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让快乐治愈“心理感冒”
入秋以来,前往各大医院心理门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心理专家表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秋季气候的变化,都会对人体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秋天,一些人会徒生凄凉、苦闷之感,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引发秋季“心理感冒”。
秋季为何多发“心理感冒”
秋季阳光照射减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心理专家分析,人大脑里的松果体对阳光十分敏感,当太阳光强烈时,松果体受到阳光的抑制,分泌出的激素少;反之,当阳光强度降低时,松果体兴奋,分泌出的激素就多。而这种激素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含量的“本领”,当它分泌多时,人体内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在血中的浓度降低,这两种能唤起细胞兴奋的激素减少,使得细胞兴奋性降低,变得不活跃,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情绪低沉,总感觉疲惫。
另外,秋季气候干燥,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加之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人们处于这种环境中,有的人心中就会产生凄凉、苦闷的感受。
自我调适不可少
既然秋天情绪低沉是自然气候影响人体所致,那么,主动增加生活中的乐趣才是明智之举。专家建议:
当你看到凄凉的景色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当你心情消沉时,可做些自己喜爱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如养花、看书、郊游、整理房间等,也可以与他人谈心聊天,或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思想*地飞翔,这样就把忧虑搁置起来。当忧虑袭来时,反复做深呼吸和握拳放松训练,也会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如果得了抑郁症或焦虑症也不要担心,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来解决。
“心理感冒”调解法:
“阳光疗法”调情绪
秋季日照时间缩短是造成人们心理变化的一大因素,因此加强日照和光照是快乐起来的第一要领。
专家提醒,增加光照可以抑制大脑松果体腺的褪黑激素的分泌,防止抑郁情绪的发生。所以增加室外活动,让阳光直射室内,加大室内光照明度,均可令情绪改善,获得良好效果。
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应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
户外锻炼怡身心
加强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改善心理状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不仅可以接受阳光的沐浴,还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对神经系统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给人一种充实、安宁的感觉。
饮食吃出“好心情”
当天气变冷时,若人体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缺乏,既影响抗寒力,又影响大脑功能和情绪。因此,入秋后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多吃水果、蔬菜、大豆类和巧克力等食品。
香蕉被誉为“快乐食品”,因为其中富含一种称为“好心情”的复合胺。另外,富含钾、镁以及铁等元素的食品,如南瓜子或葵花子等,可以改善忧郁症患者的心情。适当增加一些绿茶、咖啡、巧克力等富含苯乙胺和咖啡因的饮食,也可改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