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郑维山拍案战金城 杀头也要打这仗

1951年2月,郑维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同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民率部出国,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先后参加第五次战役、铁原开城防御战、指挥了开城保卫战等战役。挫败美、李联军的夏、秋季反攻和细菌战、绞杀战等多次攻势,重创英军二十九旅,全歼比利时营。他领导的部队,全歼南朝鲜首都警卫团“白虎团”,在朝鲜战场西部三八线附近板门店以北地区与敌形成对峙,使西部战线逐步稳定下来。

1952年夏,美国妄图以占领的朝鲜战场东线金城向北突入的有利地形为依托,以东西海岸登陆作战相配合,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妄图将中、西部战线北移。为粉碎美韩军队阴谋,志愿军首长决心,除做好东西海岸反登陆作战准备外,重点加强对金城地区的防御。在这种情况下,经*军委*主席批准,郑维山由西线调往东线第二十兵团代理司令员,全面负责东线与中段结合部的金城地区正面的防务。

朝鲜的初夏,正值淫雨季节。一个细雨的日子,郑维山离别西线,乘吉普车去东线。一路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战士正在紧张地构筑工事,一条条崭新的坑道和野战工事正出现在我军阵地上。防御纵深和后方的公路也加宽了,交通运输有了改善。公路两旁行走的朝鲜老人、妇女和儿童,一个个神态自如,显得沉着、镇静、乐观。所有这一切,较之战争初期显然有了巨大的变化!

兵团领导机关驻地,坐落在淮阳西北的一个树木葱郁的山沟里,地形隐蔽,沟口就是公路,交通还算方便。郑维山抵达时,已是夜里十点多了。张南生政委、肖文玖参谋长和机关的其他领导同志热情地安排郑维山住进一个很好的掩蔽部内,畅谈到深夜才离去。第二天,张政委、肖参谋长给郑维山介绍了兵团的情况。第二十兵团所属第十二军、第六十七军、第六十八军是1951年夏天入朝的,分两个梯次部署在金城突出部的顶端和以东地区正面约二十五公里地段上,前沿和纵深多是些低平的丘陵山头,高度一般在海拔四五百米左右。而对面美、韩军所占的金城突出部多是海拔九百米以上的高山,且山势陡峭,居高临下,晴天可俯视第二十兵团纵深十余公里,经常实施炮火*和袭扰,威胁第二十兵团的行动。

在郑维山到来之前,部队曾进行过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努力,防御阵地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没有摆脱被动的局面。郑维山了解到,第二十兵团入朝接防时,正值敌人夏季攻势,部队边接防边战斗,打得英勇顽强,稳住了阵地。接着,敌人又集中五六个师,向兵团正面大举进攻,这就是所谓秋季攻势。部队在没有坚固筑城的情况下,英勇奋战,终于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郑维山还得知,敌人在进攻中,占去了我们一些阵地,突入最深的达九公里,使我北汉江两岸形成了一个向内凹的弧形。轿岩山、月峰山、883郾7高地和949郾2高地等有利阵地,均被敌控制,我军阵地除鱼隐山外,都较敌阵地为低,有的就趴在敌所占高地的山腿上。指战员们对这种情况深感忧虑,迫切希望迅速改变这种不利态势。

这位黑瘦精悍的司令冒着敌人的炮火,很快转遍了第二十兵团的阵地,同师团*及部分基层*、战士进行了广泛交谈,对一线部队的阵地构成,兵力部署和生活设施,及道路交通,和当面敌兵力部署活动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

郑维山首先来到第十二军防御地域。该军位于北汉江以西的金城地区,对面之敌以轿岩山为屏障,居高临下,对我威胁颇大。接着郑维山又来到北汉江以东至文登里的第六十八军防御地域,这里左翼有高达1277米的鱼隐山,像巨人似的俯瞰着敌人阵地,对我非常有利。右翼则恰恰相反,敌人占据883郾7高地和949郾2高地,都比我阵地高,而且很突出,对我非常不利。当时朝鲜战场虽无大仗,小仗还是不断的,特别是敌飞机和炮火,经常对我实施*和压制。为了真正做到胸中有数,郑维山利用敌炮火间隙,把前沿主要阵地都看了一遍,并和大部分师、团指挥员及部分基层指挥员、部分战士见了面,谈了话。从看到和听到的大量事实,郑维山进一步感到,1951年,敌人在秋季攻势中,虽然夺去了我部分阵地,但他们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即使是这样,我们的指战员也还是不满足,总觉得丢了阵地太窝气,总想在防御中消灭更多的敌人。前一段在阵地防御中,虽然积极开展小部队活动和狙击手运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采取更积极的办法打击敌人,改善阵地,还是大有可为的。坚守防御主动局面的实现,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坚守防御呢?郑维山觉得,除了要树立积极防御的作战指导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工事搞得很坚固,真正使我们的阵地成为能藏能打,能守能攻的钢铁堡垒;再就是要有较好的后勤保障,要储备必要的弹药和物资,要改善纵深和后方的交通运输等等。同时还要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反击,开展小部队和群众性的歼敌活动,千方百计地争取主动,把前沿斗争的焦点推到郑维山(中)与兵团司令杨得志,政治委员*民指挥五次战役,组织部队突破临津江敌阵地上去。

回到兵团机关,郑维山把有关情况和想法同其他领导同志做了交流,他们很同意这些看法。

8月初,郑维山召开师以上*参加的兵团作战会议,提出了“积极防御,改善阵地,创造条件,适时反击,分段作战,夺取金城”的总体目标。根据这一目标,他提出分三步走的作战计划:第一步,坚守防御,粉碎敌大规模进攻,完善稳固既得阵地。第二步,依托阵地,积极适时反击,并特别强调:在敌我相持阶段,各部队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冲上临津江对岸部队在现有基础上,加强阵地建设,尽快形成以坑道为骨干,与堑壕相连接,大纵深的防御体系,并加强物质储备,确实做到能打能藏。尔后采取各种积极手段,通过充分准备的战术反击,把战斗推向敌人阵地,使敌人始终处于紧张戒备状态。反击作战从攻占敌班、排阵地打起,逐步升级,摸清敌情地形,锻炼提高部队,向攻占敌营团目标过渡,为大反攻夺取金城地区做准备。第三步,一旦条件成熟,战机出现,即举行金城战役,夺取突出部,将停战线东西拉直。郑维山还就当前战场可能出现的三种大的情况及处置方法提出了预定方案:一、在敌大举进攻情况下,一线团队坚守阵地,纵深炮火支援,步炮协同,依托要点,大量杀伤消耗敌人,为二线梯队反击创造条件。尔后,经反复拉锯争夺,二线部队出击,粉碎敌人进攻。二、在敌小股袭扰情况下,应视为送上门的礼物,一线部队依托阵地,适时坚决反击,力求将其全歼,不要满足于把敌打退。三、在敌固守不出的情况下,一线部队要积极组织战术反击,力争在攻势行动中积小胜为大胜,消耗敌力量,挤占敌阵地,改善防御态势,为大反击做准备。郑维山又提出小反击的三种打法:一是速战速撤,“抓一把”就走。即选择有利地形,对无关紧要的目标,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打了就撤。二是利用敌“有失必反”的特点,选择适当目标,攻占后迅速改造地形,留小部队固守,诱敌出笼,集中优势火力,歼敌于暴露运动之中。三是反复争夺,攻克固守。即对双方必争之地,有坚守价值的重要目标,经过严密组织,坚决夺取固守,通过连续抗击,反复争夺,达到巩固防守的目的,以改善我防御阵地。郑维山特别强调,这种小反击作战要以改善防御态势,锻炼部队为目的。每战必须要精心筹划,充分准备,周密组织,务求达成预定目的,做到“不反则已,反必胜、围必歼,攻必克,守必固。决不打无准备、无把握、无便宜的莽撞仗”。

郑维山深知,实现上述设想的关键在于明确树立积极歼敌的思想。因而,他特别强调要积极作战,主动出击。因为,只有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才能巩固与扩大我军阵地,彻底改变敌我防御态势。第二十兵团的这次作战会议,统一了作战思想,明确了目标,区分了任务,制定了计划,为以后金城地区反击作战做了思想准备。

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统一部队的作战思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会后很快掀起了更为高涨的备战热潮。为了把我阵地真正建设好,指战员们昼夜备战,精心经营,把基本阵地和核心工事普遍搞成了“强中强”。与此同时,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选目标,摸敌情,拟方案,练战法,准备战术反击,真是热火朝天,大有要和敌人大战一场的气势。

正在这时,志愿军司令部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配合谈判,决定向敌人发动秋季有限目的的进攻。9月14日,志愿军司越过北汉江越过北汉江、组织涟川、铁原防御战斗令部下达反击作战命令。命令规定,在一线部队,每个军可选择三至五个连以下目标,在9月20日至10月20日之间进行攻击,具体时间由各部自行确定,以准备好为原则。这一命令,对于早已准备好的第二十兵团来说如同“借来东风”,命令一下,就立即投入到反击作战中去。

9月20日,第十二军和第六十八军在北汉江两岸同时向敌十三个阵地展开了进攻。由于我同时行动,敌人不能互相支援,因而阵地很快就被我突破了。但敌人并不甘心把阵地丢掉,在我突入其阵地后,便千方百计地拼凑力量进行反扑。我进攻部队依托新占领的阵地,在纵深炮火的有力支援下,奋勇打敌反扑,力求巩固已得阵地。当时,这种反扑和打反扑的争夺是十分激烈的。第十二军在攻占690郾1高地东北无名高地后,自9月下旬至10月17日的32天内,就打敌反扑165次,歼敌三千二百余人。第六十八军在攻占敌572郾4高地后5天内,就曾打退敌六个营兵力,在飞机88架次、坦克18辆及大量炮兵支援下的65次反扑,歼敌近三千人,终于巩固了阵地。接着,第十二军和第六十八军又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了敌十个阵地,打敌反扑199次。战斗进行中,郑维山曾用电话向第十二军曾绍山军长和第六十八军陈坊仁军长询问情况。他们都高兴地回答:“反击完全按预定计划进行,战斗发展顺利,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

1952年11月,经*军委批准,第六十军奉命到第二十兵团。第六十军是志愿军入朝较早的部队之一,在第五次战役中,为掩护友邻转移,被敌主力纠缠,付出较大的代价,伤了元气。军委曾准备调该军一部回国搞生产。郑维山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第六十军是朝鲜战争上唯一一支经过最严峻战火考验的部队,是一块好钢。因而,第六十军一到第二十兵团,郑维山就让他们上了前线,接替了第一线阵地第六十八军的全部防务。郑维山及兵团党委的信任,给了第六十军部队很大鼓舞,广大指战员纷纷上书,表示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战斗任务。部队顺利完成了交接,很快地进入了情况。与此同时,郑维山将原在二线的第六十七军换到一线,接替了另一侧第十二军的防务。

第六十军、第六十七军进入第一线阵地以后,经过郑维山亲自动员,斗志十分旺盛。特别是第六十军,在“打好翻身仗,再铸辉煌”的口号下,积极地在反击战斗中练兵,不断积累经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潜伏反击战斗。从班到排、到连到加强连,先后二十多次,取得了潜伏反击作战成功的经验。同时组织部队开展大规模地修筑工事,改善防御阵地。至1953年4月,第六十军阵地已有坑道1301条,计33.8公里,其中有两条坑道已修到了883郾7高地和949郾2高地向北延伸的山腿上,并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和生活必需品,为金城地区大反击作战做了必要的物资准备。

与此同时,前线各兄弟部队在各自的防御阵地上,对当面之敌也先后展开了激烈的战术反击。整个朝鲜战场,炮声隆隆,此起彼伏。这是我军转入战略防御后首次向敌阵地发动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攻,历时两个月,共歼敌近四万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军阵地。敌人丢盔卸甲,损兵折将,十分狼狈,八个师频繁替换也无济于事,陷入了空前被动的境地。

反击战斗尚未全部结束,胜利的消息就传回到祖国。党*、*军委在祝贺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的电报中,对两个月的战术反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此种作战,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战术重点上,集中我军优势的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和大部歼灭打击;然后在敌向我军举行反击的时机,又在反复作战中予以大量的杀伤;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对于这种打法,用*的话说,是“零敲牛皮糖”。

将军拍案———“错了我负责!杀头杀我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38度线,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然而在1952年的时候,这条线并不直。在金城它拐了一个弯。向北凸出了近十公里。正是在1953年夏季攻势中,郑维山将军率部队把这个弯拉直了。他策划和导演的一场三千多人大潜伏,创造了朝鲜战场上的一个奇迹。

1953年4月,谈判又陷入僵局,美军又弹起让“大炮飞机说话”、“争取军事上胜利”的调子。为了打击敌人在军事上占便宜的妄想,争取美、李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4月20日,志愿军司令部根据*军委指示,下达作战预令,决定发动以打击西线美军为主的夏季反击作战攻势。原定5月30日前完成战役准备,6月1日发起进攻。但是由于第二十兵团已提前做好了准备,志愿军司令部后来根据战场形势改变了原计划,于5月11日下达补充指示:“决定凡对连以下目标的进攻准备完成的部队,即可开始作战。”这时,志愿军司令部通知,郑维山和张南生政委去接受任务。应该说,这是郑维山早已期待的事情。

刚刚到第二十兵团时,他就看到了金城这块突入我方阵地的“楔子”———它宽约二十公里,纵深九公里,且居高临下,如果能见度好的话,他可以将第二十兵团纵深的情况看得很清楚。“这个‘楔子’不拔,仗不好打。”郑维山对随行的参谋说。他认为,要彻底改变被动态势,必须将金城这一突出部夺回来,将金城一段停战线拉直。那样,不仅有利于眼前变被动为主动,更有利于配合停战和谈,有利于停战后朝鲜人民长期坚守……

赶到志愿军司令部,杨得志副司令员简要地交代了整个夏季进攻战役的决心和第二十兵团的任务,接着说:“这次战役很可能是朝鲜战场的压轴戏,党*、*、*军委和彭总非常关心。你们第二十兵团前段反击打得比较好,这段准备工作充分, 希望多听到你们的捷报!”

回到兵团驻地,郑维山下达反击作战命令,5月13日晚,金城地区反击作战第一阶段正式开始。第二十兵团一线之第六十军、第六十七军分别对金城突出部东侧地区,科湖里南山、直木洞、883郾7高地之西北无名高地等韩军连以下目标发起进攻。经三昼夜激战,第六十军攻占敌连排支撑点九个,连续打退敌反扑三十余次,毙伤俘敌一千五百余人。第六十七军第二○一师在科湖里战斗中,一举攻歼敌一个加强连的阵地,打退敌一个排至两个营兵力持续一周的连续反扑,毙伤俘敌一千三百人,受到志愿军总部的通报嘉奖。

这次夏季战术反击作战,郑维山指挥第二十兵团,准备充分,首先打响,且进展顺利,由战役的辅助方向攻击为主,引起了志愿军总部首长的注意。5月16日,志愿军首长遂改变以西线为重点的作战计划,决定:战役“暂不以西线为重点”,“战役不采取统一时间开始,已经开始的第二十兵团对准备好的各点仍继续进行攻击”。

郑维山根据志愿军首长指示精神,抓住战机,于5月20日指挥第二十兵团一线两个军对早已做好进攻准备的敌连以下目标再次发起攻击。“至5月25日,又进行了十六次作战,攻歼了敌人十一个连以下阵地,毙伤俘敌三千五百三十人”。与此同时,中部第九兵团攻下了敌连以下目标三个,歼敌近千人。在第二十兵团和第九兵团的迅猛军事打击下,美方开始在政治上做出让步。5月25日,美方基本上同意了中朝方提出的有关条件。

敌人在政治上的让步,使郑维山更加清楚地看到军事打击的重要作用。同时,美军的让步,也使郑维山预感到反击作战重点,有了向东线转移以打击当面伪军为主的可能性。他似乎看到实施金城大规模反击作战,收复突出部,将停战线拉直的战机。因此,第一阶段战斗结束后,郑维山即与第六十军军长张祖谅、第六十七军军长邱蔚统一了思想,决心连续作战,将战术反击作战规模推向夺取金城突出部计划的实现。

根据郑维山这一决策,第二十兵团部队在5月25日进行补充作战,第六十七军攻占了粟洞山及相毗邻的690郾1高地,歼敌一个连另六个排,并击退敌一个排至五个连41次反扑,共毙伤俘敌1750名。第六十军攻占了949郾2北无名高地和949郾2高地西北山腿和883郾7高地西北山腿,歼敌一个连九个排、四个班、一个连部、一个观察所,并击退敌一个排至两个营的反扑38次,共毙伤俘敌一千六百四十余名。

此时,在西线,由于美军在谈判桌上已做了让步,反击规模缩小,仅对土耳其旅一个连另两个排和英军一个连的阵地进行象征性的攻击,对美军的阵地暂未做攻击。后土耳其军、英军也做了让步,战争几乎要停下来了。

然而,南朝鲜李承晚坚决反对停战,强行扣留中方两万余名战俘,公开叫嚷“要单独干”,“北进鸭绿江”。为打击李承晚集团气焰,6月1日,志愿军首长决定将重点东移,以打击东线伪军为主要对象,把战略上的主攻任务交给了郑维山,并将新入朝的第五十四军、第二十一军调归第二十兵团指挥,同时又将准备加强到西线的志愿军炮兵总预备队两个炮兵团转隶给第二十兵团指挥。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城地区的大规模反击作战战机出现了。于是,郑维山开始运筹帷幄——— 要打好这一仗,就要首先攻占973高地和883郾7高地等敌人前沿阵地的支撑点。然而这又谈何容易!

这几个高地地势高,地形复杂,实在是易守难攻。而防守这几个高地的联合国军有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他们的防线被称为“密苏里防线”———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老家密苏里命名的防线,且经营了三年多……

郑维山的目光停留在第六十军阵地前那片开阔地上,那里长满茂密的灌木和野草。春天他去视察时,曾对军里的负责同志说:“要保护好这一带植被,不允许在志愿军司令部开会间歇敌人下山接近,发现就打。”第六十军组织特等射手,专打敌人的零星人员,只要敌人一靠近就打。现在是用这片地的时候了。他脑子形成了一个颇为大胆的行动计划。

那一天。郑维山召集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第二十兵团的各军的领导,还有第三兵团的司令员许世友,副政委杜义德以及李天佑、王平、杨勇、张国华、李成芳等人。第二十兵团作战室大掩蔽部里坐满了人。

郑维山先分析了当前敌我态势,随后端出了他反复思考过的方案。他说,我们以两个军(第二十一军、第五十四军)作两翼保障,两个军(第六十军、第六十七军)正面突击,一个军(第六十八军)作总预备队,攻取敌当面两个团的阵地,即883.7高地和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座首洞南山)。这三点分别位于金城以东、东南,是敌稳固金城地区防御的三个强点(另一点为轿岩)。打下这三点,等于砍掉敌三条牛腿,使敌金城地区防御失去平衡,有利于我向纵深发展,扩大战果,为第三阶段收复金城地区做准备。“怎么打?敌我双方主阵地相距最多三公里,中间深谷相隔。步兵怎么集结?我看可以把部队提前隐蔽到敌前沿,第二天天黑后发起冲击,当晚完成攻击战斗,争取到四五个小时抢修工事,补充弹药,天亮后就可有效地反击敌人的反扑。至于我们潜伏多少人,我测算了一下,至少要三千人。”

此时,郑维山端坐在作战地图前,一声不响。他在等待潜伏的部队的消息,按他的计算,发起攻击一个半小时,将夺取敌前沿阵地。但两个小时过去了,除了阵地上手榴弹爆炸声此起彼伏,却没有接到第六十军的报告呢。他不由得看了看作战参谋。“六十军!请把你们的进展情况报来!”作战参谋对着电话吼。几次催问,没有结果。

郑维山抓起电话,找军长张祖谅:“怎么搞的?仗才开始就放羊啦!”“情况没有全部报上来,派出搜集情况的参谋还没有回来。”张祖谅说,“我们正在搜集情况,综合后立即上报。”

情况很快报上来了。战况令所有的人,包括志愿军总部首长也感到兴奋———潜伏突击队共用了七十分钟就攻占了预定目标902.8高地、973高地、883.7高地,歼敌二十七团、第二营、第三营和师部搜索连。

此时郑维山开始“激将”,他告诉第六十军军长:“你的对面,是敌人一个军团四个师,还有美一个空军联队,天亮敌人肯定要反扑,告诉部队要做好与敌长时间拼杀的准备,你要顶不住,早说话,兵团二梯队第二○三师和第六十三师配在你后面。”

张祖谅一听,这是什么意思?他抓起电话,一个团一个团地问情况,末了还要加上一句:“郑司令说了,我们要是不行,预备队 随时可接替我们。”

那些师长、团长们谁不明白,拿下上述阵地,基本用的是潜伏的部队。军的预备队和各师预备队都没有用上呢,岂能让兵团二梯队上来!

天亮后,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步兵开始反扑。我军依托既得阵地顽强抗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十多次冲锋。

中午,张祖谅打来电话,直接找郑维山。

郑维山接过电话,就听张祖谅在电话里喊:“郑司令,883.7高地弹药告急,请兵团支援。”

郑维山想也没想,就说:“知道了,我想办法给你送!”他清楚张祖谅不是遇到特别困难是不会求援的。

放下电话,郑维山往前沿阵地看去,那里,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爆炸声不绝于耳。怎么送?靠人背肩挑,解决不了问题。用车辆送,难躲飞机轰炸。郑维山走出掩蔽部,警卫员紧跟着他来到存放弹药的坑道。站在坑道口观察了几分钟,郑维山下达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命令:

他说:“看到没有,敌人这一批飞机拉起转弯,再飞回来要十几分钟。我们在坑道里将弹药装好,十辆车一起冲出坑道,等它飞回来,我们早上去了。”

这一着还真灵。十辆满载弹药的汽车,趁敌机转弯时冲出坑道,直奔883郾7高地。当敌人明白过来时,九辆车已到达安全地带……

当敌人集中力量向第六十军阵地反扑之时,郑维山又向右翼的第六十七军发出一道命令:“你们立即向十字架山发起攻击!火力要猛,动作要快。”

第六十七军的将士们早就等着动手的命令,现在时候到了。座首洞南山(十字架山)顿时枪炮声大作,第六十七军一鼓作气冲上山头,敌第八师第二十一团大部被歼。

第六十七军突然迅猛的攻势,使美军司令官泰勒的指挥部里乱成一团,泰勒匆忙调兵遣将,企图阻止第六十七军扩大战果。他哪里知道,郑维山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

此时,郑维山准备的兵团二梯队两个师分别从东西两侧同时加入战斗,向敌第五师949.2高地和敌第二十师六十二团1089.6阵地同时发起猛烈攻击。

敌第五师招架不住,退至第二道防线,打到15日零时,敌五师的部队开始向南溃逃并炸毁了北汉江上的六座桥梁和大量渡河器材,混乱中不少人掉入江中,丢弃的重型装备随处可见。

……

6月15日晚,郑维山正指挥兵团第二梯队向前推进,实施全部收复金城时,接到志愿军总部和朝鲜人民军联合签发的命令:“敌方已答应我方提出的全部条件,停战谈判全部达成协议,战线将按照双方现已占领的实际控制线重新划定。签署停战协议在即。”

同时,志愿军司令部还指示郑维山,立即派人将我部现已占领的阵地前沿坐标图送往板门店,以便验证界定军事分界线。命令还规定:“从6月16日起,各部队一律停止主动向敌攻击,但对敌向我发动的任何进攻,则应坚决地给以打击。”

历时五天六夜的金城反击作战第二阶段遂告结束。第二十兵团所属部队攻占金城以东及东南地区949.2高地、973高地、902.8高地、883.7高地、1089.6高地、870高地、760高地、938高地和座首洞南山九个要点,攻歼敌两个团的阵地,共毙伤俘敌28382人,收复土地54平方公里。

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却不见了代司令郑维山的影子。后来有人看见,他竟然趴在作战室的桌子上睡着了——五天来他几乎没有合过眼。高度紧张过后,他睡得十分香甜。

郑维山环视了一下开会的人,说:“这不是异想天开,除了我军已做了长期充分的准备外,我看有四个有利条件:一、刚才说到的几个点,敌人认为他强我弱,不会料到我从这里下手,可以出其不意。二、883.7高地陡坡下有一开阔地,在敌人看来,似乎是我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碍。但该地树丛茂密,地表植被完好,我可将部队提前潜伏在这里,战斗打响后,直接发起冲击,减少伤亡,节省体力,在进攻接敌冲击的距离和时间上出其不意。三、第六十军已有两条坑道挖在949.2高地和883.7高地的山腿上,可囤积弹药和二梯队。四、883.7高地与949.2高地与我阵地前沿之间有一片杂木林,可将炮兵临时发射阵地隐蔽于此。这不仅可增加我炮火射程和准确性,而且由于该 区距敌前沿近,不易受到敌纵深炮火的压制,利于发挥我火力。”

郑维山讲完,补充一句:“现在请大家提意见,如果有更好的方案,也请提出来。”

此时,近五十多人的大掩蔽部里鸦雀无声,出现长时间的冷场。

这在郑维山预料之中———要同时攻取敌两个团的阵地,这是朝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近两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大超出了志愿军司令部规定的“攻击目标不超过一个营为原则,最好每个军一次攻歼一至两个排到一至两个连”的范围。其二,在无制空权,技术装备较差的情况下,大白天,三千人大潜伏,现代条件下的战争从无先 例。其三,朝鲜战场是当时全世界都注目的战场,万一打不好,不仅是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而且会影响国家和军队的形象,影响停战谈判的进程。

第六十军军长张祖谅站了起来,他说:“支持兵团的作战方案,坚决执行命令,完成兵团交给的攻占883.7高地、949郾2高地、歼敌一个团的任务。”

他就进攻的方法,使用的兵力、火器,成功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做了客观分析论证,对战斗打响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解决的办法,应变措施一一做了说明。他说:“此次作战,主要是出奇制胜,其主要手段是大潜伏。三千多人在敌人手榴弹能砸到的地方潜伏一夜,敌人连想都不敢想,我们敢想,而且能做到。对于这一问题,自从第六十军接防以来,我们根据郑司令员的指示,进行了探索演练。先后组织对敌连以下目标反击26次,反击达到全歼守敌的目的,其中有21次都采取了大小不同的潜伏手段,班排连营都搞过。时间从几个小时到两昼夜都演习过,全部取得成功,使用兵力敌我对比基本是1∶1到1∶3。也就是说,此次反击,歼敌一个团的目标,我用3500人的兵力,只要潜伏成功,就够了。”

张祖谅的话音刚落,第六十七军军长邱蔚站起来发言。他同意支持兵团的作战方案,坚决要求攻打“十字架山”(座首洞南山),完成歼敌一个团的任务,并就具体作战的方法、措施做了简要说明。

……

自然,郑维山也明显地看出,有人对这个方案的大胆十分吃惊,对这么大规模潜伏是怀疑的。会前有人甚至对他说,新任司令政委都来了,这一仗是不是不要再打了。当时对高级指挥人员进行轮换,第二十兵团将由杨勇出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志愿军总部领导已和郑维山谈过话。

正在这时,作战室的电话响了,志愿军政委、代司令员邓华来电话:“请郑维山同志接电话。”

郑维山接过电话,就听邓华说:“我们考虑了你们的作战计划,我们认为打883.7高地和949.2高地的条件不成熟。我们的意见是不要打,请你们考虑。”

郑维山回答:“我决心已定,错了我负责。”

挂了电话,他一脸严肃地对与会者说:“这一仗一定要打。错了我负责!杀头杀我的!”

张祖谅说:

“我和你共同负责!”

郑维山一拍桌子,说:“不要你负责,你只管打你的,错了,有一个脑袋顶着就够了!”

……

金城战役志愿军共击退敌反扑1000余次,毙伤俘敌7.8万余人,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图为志愿军战士押送金城战役中俘虏的大批南朝鲜军

激战五天五夜后———郑维山在作战室睡着了

会议结束后,郑维山将第一批突击连队的*请到了兵团司令部。“今天请大家来,先慰问你们!把祖国送来的慰问品发给你们,并请你们把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带给每一个战士!”

据当时参加会议的一位老同志回忆:“接过郑司令递上来的糖果,我们就知道这次任务有多么重了。”

接下来是官兵一起研究潜伏时的具体问题———吃饭怎么解决?

按照郑维山的作战部署,志愿军三千余人悄悄潜伏到敌阵地前沿一个昼夜……冲锋号响起,我军如神兵天降,打得敌人溃不成军有人咳嗽怎么办?睡觉打呼噜怎么办?大小便怎么办?蚊叮、虫咬怎么办?如何控制敌人,不让其靠近潜伏区,而又不使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