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罗山乡
谷罗山乡位于桑植县北部腹地,呈东北、西南走向,似带状分布,前后均为茂密森林覆盖,一条名叫罗峪河的澧水干流贯穿全境,故又名罗峪,此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水路陆路四通八达,通讯信息畅通无阻,商业集市生机盎然、人民民众和谐相处,乃一处世外桃源。2016年穀罗山乡改为谷罗山社区,统一由桥自湾镇管辖,其原周家包村,粑粑田村两村合一村,改名为龙滩村。谷峰山、谷罗山、何家田、牛洞口、由桥自湾镇管辖。刘家河、卓家坪、罗谭、候家包、孙家台、划分到凉水口镇管辖。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谷罗山乡行政区类别:乡所属地区:湖南省桑植县电话区号:0744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车牌代码:湘G介绍
谷罗山乡谷罗山乡大宋景炎三年(1278),置桑植宣慰司,罗峪受辖于宣慰司,直至雍正 七年(1729)。向氏旧司后裔迁住在此,开荒斩草,围堰造田,从此生衍不息。改土归流后,受辖于安福县十八里,后又辖于桑植县至民国3年(1914年);实行乡保甲制度后,罗峪受辖于长瑞乡第7保,由谷罗山人谭茂林为保长。1915年,谷罗山刘子维出资,修起了刘氏自家祠堂,有正屋三间,全为木瓦结构,可容纳近百人,此祠堂成了谷罗山人民的众聚之地,赶集买卖交易的场所,解放后,被利用为教书育人之地,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解放后的头三年,谷罗山在人民解放军141师423团所属部的领导下完成剿匪、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繁重的*改造任务,时隶属于长瑞乡,1952年2月,由村划乡组建,称谷罗山乡人民*,*所在地设谭家坪(今谷罗山村),谷罗山作为独立的乡单列,1955年4月更设,称谷罗山乡人民委员会,辖11村。后由于国家政策几经调整变更,谷罗山也几经合分,终于1961年9月从凉水口公社分出建社,成立*桑植县谷罗山公社委员会,辖村委会16个,第一任书记朱华林。1985年5月,将上坪、下坪、唐家山3村划为金藏乡管理。1995年,推行大乡大镇,又将谷罗山乡与凉水口镇合併,隶属于大镇管理,由于大乡镇推行失败,于1998年10月按原区划组建成乡至今。现任乡党委书记肖文华,乡长张天鹏,人大主席段厚义。谷罗山人民勤劳朴实,爱山惜水,临罗峪河而居,依谷罗山而住,虽历经变迁,但境内山清水秀,始终保存着原始的山形地貌和各种丰富的资源。境内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有榉木、梓树、银杏等珍贵树种,林地面积占全乡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二,森林覆盖率达78%,有珍禽奇兽,解放初期,是虎豹的经常栖息地,现仍存有麝、麂、山羊、野猪、野兔等野生动物。境内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一条罗峪河全长58公里,流经谷罗山全境,其上游人烟稀少,水质清澈,透明见底,水里有大鲵、田鸡等珍惜动物。罗峪河两岸好风景,山峦起伏、绿树葱葱、鸟语花香、泉水潺潺,以雄、险、秀、野的原始风貌自居,人们倚河而居,一幅田园好风景。有名景点有风车口峡谷、白龙泉瀑布、天然自生桥、桌子岩等,是农家旅游、夏季避暑之胜地。
管辖
刘家河、卓家坪、罗谭、候家包、孙家台、学堂包、周家包、粑粑田、谷峰山、谷罗山、何家田、牛洞口、清弯13个村委会。
历史
古老的罗峪河流域,有着传奇的革命历史,近百年来,社会动荡,各类人物轮番沉浮,有识有志之士投奔革命,罗峪河里流淌着革命者的血液,有覃章相、覃章照、覃章高、谭启林等30多名烈士。桑植起义就有众多罗峪勇士参加战斗,这里也是贺龙元帅曾经厮杀战斗过的地方。1928年7月,工农革命军首领贺龙,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避免与*向凤翔、姜文周、陈策勛等部的纠缠,在*省委湘西特委陈协平的支持下,革命军辗转退至谷罗山中罗峪覃家台一带深山密林,进行短暂的部队休整,蓄精养锐,为期半月。部队大本营临时驻扎在庙湾的一座寺庙里,其余官兵分散扎在庙湾周围,贺龙、陈协平、贺锦斋等在大本营召开整编会议,会议决定改变部队编制,决定将湘西北特委和湘西特委合併,组建湘西前敌委员会,负责湘西北地区的地方和军队的统一领导。贺龙任前委书记,贺锦斋、陈协平、张一鸣、李良耀任委员。同时,将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第四军,贺龙任军长,恽代英任政委,黄鳌任参谋长,陈协平任秘书长。辖一个师,贺锦斋任师长,张一鸣任党代表,王炳南任第一大队大队长,滕树云任第二大队大队长,贺炳南、刘玉阶、贺沛卿、王湘泉任支队长,朱炳章任特务连长,汪毅夫任宣传队长。全军共1500余人。着名的罗峪整编由此而来,随后第四军率部东征石门,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1932年秋,红鸡山战斗打响,贺龙带兵从湖北燕垭辗转至谷罗山莫家台一带,为避免引起大的惊动和暴露身份,他夜宿蝙蝠洞数晚,临走时竟掉下宝贵的钟表一块。1930年11月,跟随贺龙战斗的警卫团长贺沛卿,奉命组建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招收兵员,组建桑植第一游击大队,因贺为谷罗山中罗峪人,其积力倡导罗峪壮士参军参战,共有30余名勇士参加了游击队,贺任队长,辖6箇中队,500余人枪。游击队专为地方党政机关的安全保卫和配合红军作战,四处游动、辗转作战,为反对敌人的围剿和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立下了汗马功劳。1932年6月发生“乌门岩事件”,贺沛卿因有责任被撤职,后因革命立场漂浮不定,于1933年3月被贺龙、关向应处决于鹤峰邬阳关。民国时期,一乡之长的团防队长刘子维,仗着自己的*和权力,有枪有人,横行乡里,曾把一名姓杜的女小红军抓来做了自己的压寨夫人,拥妻搂妾,人称浪蕩公子。其堂妹刘满玉,原为贺龙夫人,因此姻亲,刘贺曾一度关係密切,后刘满玉因故被处死,彼此反目。1928年夏,贺率部转战鹤峰,刘积极反共,9月,红四军泥沙战失利,撤至桑鹤边深山,刘等“追剿”扑空,遂带姘妇杨春奸宿龙潭坪,贺率部追杀,刘仓惶逃跑,险生擒,遂追至谷罗山刘家,焚毁房屋,解心头之恨。1938年,他无职有枪,仍横行霸道,无恶不作。1949年10月,桑植解放,慑于解放军声威,刘缴枪劝匪,以图补过,翌年10月,被解回谷罗山清算斗争,处决于腊月14日,从此罗峪太平。
发展
经济
时过境迁,沧桑巨变,罗峪人民在谱写历史的同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辖土司时期,罗峪版土不过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清朝时期,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开垦荒地,不断地发展农田经济,繁衍生息,罗峪的版土扩充很大,人口也发展到两千余人,生活日益兴旺。但好景不长,接连的兵燹战祸把人民推到了水深火热之中。民国统治时期,兵荒马乱,人民生活不得安宁,过着担惊受怕、东躲*的日子,为了打仗,老百姓的田地荒芜、一片凄凉、民不聊生,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也因抓兵和参加红军死死伤伤没有发展起来,经济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文化教育几乎没有,直到解放人民才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1949年10月解放后,谷罗山乡百废待兴,人民解放军423团的一个营在赵营长的领导下开始对潜伏在谷的余匪进行清剿,不到一年时间,*团防队长刘子维被处决标緻着清剿结束。1951年8月,谷罗山乡开始土地改革,依法没收地主土地,徵收富农出租和多余土地,收回寺庙、宗祠等公田共400余亩,没收地主刘子维等房屋21间。将其分给无地少地的贫下中农,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人均耕地1.25亩。1954年7月的一河特大洪水把谷罗山全部淹没,农民损失惨重,加之三年的自然灾害,农民生活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但罗峪人民没有惧怕,开始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而努力。1958年11月,为改造灌溉条件,谷罗山乡人民集体出义务工修建拦河坝,为期一年便修成了罗峪河上第一坝,修建灌渠近20公里。
交通
1972年修建了长达3000米的防洪河堤。从1975年开始,在乡公社的领导下花了三年的时间修通了谷罗山至桥自弯的公路,改善了乡里的交通条件,开通了与外界的联繫。1980年修通了谷罗山与凉水口接壤的公路,1985年腊月,搭建了罗峪河上第一座石拱桥,方便了罗峪河两岸人民的住行。1994年冬,又修建了一座罗峪河大桥,沟通了与兄弟乡凉水口的联繫,可以全程通车至凉水口。同年又架通了红旗管引水渠道,使两岸农田旱涝保收。1998年的特大洪水将全部河堤沖毁,多方筹资80多万元重修河堤4000米。分乡建镇后,谷罗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9年新修了乡*办公综合大楼,2000年新建了集镇街道,2001年新造良田400余亩,2003年建成了谷罗山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牛洞口拦沙大坝。2004年建成了规模庞大的人畜引水工程。谷罗山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由于谷罗山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工商经济基本上是闭关自守,与外界联繫很少,虽有一河与外面相连,但通过河流去发展商品经济的贸易却是空白,*都是一些小商贩靠到县城里进来食盐、布匹、百货来与当地农民交换农产品,集市由于战争也不热闹。解放后,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集市也随之热闹起来,来赶集的也越来越多,1951年,将多年来分地赶集的中罗峪和谷罗山两地合併一处赶集,集市设谷罗山,从此以后就更热闹了。1952年全乡建成有加工辗房4座。1956年初,建立了谷罗山乡农村供销合作社,为农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1958年后,三年*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阴碍了谷罗山乡经济的发展,人平经济收入不足20元。60年代调整时期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农民有了自己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集市贸易也开放了,加快了谷乡经济的发展。1978年修建了谷罗山信用合作社,新修了谷罗山供销合作社,为繁荣经济打下了基础。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原有集体田地、山林均承包到户经营,期限15年,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乡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不但有了自己的口粮,而且还有余粮出售。改革开放后,谷罗山乡还办起了乡镇企业,相继出现了裁缝店,肉食加工厂等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也发展迅猛,有加工厂、百货店、饮食店、砖瓦厂等,二三产业发展较快,2005年全乡共有村办企业3家,个体企业85家,总产值达百万元。农业以稻穀、玉米、洋芋、红薯为主,总产值达8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866元。粮食总产量1402吨。养殖业迅猛发展,鸡、猪的养殖初具规模,基本达到“人平一头猪”。每年外调牲猪2000多头。还有农民谭小周搞起了野生动物野猪的特种养殖,成为全县有名的养殖大户。近年来,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了农作物的品种,实行稻穀双两大栽培和玉米定向育苗移栽等新技术,使农民的粮食产量有一个稳定的提高。全乡形成了以柑桔为主要产品的经济作物,有基地500亩。
教育
谷罗山的教育文化源于民国初期,当时有由官办的保学和私办的私塾,校舍为宗祠和农舍,1945年,现已退休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谭博文就在此求学,读完国小全程。解放后,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发展。1950年,建立谷罗山乡中心国小,校址设在刘氏祠堂,第一任校长由向宏图担任,当时有学生30多人。1961年学校迁址,新修木屋5间,扩大面积,容纳学生近百人,在国家的重视之下,村级国小也日益发展起来,到70年代全乡已形成村村有国小,中心有完小的教育布局,1980年,谷罗山乡中心国小升级为高级中学,办起了高中教育,时任校长向贤为,三年后又撤消为中心国小至今。1988年修起了一幢三层教学楼。1998年一河特大洪水,谷罗山惨遭蹂躏,此时的学校被沖得面目全非,连教学楼木屋被洪水全部沖走。老师学生大部分只有呆在帐篷里上课,在校长谭贤鄂的努力下,该校迎来了苏州大学的全力资助,共捐资40万元修建了一幢教学办公综合楼。村级国小也在扶贫的支持下修建好,全乡现有村级国小5所。2001年,在学校的多方筹资努力下,投资70多万元修建了一幢教职工宿舍。校园建设步入了先进行列,多年被县里评为校园建设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现有教职工40多名,学生350多人。二十多年来,从这里启蒙走出去的大学生近百人,其中有博士2人,本科13名。
科技
该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的各类人才。此外,乡里重视科技教育,科技发明,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一位叫黄礼儒的能人,善诗能文,1901年就改用木轴齿轮传动新式马拉磨,为当地首创,1930年发明水力驱动轮式磨坊。1936年研製成脚踏式24支头纺纱机。1939年试製成功反应节令时辰的日晷,送与县府,给予嘉奖,传为佳话。
民家艺术
罗峪还有古朴的民间艺术,其内容非富,形式多样,有傩愿戏、花灯戏、汉戏、佛戏等,其中傩愿戏盛行,还有戏班,以莫德令、田芳前、刘振球等领头的十几人专为人民还愿唱戏。这些民族瑰宝得到了进一步弘扬,现在还有他们的徒弟在为人民还愿唱戏,人民现以其为时尚。岁月悠悠,如阙如歌,谷罗山几经变迁,饱历沧桑,欣逢盛世,百姓安康,太平永享,谷罗山正以崭新的容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民间资源
周家堡村距谷罗山乡2公里,在交通方便,在1985年村在谷罗山乡是第一个村通电的村,周家堡村有具体经济山林5000亩。毁于一段现在是一个光秃秃的,大自然馈赠天桥一座(方言自生桥),大小溶洞5个,有叶叶岩、眨口洞、连二洞、仙人洞,这些洞内天然奇观不比张家界武陵源的九天洞差洞内面积越5000平米左右,是很好的旅行开发景点,洞内上年温度在25度,冬暖夏凉,在距谷罗山越1公里牛洞口进入牛鼻子往上走,可以称的上小三峡,上面有白龙泉瀑布。
桑植谷罗山乡发展油茶786亩
谷罗山是桑植的贫困乡,但全乡林业资源十分丰富,老百姓一直是守着金饭碗讨饭吃。从2007年开始,该乡回响国家号召,发展低碳、绿色、环保经济,因地制宜,加快成果转化,通过以点带面,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产业。 该乡以实施退耕还林及科技示範项目建设为着力点,配合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扶助农民自我调整,发展产业化经营。同时,该乡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山区林果业的科技含量,追求效益最大化。近年来该乡已举办相关的科技培训10余次,培训林农骨干10余人,印发各类技术资料400余份。为了提高茶农的栽培技术,该乡在今年10月份还举办了油茶栽植技术培训班,聘请有关专家为茶农详细讲解油茶树栽培技术,40余名茶农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