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乔园
泰州乔园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称淮水以东第一园。地处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位于海陵北路六十八号。前身为明代陈鸢旧居,万曆年间其孙太僕少卿陈应芳倚宅建园,取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句意,取名“日涉园”。清康熙初年转归田氏,雍正年间园归高凤翥,易名三峰园,鹹丰九年吴文锡购得此园,更名蛰园,旋入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名下,因称乔园,延谓至今。名列《中国园林鉴赏辞典》和《中华名园大观》。现由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管委会乔园管理处经营管理。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乔园地理位置:江苏省泰州市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开放时间:全天景点级别:省级重点历史沿革
明万曆年间,太僕少卿陈应芳年高归泰,倚祖屋建日涉园,在园中整理文札,着有《日涉园笔记》等。清康熙初年,园归田氏。雍正年间为高凤翥所有,嘉庆年间高凤翥多方购得石笋三支置于园内,因将园名改为“三峰园”,时有皆绿山房、数鱼亭、囊云洞、山响草堂、绠汲堂、松吹阁、因巢亭、二分竹屋、午韵轩、来青阁、莱庆堂、蕉雨轩、文桂舫和石林别径等十四景,并占有大片住宅。鹹丰九年,吴文锡买下三峰园并进行修缮,以“荒园藏身有所”,将三峰园更名“蛰园”。其将买园、造园的过程记于《蛰园记》,并绘有《三峰七老图》。蛰园相比全盛时的三峰园已有所缩减,但东部庭园基本承袭了三峰园时的模样,只对各个建筑物的命名做了较大的调整。其中,“山响草堂”改为“三峰草堂”,“来青阁”改叫“一览忘尘”,“绠汲堂”改称“退一步想”,“数鱼亭”改为“疏影亭”,从中可见吴文锡较深的文学修养与恬退隐逸的心态。然而,这些建筑物的命名只存在了几年时间。鹹丰年间太平军占领扬州,两淮盐政机构从扬州迁来泰州。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将吴文锡“蛰园”买下,将园内诸景名称全部改回“三峰园”时的称呼。乔松年后又历任布政使、巡抚,为历代园主中官位最高,权势最盛者,这一时期的乔园名声最广,乔园成为园林最终的称谓。
社会评价
一九四九年,乔园收归国有,其园林及宅第被改建为*招待所。*主席到苏北巡视时曾在此小憩。一九五六年三月梅兰芳先生来泰祭祖时下榻于此。中国园林建筑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生前与喻维国先生实地考察泰州乔园后认为,这是“苏北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在古典园林的研究上,不失为一地区的实例”,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一九七七年十一月,陈教授在江苏《文博通讯》上发表《泰州乔园》一文,后来该文被收入《中国园林志》和《中国园林辞典》。
建筑特色
概述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周庠曾绘“三峰园四面景图”及其题记等,详尽记录下乔园繁盛时期的景物。园归乔松年时,虽不比“三峰园”盛景,但山石,树木均是前代之物,看起来更为古拙,乔松年如此评价乔园:“小园虽陋,而嘉树可誉,青土苍官,胜于绮阁雕萝多矣。”一九九零年,泰州乔园依周庠“三峰园景图”落架大修,基本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貌。二零零六年,泰州市*启动乔园扩建工程。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再现其鼎盛期的十四处景点,并增加次景区、衬景区和宅院区,园林面积由一千五百平方米扩大到一点二万平方米,二零一零年二月七日正式开放。
扩建前占地一千五百平方米,布局小巧、紧凑。园内石谷林泉呼应成趣,楼阁轩亭相映生辉,花草松竹点缀其间,层次分明。园以山响草堂为中心,南部凿池叠山以成主景,北部辟有庭园。草堂前,池水蜿蜒,山石环抱。水池上架一环洞小桥,过桥入洞,可领略曲径通幽之趣。在花神阁遗址前的山峰间,有一株古桧柏,树形苍劲,外观颇具古意。山巅东边是半亭,西幽谷上为数鱼亭。草堂后有绠汲堂、松吹阁等建筑。陈从周先生生前对此庭园评价为“厅事居北,水池横中,假山对峙,洞曲藏岩,石樑卧波等,用极简单的数物组合成之,不落常套,光景自新。”游客及市民“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扩建后扩建后的泰州乔园,正门悬挂陈从周题“淮左第一园”、“吴陵胜景”匾额各一块。园景分为东、西两部分。核心景区保留原园整体风貌,有山响草堂、因巢亭、绠汲堂、松吹阁等厅堂楼阁。次景区在园内西部,有来青阁、皆绿山房、蕉雨轩、午韵轩、石林别径、二分竹屋等景点,和核心景区以院落相隔,通过来青阁连线两大组团。其中西部庭园与住宅部分相连,起过渡作用,东部庭园以山响草堂为布局中心,草堂其前凿池叠山并正对“三峰”构成主景。后部隔一小园,绠汲堂居高正对三响草堂,方正、严整,又别具曲笔。
景联赏析
数鱼亭游人置身亭中,俯视岭下水池,游鱼历历可数。亭身六面砖雕,南面为鲤鱼,其他五面为金鱼,寓意“金玉满堂,年年有余”。囊云洞下堆湖石,上砌砖墙,曲折蜿蜒。沿着隧道几经转折,尽头往左转弯,高大宽敞,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山响草堂碧涵一水晴烟润;翠拥三峰宿雨收。
桂平撰,李啸书。草堂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屋面翘角既不象北方地区那样平缓,又不象南方地区那幺高昂,是一种南北建筑的交汇,为泰州园林建筑的代表作。楹联化用朱熹的诗句“一水方碧涵,千林已变红”形容山响草堂的景色,可谓恰到好处,阅后令人浮想联翩。绠汲堂堂砌在高台之上,地势高敞,气势不凡。建筑翘角飞檐,迴廊漏窗,海棠屋脊,轻巧优美。昔日曾有一口水井,水质甘洌可饮。松吹阁涛声传古润;山月照明堂。松吹阁,后园中最高的一座楼阁,阁高三层,地势高敞,人立阁间,可见阁前山响草堂及假山。这里的涛声,是指松涛之声。明堂,指的是山响草堂。因巢亭一九五六年梅兰芳先生来泰祭祖及慰问演出,下榻此亭,园中至今保留有“梅兰芳下榻处”。二分竹屋屋体周身全用毛竹加工製成,设计非常巧妙,削竹条为墙,破半竹为瓦,锯竹筒饰窗,拼竹件为门,给人一种强力的视觉冲击感,就像一个放大的竹製品。来青阁草色浸帘缘宿雨;春风拂槛喜新晴。程越华撰,尉天池书。来青阁三层,登高望远,园内景点尽收眼底。上联化用唐代诗豪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之句,下联化用大诗人李白《清平调》“春风拂槛露华浓”诗句,用典贴切又不着痕迹。莱庆堂人生不满今常满;世上难逢此竟逢。饮香宅主撰,管峻书。莱庆堂旧为园主宴请宾客的场所,人生常有不满之处,然而在这里却得到满足。世上难逢的好事、佳宾,也在这里相逢。蕉雨轩轩中暮听芭蕉雨;池畔朝吹杨柳风。暮听芭蕉雨,朝吹杨柳风,皆蕉雨轩所见实景。轩侧正对一株百年石榴,状如五指,寓意“五子登科,五福临门”。文桂舫文思如潮堪折桂;兰舟拍浪快临风。仿船形建筑,船头定泊在怡心池中,船楼设在岸边,站在船仓和船头,可欣赏池中水景。对面假山瀑布,潺潺流水,池中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让人感受自然的湖光山色。“文桂之舫”楹联体现文士一帆风顺,于折桂后乘画船,临风破浪的愉悦心情。
花木配置
乔园历代园主注重景点花木的配置,二分竹屋、皆绿山房、松吹阁、因巢亭、蕉雨轩、文桂舫等建筑物的命名多与植物有关。其中核心景区以乔木为主,重点突出古桧柏;松吹阁、因巢亭等高阁旁多辅以高松,梅林;山坳后隐藏竹、屋,庭前后栽腊梅丛桂,轩周围以牡丹、芭蕉,适应四季景色的变化。在意境上以幽雅清淡着眼,如芭蕉分绿,疏筠横窗,天竹腊梅,苍松古柏,交枝成图,相掩生趣(陈从周语)。四时花草不断,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