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鹦鹉怎么分公母呢 饲养鹦鹉须知道的事

问题描述:

虎皮鹦鹉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后来经过人工培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笼养鸟。全国都有饲养,我国是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的。它的鸣叫声虽不悦耳动听,但羽毛十分艳丽...

虎皮鹦鹉怎么分公母呢 饲养鹦鹉须知道的事

分辨方法
雌雄分辨(一)虎皮幼鸟公母分辨方法 : 虎皮鹦鹉公鸟:蜡膜基本成粉红色。适用于一个月出窝后的幼鸟(因为小鸟早期鼻膜充血不好判断)  母鸟:鼻孔周围呈现白色,偶尔也有粉红不过非常浅。
(二)虎皮亚成年鸟公母分辨方法:  公鸟:根据不同品种,一般蜡膜颜色是蓝色,隐派公鸟和双基因显派公是粉红色的,终生桃红,带点紫色。  母鸟:鼻孔周围为白色 外边是非常淡的蓝色或者蜡膜为白色
(三)虎皮成鸟公母分辨方法:  公鸟:根据不同品种 一般蜡膜颜色是蓝色,隐派公鸟和双基因显派公式粉红色的,终生桃红,带点紫色。  母鸟: 有的蜡膜是白色 (可能是发情期退潮期,一些母鸟则是未到发情期)有的蜡膜皱皱巴巴 呈现茶褐色(那表示母鸟处于发情期)
雌雄分辨
虎皮鹦鹉分辨雌雄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鼻部的蜡膜颜色,不同性别、年龄的雌雄虎皮蜡膜颜色是不一样的。
老幼分辨
虎皮鹦鹉的平均寿命在7~10年,如果精心饲养会更长。
幼鸟的额头上分布有大量的斑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却,直至成年时全部褪完。头部会有一块纯色区域(绿色系和黄色系的为黄色,蓝,白,灰为白色)。老鸟该区域的羽毛杂乱。
幼年期的鸟眼睛为全黑,看上去十分可爱,成年后会逐渐出现白眼圈。
幼鸟的喙为蜡黄色,并在尖端有黑色(大部分鸟),成年后逐渐变为灰褐色,不过派特类嘴壳终生橘红。刚成年的鸟也许仍是蜡黄色,但成年过后一段时间就会变色,有些则一旦成年就变色
幼鸟的脚及其稚嫩,一般为粉红色,刚成年的颜色变化不大,但一段时间后变化相当明显,脚爪变得粗糙,也不会像幼鸟那样肉肉的,颜色变成类似蓝墨色。【误区】并不是所有的公鸟都会变成这种颜色,有的是灰色。
幼鸟眼睛明亮,老鸟眼睛边会有眼袋。
幼鸟羽毛整齐,老鸟羽毛蓬松、肥胖。
幼鸟活泼淘气,老鸟动作缓慢。

疾病防治 虎皮鹦鹉身上的羽虱很多,必须注意消灭。虎皮鹦鹉还受吸血虫的危害。巢箱往往是产生吸血虫的大本营。每次孵窝完毕,要马上用开水烫一遍巢箱,再在箱内涂上对鸟无害的杀虫药BGP水溶液,保持清洁干燥,预防寄生虫。

虎皮鹦鹉怎么分公母呢 饲养鹦鹉须知道的事

驯养
在大洋中的殖民地,英国人最早开始饲养虎皮鹦鹉。1840年英国的博物学家约翰·高尔德把虎皮鹦鹉带入英国,不久大批虎皮鹦鹉进入英国,并出现了大型的鹦鹉集市。由于虎皮鹦鹉繁殖能力强,各种新羽色品种的出现更增加了人们的兴趣,至今仍是人们热衷的宠物。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体形较野生种大,寿命也较长。野生种一般寿命7-8年,人工饲养种可达12年,更有甚者能活20多年。
虎皮鹦鹉在驯养早期可以模仿人说话,许多记录都表明它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于2012年,在日本有一个人饲养的虎皮鹦鹉逃逸,由于它能念出自己的名字及家里的地址,最终被送回主人手上。据主人所说由于以前也走失过鹦鹉因此曾故意教它讲自己的名字跟地址。
注意事项
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鹦鹉,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
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
在南方饲养虎皮鹦鹉,四季都可繁殖,但是如果夏季温度过高,还是建议不要让亲鸟抱窝。野生鹦鹉它们的巢穴选在枯树上,咬出个巢繁殖后代,鹦鹉用的是暗巢人工饲养条件下,暗巢当然越暗越好啦。鸟在巢最暗的地方产蛋,孵化时越暗鸟才没那么容易受惊,繁殖成功率就高啦。鸟一受惊就乱踩的,鸟窝设计不够高会出现踩蛋或踩到小鸟情况容易踩死小鸟,不够宽鸟会出现咬箱子,也就是筑巢行为。筑巢行为一直保留到今天,有条件的饲养者仍可提供大小适宜的木头,供鸟自行筑巢,横竖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