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hmod():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in /datas/wwwroot/jiajiahui/core/libraries/classes/template_cache.class.php on line 56
刘宝善(药用植物学家) - 生活常识网

刘宝善(药用植物学家)

刘宝善(药用植物学家)

刘宝善在校任教时曾得到当时也在清华任教的美国摩纳尔大学生物系教授克腊生氏的指导,使他在生物实验技术和标本的採集方法上获得了较高的造诣。刘宝善非常重视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积累的医药遗产。

基本介绍

中文名:刘宝善国籍:中国民族:汉职业:药用植物学家代表作品:《药用生物学》

简介

刘宝善在校任教时曾得到当时也在清华任教的美国摩纳尔大学生物系教授克腊生氏的指导,使他在生物实验技术和标本的採集方法上获得了较高的造诣。刘宝善非常重视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积累的医药遗产。他认为有许多药用植物没有被大家所认识和利用,而中国药用植物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果善加利用,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很早就立下了志愿,要以自己拥有的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用来开拓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这个学术园地,为保障民族健康,提高民族体质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后来能成为我国着名的药用植物学家,是早年立下了宏愿,加上毕生努力的结果。
刘宝善(药用植物学家)着作

经历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他来到战时首都重庆。为了培养药学人材,以应战时的紧急需要,他积极参与了筹建歌乐山国立药专的工作。当时教授的生活十分清苦,办学的条件又很差,*所能拨发的经费又极有限,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办成一所较具规模的高等学校,可谓难上加难。但刘宝善并不围困难而退缩,他日以继夜地工作,终于在他助参与之下,把学校开办了。这时,他一面担负筹建学校的行政方面的工作,一面广泛涉猎和研究了中医药的经典着作,探讨先辈们在这门科学中的成就和不足,还为学生讲授药用植物学。当他发现川常山和常山绿叶的药用价值以后,广泛採集并用人工栽种,此对它的形态解剖及生态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时他还兼任了国立*大学分校的主任。其时学校刚从南京迁来重庆,各方面的工作都还没有走上轨道,这些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是极为不利的。为了使学校很快能由搬迁后的混乱局面走上正规化,刘宝善为此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1945年8月,在抗战胜利前夕,刘宝善以访问教授的身份由教育部派往英国诺丁汉大学,与该校药学系主任国际着名生药学家屈礼士氏共同研究“气孔指数”、脉间区等,为植物分类学和生药鉴定创立了新的方法,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生药学论文,得到国际间的好评。1947年,刘宝善归国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的邀请,任该校理学院药学系生药学教授,为药学系募集生药标本和精密仪器做了不少工作。他在教学之余,还对杭州一带栽种的18种中药的生药鉴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製作了将近一千多种药物标本,精心加以分类。1949年,杭州解放,中国*和人民*对中医和中药所採取的政策,使刘宝善深为感动。他预料到真正能够施展自己的专长,为祖国的医药宝库添砖加瓦的时代已经来到,因此他更加积极地工作,把全部精力贡献于药学系,一心想要把该系办成有自己特色的一个科系。从1951年起,他被聘为药学系的主任。这时他虽已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他还为开展药学会杭州分会的工作,化去了不少时间。他的这种工作态度,当时和他共过事的人,是没有一个不佩服的。他象所有的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他是从*的政策精神中体会到党的伟大的,于是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无私地奉献给人民。1952年,*人民*高教部对全国高等院校实行调整。刘宝善奉调到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学系,任生药室主任。在他的全面规划下,全室同志一起运用生药学的系统知识,对中药作了整理,特别在科学化和规範化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研究出一种名叫“七宝饮”治疗疟疾的药物。他们热情地面向部队,积极地为基层服务,部队战士们都把他们看作是自己队伍中的一员。 在“*”中,刘宝善也象所有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遭到了种种迫害,受过不少折磨。被下放回无锡。这时他已年逾古稀,他虽然*中止了他的科学研究,但他充满信心,相信有一天政治会清明,他仍可能回到科研岗位上去,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继续钻研中医药理论。1983中,他因年高离休。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医药科学事业的发展,乎日热情地接受来自各方的谘询,还主动地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每天坚持书写达六小时以上。还写了几十万字的“随想”和“回忆”。在耄耋之年,完成如此巨大的写作任务,如果没有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没有对科学的高度热情,没有对工作的高度毅力,是不能想像的。刘宝善在他的一生中,很注重对青中科技人员的培养。他对年青一代工作上关怀备至,技术上循循诱导,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药学工作者。其中不少已成为着名的专家、学者。1988中5月,刘宝善因病医治无效,病逝北京,终年93岁。终刘宝善的一生,他是达到了以中西医药融合为己任的治学目标。

着作

先后编着了《药用生物学》、《医药植物学》、《药用植物的栽培和套用》;完成了40万字的《祖国医药和西药合刍议》;翻译了200多万字的《经济植物辞典》。

贡献

1960年,刘宝善到放射医学研究所担负起攻克放射病的难关,对多种中药反覆筛选、鉴定,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病方案。他研究的止血,抗癌麻醉药物,都得到了临床验证。他的“棉油节育理论”引发了世界各国棉酚避孕的广泛研究,取得实际套用效果。1955年,*华东局血防局倡导用中药治疗“瘟神”血吸虫,刘宝善在血防局的统一规划下参与这项工作。他遵照“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自古成功在尝试”的道理,选择了多种菊料植物,与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从生药的鉴定和栽培,到提取有效成分,再到药理临床试验,一步一步切切实实地做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同时,他对中药驱避剂,某些中药的化学成分,及数十种生药抗癌作用的定量研究,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后来,在他的领导下,常用军用毒剂中毒的中药过筛和中药实验治疗,以及某些中药的药理作用的研究也都有显着的成绩。他为这一科学事业奉献的心血和汗水,是无可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