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口锐减之谜 从5000万下降到800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一个历史规律。不管是朝代更替之间,还是朝代统治时期内,战争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小战争,几乎都对人口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在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等战役直接造成数十万士兵的阵亡。至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同样爆发了不计其数的战役。

在东汉时期,人口一度达到了6000万上下,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但是,到了公元157年以后,东汉的人口数量下降到5600万左右。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加上之后的董卓等军阀混战,东汉人口的下降如同是在坐过山车。公元208年,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爆发,这场集中曹操、孙权、刘备三大*的战役,同样加快了三国时期的人口下降速度。

在赤壁之战后,三大*依然没有闲着。对于曹操来说,清缴西凉等反叛*。对于刘备来说,占领益州,向北进攻汉中,并继续和曹操一方交战。而孙权一方则在荆州问题上和刘备爆发冲突,并偷袭关羽后,孙刘两家爆发了三国最后一大战役——夷陵之战。在这场几乎葬送蜀汉精锐士兵的战役后,三国尽管依然战争不断,不过算是步入到三大*都追求稳定发展的历史阶段。

在人口上,按照杜佑《通典》里给出的数据,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人口在90—95万左右。在魏国派兵攻占蜀汉后,两个国家的人口累计到530—540万左右。同时,吴国的人口则在230—250万之间。那么,就三国中期之后,其统计的人口之和还不到800万。由此,从东汉末年的5000万人口,到三国中后期的800万,战争成为导致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除了战争之外,水灾、饥荒、瘟疫等也是导致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比如在东汉末期,北方的旱灾造成人口向南迁移。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同样影响到百姓的安居。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那就是古代地主等对人口数量进行了瞒报。自商鞅变法后,“人头税”成为国家税赋的重要一项。对于东汉朝廷,如果朝廷对地方控制力比较强的时期,地主、豪强等还不敢瞒报人口。但是,随着战乱等原因,东汉朝廷日渐傀儡,为了减少上缴的税赋,地主、豪强自然愿意瞒报和少报人口。此外,加上部分人口为了躲避战乱向山林等偏僻地区搬迁等,给统计带来不便。凡此种种,导致三国魏蜀吴的人口之和下降到80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