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前是什节气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当斑驳的阳光透过枝叶
洒下金黄的光芒
树影轻轻摇摆
空气中开始弥散热浪的味道
春天还在回味
夏日却已到来
今日20点25分
我们将迎来
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
立夏三候
在古人看来
立夏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蝼蝈鸣
每年此时
蝼蛄都如约而至
声声鸣叫
向人们报告夏天的消息
二候蚯蚓出
雨水丰盈、大气潮热
蚯蚓掘土而出
参加这场生命的盛大典礼
三候王瓜生
王瓜的蔓藤快速攀爬生长
只等着盛夏的果实
累累挂满枝头
立夏诗词
初夏的美,美在惬意闲适
宋代杨万里曾这样
描写初夏时的生活情景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而在陆游的笔下
夏的美,美在心中的感怀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夏天,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还是这样的↓↓↓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
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
绿阴幽草胜花时。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节选
宋·苏轼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立夏传说
乌米饭
立夏到来,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吃乌米饭。关于乌米饭的来历,各地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多的就是战国时期孙膑的故事。
战国时期,孙膑*害关在猪舍,老狱卒用乌树叶煮出乌黑的糯米饭,再捏成脏兮兮的饭团,偷送给孙膑吃。孙膑不仅靠这个方法活了下来,身体还很健康,最终逃出*。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就是在立夏那天。
挂蛋袋
江苏南通一带时兴立夏日给孩子胸前挂蛋。相传瘟神嗜睡,直至立夏之日方醒,醒来就散布瘟疫,孩童受害尤甚。女娲闻之,与瘟神辩理。瘟神无奈应允,以胸前挂蛋为标志,立夏之日凡孩童胸前挂蛋者一律不加伤害。传说虽无从稽考,但立夏这天,南通的母亲们总要选择个头大些的鹅蛋、鸭蛋、鸡蛋,煮熟挂于孩子的胸前,俗传至今。
立夏习俗
迎夏
在古代,立夏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尝新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腌鲜、卤虾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笋、蚕豆、豌豆、黄瓜等。
斗蛋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后再套上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
秤人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减肥季节。
有意思的是,当时悬以大秤,民间形容是,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闺秀都走出了深闺,悬秤看来像是秋千,燕是赵飞燕,环是杨贵妃。
节令提示
我国自古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此时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而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
重养心
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立夏养生要做到戒燥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舒畅、笑口常开。
多补水
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必须及时补充,除了多喝水外,多吃富水蔬菜是不错的选择。富水蔬菜中,最值得推荐的是瓜类蔬菜,如冬瓜、黄瓜、佛手瓜、丝瓜和南瓜。
在饮食调节上,应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多食清淡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山药、小麦、玉米、海产品、蛋类。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初夏之日
正如人生青春之时
时刻奋斗、时刻昂扬
用汗水
镌刻你的人生
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
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