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失利后蒋介石感慨 怪我对*关心不够
辽沈战役:蒋介石为人阴暗、城府极深,向来不苟言笑,但每当对人谈起他打天下的大本营黄埔军校,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立时情绪高涨,口若悬河。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蒋介石一共培训了23期黄埔学员,其中一期和四期的毕业学员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吕梦熊,贺衷寒,宋希濂,胡宗南,杜聿明这些一期的良将美才都是在蒋介石的耳提面命下成长起来的。四期优秀人才更多,而且后来大都成了*军界的佼佼者,如和刘伯承齐名“不败将军”的胡琏,鼎鼎有名的张灵甫、潘裕昆、高吉人、刘玉章,都出自四期。
但是在这些所谓的“高徒”中有一个人令蒋介石不能释怀,这个人就是*。*曾经也是黄埔学员,蒋校长的学生,却在后来的战场上让*的部队吃尽了苦头。在辽沈决战前的军政会议上,蒋介石曾扼腕感慨说:“……这个人就是*。我要表扬他,他是黄埔最优秀的将军,因为他把他的学长和教官都打败了。我这个校长失职啊,在黄埔对他关心不够,以致他投奔了*。我对在座诸位很关心,但是却让我非常失望,我很痛心。”
其实,*在黄埔期间与蒋介石有过接触,蒋介石也曾拉拢过*为其效命。只是他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自己的疏忽错失了人才。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成了*的指挥者,他继续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继续国共合作,准备北伐。1925年11月,*右翼召开西山会议,反对联共。前苏联顾问季山嘉和蒋介石关系不和,他竭力拉拢汪精卫反蒋。蒋介石很是烦心,于是前往黄埔散心。
当时,黄埔四期步科的学生正在上战术课,蒋介石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悄悄地坐在了教室后面。课题是以前不久发生的惠州攻坚战为例,要学员分析这次战斗的取胜要素。这一仗恰巧是蒋介石亲自指挥的,他当然对此再熟悉不过,于是兴致盎然,听得津津有味。
学生们轮番上台,口说笔划,滔滔不绝……蒋介石心里哼一声;不置可否。轮到*上台,只见他一脸怯生生的模样,也不多言语,就开始在黑板上画起惠州地形图。他画得很仔细、很投入,城郭民居、地势地表、山川河流,一一标点清楚,就凭这一手,蒋介石已不用往下看了,断定该生是个非常有心的人,他已经把这一课钻研精熟,透彻到如同了解自己的掌纹一样。用兵之道,在于谋定而后动。*凭着对战争精髓独到的理解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悄悄地走出教室,吩咐随行的人,下课后,让*去校长室见他。
这一次谈话,十多年后蒋介石仍记得每一个细节。当年*虽然只是一个学生娃,却是城府森严,惜语如金。在以往与人的谈话中,蒋介石一向是多问少答,始终掌握主动。但与*则难进行,因为*从不多答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谋熟虑,极得体,极中听。蒋介石有一股怪怪的感觉,年轻人本应该血气方刚,朝气蓬勃,很少有像*这样少年老成,这样有心机。凭着直觉,他意识到坐在他面前的乃是难得一见的将才,但却很难驾驭、让人捉摸不透。
师生一问一答,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这时,校长办公室秘书陈立夫敲门而入,报告说,汪党代表精卫也上黄埔了,请蒋校长前往议事。“娘希匹!”蒋介石嘴里愤愤地骂了一句。自从廖仲恺死后,汪精卫便接任了军校党代表职,又把手插到黄埔来了,很明显是想挤进蒋介石的*范围。这让蒋介石很恼火。但当时汪精卫毕竟是广东*的一把手,他还得忍住气与之虚与委蛇。正在气头上的蒋介石调转身气呼呼而去,却忘了与*打声招呼。*的自尊心极强,他觉得这个校长太善变,也没有真正地看重自己。刚才还说着鼓励他,要提拔他的话,现在却一下子变了脸,居然不打招呼就走了,把自己冷在一旁,*深感受辱,对此事耿耿于怀。*与蒋介石初次见面便以这样的方式不欢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