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晏婴是如何嘲笑主公齐景公怕死的?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性相近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大致是相同的,特别是在面临死亡这个问题上尤为明显。从古至今,不怕死的人,那是极少数的,尤其是年老而又身为帝王的人,年龄越大越怕死,春秋时期的齐景公就是这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

话说有一天,闲来无事的齐景公便带上晏子等一班臣子去郊外游玩。人老了,时间不是很充足了,能多玩会就尽量多玩会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外面不仅风景迷人,而且空气还非常的清新。爬爬山什么的,还能愉悦身心,真是一举多得啊!

兴致过后,齐景公站在高山上俯视着自己那美丽而又壮观的都城。忽然想到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仅有所伤感——“要是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死亡,那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说完,齐景公的悲伤情绪就紧跟着上来了,而且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预料——齐景公竟然当着大家的面毫无掩饰地哭了!

看到国君哭了,咱们作为臣子的也不能干愣着啊,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于是,两个在齐景公身边跟随了多年的、以擅长拍马屁著称的艾孔和梁丘据二人,也见风使舵地跟着齐景公哭了起来——掉没掉眼泪不知道,反正是发出声来了。

一个为自己的私心(不愿死去,长久占有君位)而哭,另两个为了拍马屁而使出了浑身解数来表演,哭得比齐景公都要投入,好像是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很是那么一回事儿。

看到此种情景,晏子反倒乐了,而且他还在旁边笑出了声来。

这还了得,真是欺君罔上、大逆不道,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齐景公哭着哭着突然听见了笑声,也是相当纳闷——这家伙是谁啊,竟然如此大胆!你就是不跟着哭,也不应该笑吧,竟然还敢笑出声来,真是不想活啦!

于是,齐景公擦了擦眼泪,抬起头来寻找笑声的来源——于是,他看见了笑容满面的晏婴。

不会吧,他不应该这样啊!

但事实告诉他,他并没有看错,嘲笑他们的正是自己平时最为尊敬的人——晏婴晏相国。

要是换成别人,齐景公肯定二话不说,当即就让人拉出去砍了。但现在不行啊,他是我的相国,而且还是那么的聪明能干的一位相国,我们齐国离不开他,我更是离不开他,是杀不得的(这一点齐景公还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齐景公还是夹带着一点点的怒气向晏婴问道:“我因为年老而伤心,两位大夫都陪同着我留下了伤感的眼泪。你不哭也就罢了,反而自己独自的发笑,请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虽然齐景公对自己有点气愤,但晏婴并没有慌张。毕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了,齐景公的性格早被他拿捏的清清楚楚,他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予以应对。

晏婴收掉笑容,对齐景公讲起了哲学。他表示,上天从来都把人的死亡看做是一件好事,善良的人死后会在地下安息,残暴的人死后会在地下受苦。假如人要是永远不死的话,那么我们的开国之君姜太公,将永远都是这个国家的国君。那后来的齐桓公等人就只能够做他的臣子,而像你这样能力不大的人,就只有戴着斗笠、穿着布衣、手拿农具,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份,哪还有闲暇时间在这儿担忧自己的生死呢!

说到这儿,晏婴停了停,看了看齐景公。

景公怒气消了好多,脸色渐渐恢复了过来,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见此情景,晏婴又接着告诉齐景公,正是由于历代国君相互交替接班,才把君位传到您这儿。可是现在您却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不想离开这个位子,也就是不想把它传给自己的子孙,这是非常不仁慈的行为。

说到这里,晏子笑了笑,表示自己看到了一个不仁慈的国君,还有两个阿谀奉承的臣子,自己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便笑了出来。

齐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