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江湖
《量子江湖》的故事发生在架空的历史背景下,冷兵器时代的生产力,叠加上极富现代气息的武学校园和世俗世界,被认为最好地将传统武侠的古道西风、侠骨柔肠和现代社会的缤纷多姿、科学理性结合在了一起。
整部小说的故事主要由以下四条主线构成:武学崛起、两部奇书、时代背景以及情感线索
基本介绍
中文名:量子江湖作者:陈怅类别:武侠状态:连载中基本信息
发表时间:2010-1-2天涯首发,2011年6月起在《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据作者透露,《量子江湖》共由七部书组成,目前《燕子坞》已经完稿,第二部《姑苏城》已经在天涯连载了约十万字,剩余五部的暂定名称为《老一寺》、《终南山》、《思过崖》、《缥缈峰》和《三生石》。七部书一脉相承地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每部书又有独立的高潮和结尾,有点类似《哈利波特》等国外畅销书的布局。
武学崛起
书里描述的新武学,并不是玄幻修仙之类的奇门异术,而是完全秉承了从《七侠五义》到还珠楼主到金、古、梁等大师建立起来的武学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理性思维脱胎换骨而出一套全新的武学体系。在故事的设定中,武学在一千多年里已经由历史上几位划时代的武学大师,例如达摩祖师、黄裳、黄药师、张三丰等建立起了一个经典严密的框架,武学界称之为“黄裳——张三丰”体系。黄裳第一个解释了内力的来源,张三丰则用三个公式量化了所有的武功招式。这些武学大师虽然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更多的还是借鉴了他们在金庸小说中被重塑的形象。“黄——张体系”几乎完美地涵盖了各门各派的武功,只有极少数的武学现象无法被纳入这个体系,最有名的三样就是武林史中被广泛记载的降龙掌法,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这一构思显然是借用了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的发展轨迹。三种武功的名称则引自金庸的名着《天龙八部》。当世最好的武学家都企图通过对黄张体系缝缝补补来把那三种武学现象包容进去,却都失败了,直到小说的主人公周远另闢蹊径,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武学理论——量子武学。量子武学的诞生揭开了《量子江湖》的序幕,但是新武学的崛起却远不止于此。小说一开始就不断暗示,另一种和黄张体系不同的“相对武学”其实早就在魔教里传承,朝廷过去十几年里也一直进行着秘密的研究。武林后来还相继出现了“弦武学”、“超弦武学”,“暗武学”等等……产生了许多全新的强大的武功。第五部《思过崖》里,十二年一度的华山论剑在朝廷和江湖各派*的明争暗斗中举行,华山之巅也成为了所有这些武学一较高下的大舞台。然而《量子江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武学的发展并没有仅仅止步于新理论、新招式的逻辑演进和呈现,而是从头至尾保留了对武学本身何去何从的一个悬念。随着故事的深入,主人公们将开始意识到一个关于自然力和这个世界的更加本质的终极命题……
两部奇书
《慕容家书》和《武林史》一古一今,是小说里贯穿始终的两部奇书。简单归纳的话,这两部书分别代表了作者对“武”和“侠”的思考。《慕容家书》是北宋武学天才慕容复在遭受人生重大挫折以后外出云游时写给他的侍女阿碧的书信集,其中包含了对“相对武学”的全面论述,因此一直以来被魔教和朝廷看作是一部武功秘笈,引发了许多明争暗斗。但实际上《慕容家书》的内容却要丰富深刻得多,其中甚至包括了对命运、记忆、生死等终极问题的思考,而所有这些命题的本质又都和武学息息相关,因此主人公在探索武学奥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命运、姻缘、*意志的迷雾和漩涡中。随着剧情发展,读者会发现被《慕容家书》中的神秘预言所笼罩的人并不止周远一个,而他们都将在同自己的命运斗争的同时找到这一切的最终答案。《武林史》则是毕业于少林,在燕子坞任教的江湖史学权威黄毓教授穷尽一生所撰写的一部关于江湖、侠客和武学历史的鸿篇巨着。其中第七卷《当代卷》尚未完成,黄毓教授临终前将之託付给了他的学生,小说另一位主人公张塞。《当代卷》将要记叙的,恰恰是小说涵盖的时间段内武林翻天覆地的变化,江湖和世俗社会的相互排斥和相互依存又开始了新的一个轮迴。作者巧妙地借用书中人张塞的笔触,用逻辑严谨却又充满诗意的语言勾勒和串联起了整部小说波澜壮阔的武林和江湖的变迁。两部奇书将小说多位男女主角们连结在了一起,成为许多曲折的奇遇和矛盾的源头,并一起将故事推向最终的高潮和结局。
时代背景
《量子江湖》的时代背景被设定在虚构的轩辕朝。在故事开始的时候,朝廷、江湖和世俗社会保持着平衡,这都得益于太祖轩辕在开国时和江湖门派约定的一系列条约——即在整部小说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华山备忘录》。《华山备忘录》承认了武林门派在江湖中的地位,给予了江湖很大程度的*。但是朝廷对江湖的这种尊重和宽容却很难一直维持下去。《燕子坞》之后,武校里四大支柱中的三个,少林、武当和燕子坞几乎都被摧毁了,武林自身失去了重要的自我约束的力量。一些地位较低,门规不严的武校和门派开始兴风作浪,而朝廷中反江湖的*便趁机壮大,并以此为藉口企图废止《华山备忘录》,消灭武林。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朝廷和江湖之间的传统对立之外,还引入了世俗社会这第三个维度。在《姑苏城》里,作者极尽笔墨,塑造了一个极富现代气息的繁华都市。世俗化的社会仍然保留着对江湖侠义的嚮往,但是也催生了和武林格格不入的士绅阶层。他们只有到了武林体系被彻底摧毁,朝廷的专权再也没有人来制约时才会重新体悟到江湖的重要意义。朝廷、江湖和世俗社会这三者将如何演义,武林是否会灭亡,江湖将何去何从,这些也都是小说最令人期待的悬念。
情感线索
亲情周远和独自将他抚养大的母亲之间的亲情,从《量子江湖》第一部《燕子坞》一开始,就带着淡淡的哀愁展开了。家境贫寒的周远因为母亲的期望去燕子坞武校就读武学理论,而他的母亲却为了不成为他的拖累而选择了离开。当周远阴差阳错地开创了全新的武学理论,踏上追寻终极真理之路时,也同时踏上了寻找他的母亲的旅程。周远的母亲曾经告诉过周远两句话,一是希望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二是希望他能够最终找到回家的路。根据作者透露,第七部《三生石》里,周远将踏上困难重重的返乡之路。爱情轩辕174年的初秋,周远和小说女主人公王素在燕子坞的湖滩完成了宿命的相逢,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的聚散离别、爱恨交织。他们的爱情故事是小说最为主要的情感线索。小说其余几位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同姻缘和命运的抗争也是小说的亮点,并融入到了小说对自然力、记忆、缘分的统一思考当中。友情小说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年轻人,他们中有少林、武当、燕子坞等名校的青年才俊,有皇族的贵胄,有流落江湖的艺人,有隐居世外的高手,在流传千年的魔教预言和当代武林史的风云际会中,他们走到一起,在巧合、误解、竞争、救助中,他们走到一起,运用各自的特长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团队,完成了各种各样难以完成的任务。青春的碰撞,融入了现代的理念、却又传承了古朴的义结生死,终生不渝的友情,也是小说深受武侠和青春小说爱好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燕子坞
2007年的夏天,我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专业毕业,留在纽约从事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的研究验证工作。到年底的时候,整个金融市场已经风声鹤唳了。美国财长和联储主席开始频繁地在电视上忧心忡忡地露面;电子信箱里关于各大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流言一天比一天真实近切;我认识的许多朋友和同学也相继被公司裁员,或者调往香港。在金融领域里,投资银行家和交易员是资本最直接的操控者,他们就好比是武侠世界中站在易水之畔,华山巅峰,逐鹿争雄,书写江湖格局的剑客。然而随着对这次信贷危机剖析的加深,一股原先总是退隐在幕后的力量却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他们就是凭藉着数学知识、金融理论和编程技术去找寻金融资产之间量化关係、分析交易策略、控制市场风险的金融工程师们。在这次金融风暴中,他们以机率模型和随机微积分为基础,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深奥複杂的合成信贷产品,极大地繁荣了信贷金融市场,同时却也助长了无节制的掠夺式借贷(predatory lending),并最终让产品持有人失去了对风险的掌控,埋下了危机最主要的祸根。这样的结果或许不是这些深具学院气息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初衷,但是当数理方法和贪婪以及*缺陷结合在一起以后,还是显现了强大而危险的力量。我当时在曼哈顿公寓里的两个室友一个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另一个供职于一家已风雨飘摇的对沖基金。在整个2008年,我们几乎每晚都会或痛切体肤或置身事外地谈论这场危机的发生髮展,常常一聊就到凌晨一两点钟。在各自回房后,他们或许仍会兴奋难抑地去猜测明早究竟是哪家银行宣告破产,或者联储又会公布多大数字的救市计画,可是在我困意袭来前的那段迷糊里,脑海中却不知为何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出一个拥有超人的算学天赋,在一所武学院校里研读已经没落的武学理论,却最终一不小心给江湖带来巨大变革与动荡的清瘦苍白的男孩的面容来……这个近乎离奇的念头就这样为《量子江湖》播撒下了最初的种子。之后陆陆续续开始有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和惊险曲折的情节片段开始在我的头脑里汇聚起来,让我依稀可以触摸到一个完整的故事。然而一份全职的工作却让这些人物情节总是和我若即若离,在一次次的睡与醒之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直到2009年下半年的某一个夜晚,我才终于积累了足够的冲动和热情,动笔写下了小说的《总序》,一口气重新构建了从少林达摩祖师到武当张三丰之间的武林发展历史。在我的设定里,武功本身,以及招式、内力、轻功、剑气这些概念不再如大多数传统武侠里那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默认存在,而是一种如日月星辰的运动那样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可以追根溯源,用数理方法加以计算研究、发展最佳化的动态体系。武林门派也不再仅仅是传承江湖恩怨,酝酿师兄弟恩仇,纠结师兄妹孽缘的场所,而变成了如现代高等学府一般分科别系地教授刀剑、拳掌、暗器、药理知识技能的武学院校。而《量子江湖》的故事,就将在这样一所地处江南、历史悠久的武校里展开,跨越了千年的命运让一个聪明、敏感、迷茫却又心怀侠客理想的男孩在武学和江湖即将同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前夜,站在了秋风萧瑟的湖滩边……我在2010年的第二天把小说的总序和第一部《燕子坞》的最初几段章节发到了“仗剑天涯”论坛上,很快就得到了一些网友的关注。令我意外并欣喜的是,这其中不仅有出身数学物理等理工科背景的朋友,也包括了许多传统武侠的写作者和爱好者。他们认可了我所搭建的武林体系和写作风格,并热情地鼓励我将周远探求武学更深奥义的冒险继续下去。 然而儘管《量子江湖》很快成为了“仗剑天涯”最热门的帖子之一,我最初却完全只是抱着一种自娱自乐的心态进行创作,压根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小说会在正式的杂誌上连载,甚至成书出版。因此为了让一个新江湖“顺理成章”地从一个旧江湖中脱胎换骨,我毫无忌讳地在小说里引用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武侠名着里的武功和人物。但是等天涯上的帖子翻过差不多第五页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其实可以很认真地写一个故事——一个不光是关于激动人心的武学体系变革的故事,还可以是关于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如何面对命运和抉择的故事,一个人踏遍青山,去探求世界尽头的真理,并最终找到回家的路的故事——同时创造一个全新的,谁都未曾听说过的江湖。和我预期的相反,等我一旦产生了这样的雄心壮志之后,写作并没有因此而增加无穷动力,我反而变得战战兢兢,谨小慎微,唯恐因为一个不当的情节设定而将故事引向崩溃,从而让小说无疾而终。时间和精力上的压力也在差不多写到二十万字以上之后开始来侵袭我,毕竟白天用十个小时写程式用数值方法解偏微分方程验证百慕达远期利率衍生品的希腊值是很累的。有时候为了不辜负天涯上网友的殷切期盼,我不得不连续几天写作到凌晨。好在我很快意识到故事其实没有那幺容易崩溃。当架设起了足够合理的江湖体系,并把人物刻画到一定程度后,内在的性格逻辑和外在的武林元素之间的互动会自动创造出紧张、悬疑、悲伤和温情来。我开始渐渐从诚惶诚恐中摆脱出来,努力去寻找用灵感驱动情节发展同时用理性将矛盾冲突约束在合理範围内的方法。更幸运的是,在我埋首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天涯网友、资深武侠作者和杂誌编辑的支持和鼓励。《燕子坞》的网路版于2010年9月连载完成,2011年年中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分两期刊出。趁着回国度假的时候,我和几个出版社的编辑见了面,成了好朋友,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将小说修改扩写了约十万字。在我于天涯上发出第一个帖子两年多后,《燕子坞》终于以实体书的形式出版。在此向所有帮助和鞭策过我的朋友一併表示感谢。《燕子坞》的故事在周远坠入冰冷的太湖后告一段落,但是《量子江湖》的故事却才刚刚开始。在我构想中,《量子江湖》将由一脉相承的七部小说构成。从第二部《姑苏城》开始,小说的视角将从风轻云淡的武校校园转向更为丰富多彩的世俗社会和江湖。《慕容家书》和《武林史》这一古一今两部奇书将把千年前的预言和当代波澜壮阔的武林变迁纠缠在一起。周远也将沿着慕容公子的足迹去追寻量子武学、相对武学、超弦武学和暗武学背后的真谛。这些全新的武学体系会在第五部《思过崖》里的华山论剑大会上汇聚和碰撞,而随着武林对内力性质不断深入的认识,一个有关自然力本质的终极问题也将渐渐浮现出来……《燕子坞》在仗剑天涯上连载时不断有网友在后面留下妙趣横生的分析评论,但是也一直有人不无担心地问我是否真的能把七部书一一写完。我的回答是,在我搭建起七本书的构架时,我已经想好了最后一部《三生石》的剧情,我心中已经有了关于江湖何去何从的答案,穿越遥远的时空,我也已经看到了周远在三生石畔找到回家之路时的身影。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非常动人的结局。所以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将小说全部完稿。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量子江湖》的读者和朋友,也敬请大家期待第二部——《姑苏城》!
总序
武林的历史是从有了武功以后开始的。武功的历史是从有了内力以后开始的。在内力被发现以前,由常规肌肉伸缩活动产生的力量从来就没有能够让人挣脱地心引力超过五到六尺。出拳击打产生的威力的极限也仅仅是上述力量叠加上出拳的速度而已。谁最早发现了内力这一命题已经淹没在久远的历史中,难以稽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关于能纵跳十几尺高墙、掌裂千斤巨石的江湖侠士的记载。我们相信,他们至少已经在不自觉中使用了内力。如今武林历史学家们基本上认同,第一位系统地提出了内力的概念和修习方法的是少林的创派祖师达摩。由于达摩不是中原人,曾经有部分狭隘的武学史家因此否认他的先驱者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少林寺一些重要手稿特别是《易筋经》和《洗髓经》第一卷原稿的发现,达摩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多少让人欣慰的是,考古证据清楚地表明,达摩是到达中原以后,才在武学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中原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产生了真正的武学。那是武林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达摩发现了内力的许多重要的性质和运用的技巧,但是他并没有能够解释内力的本质和来源。武林为此等待了大约五百年。北宋的武学家黄裳第一个提出了内力源于自然力的概念。他指出,自然界天然存在着“力”(或者说“气”),武术习练者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内功)让人体和自然力进行超乎一般的交换,让自然力在人体内运行、积聚和激发。之所以说“超乎一般的交换”,是因为其实人体通过眼鼻口耳,全身肌肤本就无时不刻地在吐纳着自然力,只是对于常人来说,这种交换非常之微小。黄裳还正确地提出了“阴阳差”导致自然力流动的正确观念。他认为,自然力由“阴”和“阳”两种“气”组成,两气的原始和谐的状态是平衡和静止的。如果有外因导致阴阳失去平衡,自然力就会流动,去弥补阴阳之间的势差,从而恢复平衡。黄裳甚至解释了风就是因为阳光对不同地域加热的差异导致“阴阳差”从而迫使自然力流动而形成的。而对于健康的人体来说,阴阳是平衡的,即使是患病而导致阴阳失衡,这种不平衡相对而言也是很小的。但是通过内功可以在人体局部(主要是丹田)造成极大的阴阳差,从而导致人体内的自然力(也就是内力)在筋脉里高速流动,一旦被激发,便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黄裳把他的重要发现记载在《九阴真经》的上卷里。《九阴真经》是武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巨着。黄裳之后武林史上陆续诞生了数位震烁古今的大师,发现了更多的内力的性质,同时也掌握、更新和创造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运用内力的方法(即武功招式)。王重阳、周伯通、黄药师、杨过都是武林史上不朽的名字。他们共同缔造了武林第二个黄金时代。而他们当中的集大成者,无疑是武当派的创始人、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武学家的张三丰。张三丰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发现了更多更好的内力修习方法,创造了许多玄妙莫测的武功招式,最重要的,是他用超人的天才和洞察力建立了整个武学理论的严谨体系。公元一三五零年,张三丰发表了他划时代的巨着《武学原理》。他在书中提出了着名的“三丰均衡”,成功地解决了是否可以无限制地运用自然力的问题。同时空前绝后地提出并证明了“三丰公式”,量化了阴阳差和内力的关係。如今在中原大地任何一所武术科学学院里都会教授张三丰定理。他的公式是那幺的简洁,却又是那幺的深刻,是那幺的不可思议,却充满了均衡和谐的自然美。这些公式包含和解释了几乎所有的内力和武功现象,成为所有武术习练和创新的指导和源头。 张三丰把武学的朝阳变成了中天之日,在他之后两百年里武学的发展远超过他之前的上千年。整个江湖在惊讶后讚叹,在讚叹后折服。公元一五四七年,在武当山举行了意义深远的纪念张三丰诞辰300周年暨首届江湖武学研讨大会(史称“武当会议”)。会议通过了由令狐沖、任盈盈夫妇倡导的“武学共享”原则,成为各大门派逐渐摒弃门户之见,进行广泛的武学交流的开始。当时主持会议的武当掌门沖虚道长在致开幕词时乐观地指出,武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定理已经都被张三丰发现,武学界剩下的工作无非就是在张三丰的理论框架下发展新的武功招式和提高内功修炼的效率而已。与会的少林掌门方证大师在总结陈词上表示了赞同,但是他同时也提到,尚有三个重要的武学现象目前无法被纳入张三丰理论框架中。大师在发言结尾半开玩笑地说,他希望这三个问题最好不要马上被解决,这样武学界还留有一点悬念和研究动力。大师的发言引来会心的笑声,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方证大师竟然一语成谶。直到今天,那三个武学现象依然像万里晴空中飘浮的三朵乌云,困扰着武学界最聪慧的头脑。然而武学曲折的发展历史一再验证,我们有能力运用我们理性的思维去探求武学背后深刻的奥义,而先辈未竟的事业终将由后人来完成。如今在中原大地的武学高等学府中我们已经可以嗅到年轻的不安和悸动。新的创造力已经在积蓄生成,迫近了东方的地平线。——摘自《武林史序》黄毓教授燕子坞武术科学学院武林历史研究所所长
作品评价
物理学+物理学史+青春+金庸同人+悬疑天书《量子江湖》于2010年1月2日开始在天涯仗剑版连载,立即引起天涯的阅读热潮,成为仗剑版的热门主题。网友对《量子江湖》予以高度肯定评价,纷纷表达对该书后续情节的热切期待。《量子江湖》第一部《燕子坞》在天涯的连载取得巨大成功,但在连载第二部《姑苏城》时,作者因与《今古传奇》签约,于2011年5月中止网路连载。江南力荐陈怅《量子江湖》:“陈怅重构了量子的江湖,如同量子物理学一般的江湖,纷纷扰扰却又结构清晰的江湖。周远开始做梦时便已邂逅了宏伟的梦,热度八十,相当灼热。令人憧憬。”1955年,金庸在《新晚报》上连载《书剑恩仇录》,一时洛阳纸贵。以此为发端,金庸开创了武侠史上最辉煌的盛世,引起的武侠热潮延续至今。55年后,一个很大路的字母+数字ID在仗剑连载《量子江湖·燕子坞》,一帖成名。虽然因为武侠日渐式微的原因,其影响力还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圈子里,但横空出世之姿,已经让圈内人叹为观止。而作者剧透的庞大写作计画,更是让读者充满了期待——难道嚷嚷了多年的武侠中兴,会落到他的身上?——天涯网友“黄金之肩”我们至少有理由相信,作者绝不会仅仅讲述一个郭靖式的传统养成类武侠小说,哪怕是披着量子武学的外衣,对人性的探讨依然应该是最核心的内容。不朽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是这样构成的:以曲折好看的故事作为表,以複杂人性的挣扎和剖析作为里。用这个公式(或曰方程)去套古今中外的名着,莫不如此。最后再说一点个人的奇怪感觉:我看王素的时候,无论如何总是不自觉地把她当成了魏柔,峨眉真的很像隐湖,但柳依却不是鹿灵犀。——天涯网友“下雨天打孩子”一切武侠演绎的根,都是人性,包括良知,包括对世界的终极关怀,包括在混沌世界中,所留下的情爱的美好,以及这美好流传在瓜田李下的甜蜜,或者忧伤。意外发现了量子江湖,惊喜之情,难以言表,期待楼主更多更精湛的演绎,带给我们一个别样的江湖,一个充满了人性终极关怀和灿烂爱情、友情、亲情的世界,如果这是一个童话,我想,我们都希望,童话里,甜蜜和美好,是最终的结局。——书奴·烟水居士 我想说的是,七部书的容量,也足够一部新的史诗诞生了。目前看来,作者的文笔与叙事能力毫无疑问可以讲出一个悬念迭出、侠骨柔肠的江湖故事,但既然作者有将近代物理学史都纳入背景逻辑的气魄,那幺在作者“写一个人的成长”这个经典母题之下,加入更多原创成分,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内涵的量子江湖世界,无疑会使故事跳出以情节取胜的快餐似的网路小说级别,也真正有别于汗牛充栋面目相似的奇幻武侠,成为既有硬核(逻辑世界观的新意)、又有软核(人文内涵与感染力)的畅销小说。创造新的世界,与创造不落窠臼的情节人物,都既难、又有趣。所谓原创,是在借鉴嫁接、取巧借力已有通俗文化之外,更要走到读者现有认知的边界外,想像出我们闻所未闻而又有价值的事物。——天涯网友"寒蝉泣月"
作者简介
作者陈怅从来都没有正式宣布过自己真实的身份和职业,甚至给人有刻意迴避此事的感觉。但是从作者在天涯和读者沟通以及《燕子坞》后记中透露的蛛丝马迹来看,陈怅是一个文、理、工兼通的全才,拥有语言文学和数学的学士学位,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金融工程的硕士学位。陈怅显然在纽约从事过很长时间的金融相关工作,并全程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这场某种程度上由精通数理的金融工程师们引发的金融风暴是《量子江湖》构思的直接源泉之一。陈怅在写完《燕子坞》后因经济复甦、工作繁忙的原因沉寂了一段时候。最近又重新在天涯露面,宣布他已经正式“海归”,目前在北京工作。陈怅保证将会继续进行《量子江湖》第二部《姑苏城》的创作,并一直坚持到七部书全部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