的祸”。起初我们不明白什么是酸性体质,立马就有人跳出来科普,告诉你因为血液PH值有高低,以7.35为界限,大于界限是酸性体质,小于界限是碱性体质。于是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是按照PH值来划分酸碱度。

慢慢的,朋友圈还会出现酸性体质爱生病,酸性体质容易的癌症等文章,闹得人心惶惶。对照酸性体质一看,顿时萎靡不振,原来我是酸性体质,原来我容易的癌症。

酸性体质容易生病   是科学抑或危言耸听

酸性体质的人惶惶不可终日,闹得周围的人也跟着着急。什么苏打水,碱性食物,只要跟碱性相关的,统统都要买回来,家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简直就成了救命稻草。

近日,国家一级营养师出来辟谣,原来在所有医学书籍和药典名著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的说法。中医虽然经常提到体质问题,但通常是区分阴阳属性,将酸碱属性发扬光大的,估计是碱性食物和碱性保健品厂商。

酸性体质容易生病   是科学抑或危言耸听

提到酸性体质,很多人不禁要问了,酸碱体质按照血液PH值来划分,那胃液里,小肠液里,胰液里的PH值明显不同,这些难道就不算吗?由此可见,身体酸碱性由血液PH值决定的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因为这些内脏器官液的PH值有酸有碱,如此以偏概全的论调,实在有些可笑。那么你指出的酸碱体质,是不是还要根据具体部位来区分呢?

酸性体质容易生病   是科学抑或危言耸听

很多人说酸性水果吃多了,身体就会呈现酸性,而且深信不疑。其实,食物酸碱,是按照它消化吸收后,剩余的微量元素来区分的。剩余元素是钾、钙、镁等金属性元素,我们就会区分为碱性食物。如果是硫、磷、氯,通常认为是酸性食物。

但是,身体属性跟食物无关。我们吃食物,无论是酸性和碱性,只需关注其营养成分,以食物属性论身体,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酸性体质容易生病   是科学抑或危言耸听来源:站酷作者:structuresxx

其实,人体酸碱度自称一套系统,各类脏腑器官之间,会通过组织液的循环,来完成酸碱度的自我调节。跟外在饮食或者水质,没有太过直接的关系。

如果真有网络上说的那么邪乎,吃某些东西就改变了体质,那就不是例如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等外在显现,而应该是酸中毒或碱中毒,是必须要就医治疗的,哪里还有闲工夫喝一口苏打水,吃一口猕猴桃,咬一口芒果。代谢紊乱可不是小事情,想要慢慢调理,早已经来不及了。

酸性体质容易生病   是科学抑或危言耸听来源:站酷

当然,身体并不是不会出现酸碱失衡的情况,比如说过度饮酒,导致中毒的时候;比如说腹泻、呕吐,或者患上了糖尿病等,都有可能导致身体酸碱性紊乱。但是,朋友圈那些危言耸听的酸性体质危害,已经被科学证实是不成立的。

尽管如此,朋友圈还是在转发这些文章,尤其是很多长辈,特别喜欢以这些不科学的东西当做养生的法宝。大家要警惕以讹传讹,要相信科学,不要被这些商家噱头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