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的技术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毛南族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有些已经和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专门手工业,如打铁、纺织印染、银匠、竹器、石匠、以及雕刻和编织等。

毛南族从事打铁业已有300多年历史,至时,已有60—70户从事打铁的专业户。有的已迁至圩镇,开铁匠铺,同农业分离,毛南族聚居的思恩县后区下疃乡的下依村,打造的家用刀、锹、耙、镰刀等农具,就很精美,泗水村的治工也很著名,下南六圩,每逢圩日都有20多个铁匠铺开炉。产品主要打制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农具和生活用具等。有的还可以远销至东兰、河池和贵州黔南农村。所需钢材、生铁等材料,则从宜山、怀远等地输入。

纺织是毛南族农家最普遍的家庭手工业,几乎所有妇女都会纺织结实耐用的土布。随着“洋布”的输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户大多不再从事纺织了,只需把自己种植的棉花拿到市场上出售,购回所喜爱的布料就行了。因此这种“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趋向瓦解,只耕不识了。印染业,毛南族的“垫画”印染较有特色,他们把喜爱的“狮子滚球”、“双龙喜珠”、“双凤朝阳”等图案印染在背带、被面和门帘上,成为民族工艺瑰宝之一。

竹篾纺织在家庭手工工艺中都有较水平。获得较大发展。纺织艺术,最有名的是花竹帽。中南、下塘等地出产的金竹、墨竹,是编织花竹帽的好材料。下塘的三百峒、茶峒等村有40%的户编织花竹帽。

毛南族打制银器也有较长历史,主要打制妇女佩带的手镯、项圈、麒麟、银环、银簪、银锁等饰物,和儿童帽饰“五子登科”等。中南的南木村银匠技术较高,打制各种银器银饰,已成为商品生产毛南族生活在石山地区,在生产和生活中与石头接触最多,对石头的利用也很广,并出现了不少技术精湛的石匠。

在他们聚居的许多地方,从房屋的墙基、柱脚、门窗、晒台、阶梯等,多数用精制的料石砌成。家庭中的生活用具,诸如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碓、石槽、石盆、石水缸等,也是用料石加工刻凿而成。至于道种上的石拱桥,全用大块料石架设,因而坚固壮观。这些石制用品,反映出毛南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生产和生活特点。毛南族石匠刻制的石碑,以丰富的图案内容和精美的艺术技巧而出名,附近的壮、汉族人民甚至港澳同胞也曾来订制。毛南族人民还擅长于木刻艺术。

1949年前,毛南族中的地主豪绅和富裕之家,其住屋常有雕梁画柱,皆出于毛南族工匠之手。特别是雕刻各种木假面具,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如毛南族在进行“还愿”的迷信活动时,“鬼师”要戴上三元、社王、欧文官、蒙大老爷、三界公爷、陆桥、花林仙宫、万岁娘娘、六功曹、雷鼓、雷王、土地公、小土地、莫二相公、京朝太子六官等十几种神像的木假面具,五颜六色,形象逼真,各具特点,都是毛南族工匠们精心雕刻的艺术品,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风格。

此外,毛南族还生产陶器和土纸。在仪凤、上光等村,有的合家从事陶器生产,产品有陶缸、陶盆、陶碗、陶鼓等,供本地群众生活和娱乐之用。

毛南族山区遍地生长沙树,枝繁叶茂,其叶是菜牛和猪的优良饲料,其皮则是造纸的好原料,因而毛南族有生产土纸、沙纸的传统。土纸产于下南之仪凤,沙纸产于中南三圩。

所有沙纸,质白而柔软,拉力强,除可供写字之用外,又是毛南族、壮族人民于清明节供奉祖先时的迷信用品。

毛南人民还喜欢制作“酒饼”用以酿酒。上纳、南昌等村农家有传统的酿酒习惯。

清代,毛南族地区已出现手工采矿业。

*统治时期,曾招雇毛南族农民数十人当矿工,于中南乡之干孔村开采水银矿,现尚保留有矿坑、矿砂和治炼水银的炉灶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