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江西省中医学会副会长)

张海峰(江西省中医学会副会长)

张海峰(江西省中医学会副会长)

张海峰 (1915—1988) 中医内科专家。江苏镇江人。生于世代医家,幼承家学熟读经典。1936年毕业于江西中医专门学校,随父侍诊,后又转益名师,併兼及西医,遂学业大进。后开业行医,临证处方,屡起沉疴。建国后,历任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师,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江西省中医学会副会长。

基本介绍

中文名:张海峰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镇江出生日期:1915

简介

中国农工*党党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长于诊治内科疾病,对脾胃学说有较深研究。他治医严谨,又能融会新知,提倡中西医结合,擅长中医内科急慢疑难病的治疗,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的研究造诣颇深,尤其对中医脾胃学说的研究卓有成就。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编写中医教材及专着数十万字。在中医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着名的中医内科专家着有《脾胃学说临证心得》,撰有《辨病与辨证》、《五脏辨证施治纲要》等论文。

相关书籍

《张海峰》丛书名: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编着者: 张小萍张经生 责任编辑: 罗海鹰 ISBN: 978-7-80231-490-0 微机代码: 14900 出版日期: 2008-10 版次: 1-1 开本: 32 印张: 11.875 字数: 248 装帧:平装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印刷日期:2008-10本书定价:¥24.00元
张海峰(江西省中医学会副会长)
内容简介:本书是为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一本。张海峰是江西着名中医,临床、教学、编着均颇负盛名,与朱良春、姜春华等老中医为同时代人,过从甚密。本书为张海峰医学心得之总结。

评价

一、勤能补拙,奠定基础张海峰教授1915年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医家庭,其父张佩宜、伯父张心源均为江西名医。先生幼承庭训,耳濡目染,自小就对中医有种特殊的爱好和执着,在父辈的影响下,开始了中医的启蒙教育。其父佩宜公对他管教甚严,从五岁国文发蒙开始,继而要求其背诵汤头歌诀、药性赋,并要求背诵《内经》、《本草》、《伤寒》、《金匮》等经典的白文,如背不出就要受罚,受罚的方法也颇有趣,就是抄写没背出的条文,这一艰苦的学习过程为张海峰教授今后从教、行医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是他勤勉好学,这种惩罚很少加诸其身。后来,先生又拜江西名医姚国美先生为师,并于1932年考入江西中医专门学校,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使他的学问日臻完善,为他后来的成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先生后来经常对我提起那段学习的时光。他常说那段日子实际是很苦的,一边要学理论、背汤头,还要跟随其父和诸位老师临证,总感到时间不够用。他对此等情况,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自己休息的时间,常常是白天临证跟师,夜间挑灯看书,至鸡鸣时方休。这种学习习惯后来即使他已经成为一代名家,也没有改变过。正因为有这种勤勉的精神,才使他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临床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处方能圆机活法;而教学则能旁徵博引,引人入胜。先生在临床中尤其重视脾胃理论,对脾胃学说有很深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先后在全国各类医学杂誌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他主编的《脾胃学说临证心得》一书,是他的学术思想代表作,该书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行。1982年应邀赴日本讲学,深受欢迎。这些也是他勤勉的结果吧。二、坚持临床,中西融通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除了要多读书外还要多临床、早临床。先生未及弱冠之年即跟随其父张佩宜先生侍诊抄方,至辞世之时,临床诊病从未间断过,前后五十余年。他一贯认为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如果不临床、少实践那会出现就理论谈理论的空谈,甚至会走向玄学。他对我谈到书本知识与临证的关係时说,读书要能入能出,能入就是能学懂书本上的知识,能出就是要不能为书本知识束缚住自己的思想,要使书中的知识到临床中不断去检验,并不断总结提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先生不仅认识到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範畴,而且还进一步认识到其对中医的指导作用,并在临床上加以套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他认为阴阳是认识疾病的总纲,五行是对阴阳的具体套用,并且五行生剋乘侮套用到具体脏腑中时,一定要注意虚实变化的影响。并指出五行的套用,治虚有补其母和抑其所不胜;治实有泻其子和助其所不胜。如患者李某,素有咳嗽旧疾,多年来,已是形瘦骨立,恶风汗出,至冬又发胃脘疼痛,背胀喜嗳,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金土两髒俱虚,兼有肝气横逆,虑其成损,以固护中焦为先,处以玉屏风散合异功散加川楝子、玄胡、白芍,久久调养,诸疾渐愈。他在临床中还逐渐认识到,中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借鉴西医的理论以及诊疗手段。1953年,成立江西中医实验院,由于工作的需要,他被调至该院搞临床科研工作。当时该院已经开始在工作中採用西医的生化检测等,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中医和西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有各自的长短之处,并促使他走上了“各取所长”的中西医结合道路,并发表了《热入营血与DIC》、《辨证论治降低转氨酶》等文章,受到了西医同行们对他的尊重和好评。多年来,他还不断对西医学中的许多疑难疾病进行研究,并运用中医药来解决,如慢性肾炎蛋白尿,根据蛋白乃人体之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泄的理论,在治疗中选用益气、固涩、通淋、补肾的生黄芪、金樱子、芡实、续断、爵床等中草药用来消除蛋白尿而获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红孩儿,取得较好的疗效。他经过多年实践证实红孩儿具有升血小板之功效,等等。三、诲人不倦,教学相长1959年江西中医学院成立,先生即在学院从事中医内科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除学院教学外,他还先后应广州、北京、上海、广西、浙江等地之邀与姜春华、朱良春诸先生前去讲学,所到之处,颇受欢迎。在七、八十年代,中医人才出现断层时,他忧心忡忡,深为中医之前景担忧,曾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983年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在大会上为中医事业高声疾呼。1985年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后,对学生更是倾囊相授。先生授课语言风趣、幽默,讲课讲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深受学生欢迎。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为中医事业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数十年的从教经历,使他对于中医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张海峰教授生前最为推崇孙思邈的《千金方·大医习业》一文,并直言其道出了学好中医的秘诀,他常对我说:“现在的学医者虽不用经史子集样样都读,但也必须学好古文,了解中国古典哲学,如果不这样,就不可能真正去探讨中医的一些基础问题,也不可能真正学好中医。”平时他不仅要求学生多学习经典和相关知识,还要学好西医知识。中医经典《内经》、《伤寒》、《金匮》、《本草》等是中医学的基础,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建立的,缺少它们,中医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治学非常重视经典,学习经典时,他主张先从白文读起,待到烂熟于胸,再旁涉诸家,就可把握经典之根本,为今后进一步钻研中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先从注家的书读起则可能会有先入为主的情况,甚至会不能正确甄别其他注家的学说。有了初步的经典基础后,再涉猎不同时期的名医着作,从源到流,则脉络清晰,不仅了解了诸医家的学术特点,又能知道其学说缘起,使今后临证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处方则能圆机活法。他常对我说:“此等从源到流的学习方法虽最吃力,但其犹如涓涓细流,源头不断则源远流长,可受用一生。所以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学习方法之路,使他们今后学有所本,方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职责。” 其实,先生对于中医知识的传播,教学育人的理念可以上溯至1950年。那年先生和同道一起创办了解放后全国第一个中医期刊—《江西中医药》,并任总主编,通过办刊,交流经验,传播学问。期间结识章次公、秦伯未、岳美中、任应秋、方药中、姜春华、朱良春、邓铁涛等诸多的良师益友,这种交流,使他的学问见长,见识日益加深,受益颇多,也使他认识到教育对于中医推广的重要性,以及教学相长的乐趣。先生在我当上中医教师后常常对我说:“学生对于我来说也是老师。为了教好学生,我需要大量阅读,整理资料,这使我能学到许多东西,而且,好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促使我进一步思考,提高自身的学问。”并常说他后来写的许多文章和出去讲学时的观点许多都得益于多年的教学。可见教学相长,确实不是欺人之言。 先生已经辞世20年,但他所教给我的是我一辈子受益无穷的珍贵财富,他的为人和学识也一直激励着我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为患者的福祉、为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