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的91封情书 彭雪枫将军与林颖的世纪之恋
彭雪枫和林颖,这对抗日烽火中走过来的爱人同志,他们用91封情书,谱写了一曲浪漫的战地爱情。在泗洪县半城,因彭雪枫和林颖在这里结婚,彭雪枫去世后又安葬在这里,林颖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对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对那里的乡亲们有着深厚的感情。”
雪枫墓园位于半城镇西侧,走进墓园,宁静而肃穆。提起彭雪枫和林颖,已在墓园工作多年的樊德军娓娓道来。1941年5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奉命率领部队到淮北地区休整待命。淮北区委负责人刘子久和刘瑞龙,见彭雪枫都34岁了还是单身,便萌生了给他介绍对象的念头。在两人的介绍下,9月4日,彭雪枫鼓起勇气,给以前曾经见过一面的淮宝(今洪泽县)县委妇女部长林颖写了第一封信,“由于子久、瑞龙两同志的美意,使我们得有通信的机会。既然是‘婚姻大事’,必须要格外慎重。正因为如此,我已经慎重了十年。我心中的同志,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我是一个十分平凡的*员,有许多缺点,很需要一位超过同志关系的同志,更多地了解我,才能更多地帮助我。也才能更多地相互帮助。”
就这样,两人鸿雁传书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彭雪枫当时赠了一本《斯大林传》给林颖,并在扉页题词赠言:“我们忠诚坦白之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于党。”
结婚三天各自分头工作
1941年9月24日,彭雪枫、林颖二人在半城结婚。据樊德军介绍,当时两人结婚时,后勤部门准备给彭雪枫更换一床新被子,被彭雪枫知道后,马上退了回去,依然用他在太原做统战工作时一位*人士送他的一床旧被子,这床被子彭雪枫一直用到牺牲。而据新四军老战士王正明之子王卫华回忆,结婚当天下午,两人的“洞房” 里挤满了人,彭雪枫用自己的津贴和稿费买了糖果,热情地招待着同志们,林颖要求结婚后仍回淮宝县委工作。彭雪枫同意,表示决不把她调到武装部队里来。
结婚后第二天,当时四师青年科科长吴起春拿出从鬼子那里缴获来的、彭师长配发给他的德国造120蔡司相机,为彭师长和林颖拍下了一张结婚照。彭雪枫对这张照片十分喜爱,洗了不少张,有老战友来,就赠送一张,吴起春本人也保存了一张。这张照片在2009年首次公开。
婚后第三天,林颖就返回淮宝县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了。从半城到淮宝,仅隔一个洪泽湖,仅十多个小时的水路,可是在蜜月中,这对新婚夫妻谁也没有过湖探望对方。在一封信中,彭雪枫效仿鲁迅称许广平为“广平兄”,称林颖为“玉弟”,他调侃说:“听文学家们说,模仿是不好的。但吾非文学家,正可不必不模仿也。”
91封情书见证真情
在彭雪枫1944年7月29日写给林颖的最后一封信中,他写道:“今年之热为数年来所未有,我们正在会中,殊为煎熬,但近日来较好。暑中你身体如何?念念!”在这封写于淮南的信中,还交流了读书计划,彭雪枫说自己在“会中抽暇”读了《清史演义》、《西汉演义》等书,并询问林颖“前送你之《儿女英雄传》,未知读完否?”
彭雪枫这些信多写于夜深人静之时,在信中,他对林颖的称呼也随着思念的加深不断地变化着,“林颖同志”、“颖”、“楠”、“极为惦念的群”、“时刻思念的琼”等,他自己曾用“红叶”、“枫”、“隆中友人”、“寒霜丹叶”等笔名。1944年9月彭雪枫牺牲后,林颖将他生前写给自己的91封信件全部悉心保存着。
彭雪枫殉国后,林颖一直梦想着能够回到半城为彭雪枫扫墓。1982年春,她的这个多年心愿终于实现了,她带着儿子彭小枫回到了“第二故乡”。她在彭雪枫殉国50周年时回忆当时的情形:“我们去淮北,首先是为雪枫扫墓,这个消息一下子在半城的群众中传开了。乡亲们早就站在雪枫陵园门口等候迎接我们。很多老人含着微笑向我们招手致意。几位老大爷、老大娘挤到我们身边,拉着我们的手,问这问那,表示对我们的思念和关怀。”
《彭雪枫将军家书》结集出版后,林颖在2004年清明节为这本书题了字:“雪枫之灵,民族之魂,至臻至美,浩气长存。”
樊德军清晰记得,林颖最后一次到彭雪枫墓前祭扫,是在2004年彭雪枫殉国六十周年之际,那时老人已年过八旬,她站在彭雪枫将军的墓地前,默默地流下了眼泪,默立了几分钟,献上了花圈。“听说老人近来做了手术,行动不便,出行要靠轮椅了,以后恐怕是没法再来了”,樊德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