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揭秘《北回归线》 打造片曲《九月莺飞》
0/0
隐藏 查看图注
大家都在看
再看一次进入图片中心
查看原图
腾讯娱乐讯 由高晓松监制,李治廷、黄龄主演的爱情喜剧《北回归线》已定档于10月10日上映。在近日召开的该片新闻发布会上,高晓松不仅一一揭秘了《北回归线》的创作渊源、片名由来、情节支点及矛盾冲突,还透露道《北回归线》是一部非传统喜剧,是由一只蝴蝶引发的爆笑“蝴蝶效应”。
《北回归线》颠覆传统喜剧 一只蝴蝶引发爆笑“蝴蝶效应”
电影《北回归线》讲述了勾女高手李明(李治廷饰)为一只蝴蝶和自己的女友觅觅(吴昕饰)要在360小时内俘获少数民族女汉子阿隆(黄龄饰)芳心的喜剧故事。监制高晓松说:“《北回归线》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别样的喜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由巧合、假扮、夸张构成的戏剧情景,它不是一部卖段子、卖台词的噱头电影,它的幽默完全植入人物与剧情中,是非常紧实的戏剧结构。这是《北回归线》见功力的地方。在北回归线上的村寨,特别是红河州、墨江、弥勒等地是还没有被商业氛围浸染的那部分云南,在这里发生的,有点儿黑色幽默的故事,特别有趣。这是我监制这部电影的初衷。”
高晓松还透露“《北回归线》情节的支点是一只具象的蝴蝶引发的,可以说是真正的蝴蝶效应,所有冲突,正邪斗争也好,爱情也好都是围绕一只蝴蝶,而故事最终也回到了这只蝴蝶。在这个时候,蝴蝶却具备了抽象的意义。”
由一只蝴蝶引出的爆笑故事,同样由蝴蝶牵出的“非典型x.a情”到底是怎样的一出精彩好戏,高导着实吊起了观众的胃口。
北回归线风光美至人心 高晓松倾力打造主题曲《九月莺飞》
电影《北回归线》的片名一经公布,就引得了网友和观众猜测万分。这一地理学名词运用在电影上到底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对此,高晓松先自称是“文艺青年”,此种青年与普通青年的区别在于有情结。《北回归线》这个片名出自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的自传体小说。而这本书恰是文艺青年年轻时的五本必读书之一。高晓松坦言,他去过红河好几次,有一天有人告诉他红河州的弥勒地区就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 一个弥勒,一个米勒,又都与北回归线有关,这两者之间谐音的相似让他感受到了妙不可言的缘分,因此坚持用这个片名来代表美好和理想。
高晓松在发布会现场还透露了自己亲自操刀为《北回归线》打造了一首十分耐听的主题曲《九月莺飞》。作为著名音乐人,创作过多首传唱度极高的经典之作的高晓松为自己的倾力参与制作的电影谱写的乐曲自然会精益求精。这首《九月莺飞》将由《北回归线》的男女主角李治廷、黄龄演唱,高晓松笑称两名爱将都是能演会唱,十分得力,但李治廷长得太帅应该安心演戏,免得抢了自己在音乐界的头彩。如此强强联手,《九月莺飞》势必又要占领各大排行榜的榜首。
此外,高晓松还表达了自己对《北回归线》拍摄地云南红河的喜爱,他觉得只要到了这个美得不太真实的地方,不需要刻意的温暖,舒适的感受就会不请自来。“不需要情怀,情怀这个词属于都市,美丽的地方让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因此拍摄这部电影就是要带给大家“原生态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