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共同举办、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公益赛事。

基本介绍

中文名:“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文名:FLTRP Cup ”National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主办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组织形式:演讲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于 2002 年创办,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已成为全国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演讲赛事。大赛以高远的立意和创新的理念,汇聚全国优秀学子,竞技英语表达与沟通艺术,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展示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英语演讲是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端人才外语能力、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大赛的设定,将以演讲能力的提高为“驱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外语综合套用能力。赛题将以国际化人才要求为标準,融入思辨性、拓展性和创造性等关键要素,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开拓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素养。“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覆盖面广,选手代表性强;比赛遵循国际规则,赛程科学,赛制严谨,程式规範;评审专业,评判严格,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奖项设定合理,师生共赢,奖励丰厚。主办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形式主办单位与合办单位联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委会)等机构组成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组委会,负责制定大赛的章程和赛题。大赛日常工作由组委会秘书处承担。各省(市、自治区)複赛承办单位按照章程要求成立複赛组委会,并报送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备案。组织机构一 顾问委员会 (以姓氏拼音为序)彭 龙(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金永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李朋义(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二 指导委员会主 任王守仁(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仲伟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委 员 (以姓氏拼音为序)何其莘(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贾国栋(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 艳(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黛琳(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石 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有中(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海啸(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治中(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Stephen E. Lucas(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总校交流艺术学院教授)三 组织委员会主 任 蔡剑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副主任 杨治中(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徐建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委员 (以姓氏拼音为序)陈永捷(上海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陈宗华(海南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崔 敏(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崔卫成(青海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樊葳葳(湖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何莲珍(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李 力(重庆市外文学会会长)李霄翔(江苏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李 旭(天津市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正栓(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刘建达(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俊烈(安徽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卢保江(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马占祥(内蒙古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毛思慧(澳门理工学院贝尔英语中心主任)乔梦铎(黑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石 坚(四川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王健芳(贵州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吴亚欣(山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吴松江(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徐志英(云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杨广俊(河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杨俊峰(辽宁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杨 跃(陕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余渭深(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袁洪庚(甘肃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臧金兰(山东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曾凡贵(湖南省高教学会大学外语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国德(**自治区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张文霞(北京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赵国杰(江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周玉忠(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四 组委会秘书处(一)秘书长:常小玲(二)成 员:李会钦 李淑静李 萍韩 磊陈 静周 静 何 研 贺 娜 张 婕 刘相东赛 制下面以2014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例来说明组织形式2014“‘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包括“地面赛场”和“网路赛场”两种形式。“地面赛场”比赛方式与往届相同,每複赛区前3 名选手(全国共90 名)参加全国决赛。“网路赛场”在大赛官网进行,除通过“地面赛场”获得决赛资格的选手外,所有符合大赛参赛资格的选手均可报名参赛。在“网路赛场”评选中,排名前30 的选手(名额不作区域限定)有资格参加全国决赛。主办单位还将邀请港、澳、台选手参赛,与“地面赛场”的90 名选手、“网路赛场”的30 名选手共同角逐大赛冠、亚、季军。参赛资格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不包括在职研究生),35 岁以下,中国国籍。曾获得往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出国及港澳交流奖项的选手不包括在内。比赛方式(一)地面赛场初 赛组织方式:各参赛学校作为初赛赛点,由本校外语院(系)或大学外语教学部负责组织实施。所在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可给予协助与支持。参赛资格:每个初赛赛点应有不少于20人参赛。参赛学校应保证本校符合参赛资格的学生有公平的报名参赛机会。比赛时间:根据本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公布的时间安排举办,确保在本省(市、自治区)複赛之前完成初赛。比赛环节:可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等部分。可参考大赛决赛形式。 演讲题目:定题演讲可参考大赛决赛题目,也可自定。即兴演讲题目自定。评审组成:评审人数不少于5人(须包含外籍评审)。中国籍评审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比赛前应召开评审会,讨论并贯彻评分标準,以保证比赛的规範性、公平性与公正性。可参考决赛评分标準。赛场布置:组委会秘书处将提供统一宣传海报模板和赛场背板设计模板(电子版),参赛院校也可自行设计,但必须包含大赛名称(“‘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主办单位名称。复 赛组织方式: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由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委会)组织成立複赛组委会,主办複赛,外研社驻当地机构协办。参赛资格:複赛组委会至少提前两周将複赛通知发给本省(市、自治区)全部符合参赛资格的院校。各省複赛组委会决定各初赛赛点进入複赛名额的原则,并预先公布。比赛时间:2014年11月3日前须完成複赛,并将入围决赛的选手名单上报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比赛环节:可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等部分。可参考大赛决赛形式。在进入决赛选手(前3名)中有并列名次时,须进行加赛。演讲题目:定题演讲可参考大赛决赛题目,也可自定。即兴演讲题目由複赛组委会决定,在比赛前应严格保密。评审组成:评审人数不少于7人(须包含外籍评审)。中国籍评审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每所学校(含複赛承办学校)只能有一人担任评审。评分标準:评分标準须规範、公平、公正,可参考决赛评分标準。比赛前应召开评审会,讨论并贯彻评分标準。複赛组委会应保存原始评分记录,并接受选手和指导教师的查询。比赛后建议以适当方式安排评审点评,以给予参赛选手与指导教师一定的参赛反馈。奖项设定:各地複赛奖项与决赛一致,即包括特等奖(3 人,赴京参加决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相应获得指导教师特等奖、指导教师一等奖、指导教师二等奖、指导教师三等奖。奖励标準:获得各省(市、自治区)複赛第一名的选手和其指导教师将获得资助,赴港澳地区进行教学交流(已获得全国决赛同级或更高级奖励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不再重複奖励)。鼓励複赛组委会争取当地教育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支持,加大複赛奖励力度。赛场布置:组委会秘书处将提供统一宣传海报模板和赛场背板设计模板(电子版),承办单位也可自行设计,但必须包含大赛名称(“‘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主办单位名称。(二)网路赛场注册报名:2014 年6月15日至11月3日,选手到大赛官网注册报名,填写个人资料,上传一段个人展示视频(英文,限时1分钟,flv格式,40M以下,此视频不计入选手成绩)。注册成功的选手将获得大赛组委会发放的选手编号。选手须保证个人资料真实、有效,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大赛组委会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的权利。参赛方式:每位参加“网路赛场”的选手须提交一段参赛视频。要求如下:(1)时间要求:10月15日至11月7日,各省(市、自治区)上传视频时间要求不同,具体以官网通知为準;(2)视频内容要求:以大赛组委会公布的定题演讲题目“Change the Unchangeable”(选手须自加小标题)为主题进行3分钟英语演讲;(3)视频质量要求:图像与声音清晰,无杂音,为一个完整的演讲视频档案,不得进行编辑、裁剪等;(4)视频格式要求:建议为flv格式;(5)视频大小要求:不超过100M。 选拔程式:(1)视频初审:11月8日至15日,网路赛场组委会邀请专家组成评审团,对视频进行初审;(2)网路投票:11月18日至24日,大赛官网公布初审通过的60名(暂定)选手视频并进行网路投票;(3)电话评选:11月18日至24日,评审对初审通过的60名(暂定)选手就参赛视频内容进行电话提问并打分;(4)结果公布:11月28日,组委会根据评审团评定、网路投票与电话评选成绩加权得出网路赛场选手成绩,并在大赛官网公示3天。公示期结束后,组委会正式公布晋级全国决赛的30名选手名单。如公示期间发现选手有违反比赛要求的行为,则取消该选手参赛资格。评审组成:评审团评审人数不少于 7 人(须包含外籍评审)。中国籍评审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评分标準:评分标準须规範、公平、公正,参照决赛评分标準制定。其他未尽事宜,以大赛官网通知为準。决 赛参赛资格:各省(市、自治区)複赛前 3 名(限 3 人,不得出现并列名次)选手,以及网路赛场前30 名选手。主办单位还将邀请香港、澳门、*地区的选手参加决赛。比赛地点:北京比赛时间:2014年12月7日—13日抽籤规则:决赛选手的选手号和各阶段出场次序均由抽籤决定,所抽到的号码或次序为最终结果,不得与任何人交换。评审组成:评审人数不少于 9 人,其中外籍评审不少于 4 人。中国籍评审具有教授职称。比赛前应召开评审会,讨论并贯彻评分标準,以保证比赛的规範性、公平性与公正性。比赛环节:分四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比赛时间:2014年12月7日—8日比赛程式:1 定题演讲:每位选手演讲时间为3分钟,题目为:“Change the Unchangeable”(要求每位选手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2 回答问题:由提问评审就选手定题演讲内容提两个问题,选手回答时间为每个问题1分钟;3 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排名前60名的选手进入第二阶段比赛。评审评分:1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评审的平均分为选手得分;2 前5位选手的成绩在第5位选手结束演讲后,经评审商议后统一公布;其余选手演讲结束后当场亮分。评分标準(总分100分)Prepared Speech (60%)Response to Questions (40%)Content20%Content15%Organization20%Effectiveness15%Delivery20%Delivery10%第2阶段第一阶段晋级的60位选手抽籤决定出场顺序。第一阶段分数不带入第二阶段。比赛时间:2014年12月9日—10日上午比赛程式:1 即兴演讲:赛题保密,选手上场前20分钟抽题,即兴演讲时间为3分钟;2 回答问题:由提问评审针对选手即兴演讲的内容提出两个问题,选手回答时间为每个问题1分钟;3 综合知识速答:赛题保密,选手比赛时当场回答4个问题,每题必须在题目显示后5秒钟内答出。每题0.25分,满分1分,直接记入总分。题目与回答均为英文,涉及常识、语言知识、历史、文化、时事等; 4 第二阶段比赛结束后,排名前18名的选手进入第三阶段比赛。评审评分:1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评审的平均分为选手得分;2 前5位选手的成绩在第5位选手结束演讲后,经评审商议后统一公布;其余选手演讲结束后当场亮分。评分标準(总分101分)Impromptu Speech (60%)Response to Questions (40%)QuizzesContent20%Content15%1 pointOrganization20%Effectiveness15%Delivery20%Delivery10%第3阶段第二阶段晋级的18位选手分为6组,每组3人。排名前6名的选手被分入6个不同小组,其余选手抽籤进入各组。每组3位选手使用同一道题目,演讲顺序由现场抽籤决定。第二阶段分数不带入第三阶段。比赛时间:2014年12月12日比赛程式:1 即兴演讲:赛题保密,每组3位选手上场前15分钟同时抽题,分开準备;同时上场后按抽籤顺序依次演讲;即兴演讲时间为每人2分钟;2 回答问题:3位选手全部完成演讲后,按演讲顺序依次接受提问评审的提问,每位选手回答1个问题,时长1分钟;3 拓展演讲:3位选手逆序依次进行1 分钟的拓展演讲;4 抢答:每组3位选手抢答一组知识抢答题(含5道小题),每答对1小题加0.2分,每答错1次扣0.1分;5 第三阶段比赛每小组总分最高者(共6人)进入第四阶段比赛。6 在其余12位选手中,所有组委会成员投票产生2位“复活”选手,进入第四阶段比赛。评审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评审的平均分为选手得分。评分标準(总分101分)ImpromptuSpeech (60%)Response toQuestions (20%)ExtensionSpeech (20%)Group QuizContent20%10%10%1 pointOrganization/Effectiveness20%5%5%Delivery20%5%5%第4阶段( 总决赛)第三阶段晋级的8名选手争夺冠军、亚军和季军。第三阶段分数不带入第四阶段。比赛形式待定,以组委会最终公布为準。比赛时间:2014年12月13日奖项设定参赛选手特等奖 8名,进入决赛第四阶段的选手,设冠军1名、亚军2名、季军5名一等奖 10名,进入决赛第三阶段但未进入第四阶段的选手二等奖 42名,进入决赛第二阶段但未进入第三阶段的选手三等奖 进入决赛第一阶段但未进入第二阶段的选手单项奖 比赛过程中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选手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特等奖 8名,大赛冠、亚、季军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等奖 10名,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二等奖 42名,大赛二等奖获奖选手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三等奖 大赛三等奖获奖选手指导教师奖项方式参赛选手特等奖冠 军 获得大赛冠军奖盃及获奖证书,并赴美国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参加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7月) 亚 军 获得大赛亚军获奖证书,并赴美国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参加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7月)。季 军 获得大赛季军获奖证书,并赴韩国首尔 Asian Debate Institute 参加培训和比赛(2015年8月)。一等奖 获得获奖证书及奖品,并赴港澳地区进行教学交流。二等奖 获得获奖证书及奖品。三等奖 获得获奖证书及奖品。单项奖 获得获奖证书及奖品。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特等奖冠军指导教师获得大赛指导特等奖获奖证书,并赴英国参加“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大会”(2015年3月或4月)。亚军指导教师获得大赛指导特等奖获奖证书,并赴英国参加“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大会”(2015年3月或4月)。季军指导教师获得大赛指导特等奖获奖证书,并参加“Asia TEF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5年8月)。指导教师一等奖 获得大赛指导一等奖获奖证书及奖品,并赴港澳地区进行教学交流。指导教师二等奖 获得大赛指导二等奖获奖证书及奖品。指导教师三等奖 获得大赛指导三等奖获奖证书及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