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更爱庞统?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军师,而且用刘备的话说,他得到诸葛亮,好像是鱼儿得到了水,那么,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和他一道行动呢?
1、没得益州时不能丢荆州
荆州原本不是刘备的地盘,原来的荆州牧是刘表。曹操南征刘表,正赶上刘表死了,他的继任的儿子马上投降了曹操。这样一来,曹操马上把目标转移到刘备身上。刘备本来就是前来依附刘表的,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刘备根本就没有时间准备部署,只得仓促应战,结果是大败溃逃。无奈之下,诸葛亮提出要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同意后,随派诸葛亮到了东吴。赤壁之战,周瑜打败了曹操,再加上魏国军队染上了瘟疫,曹军只好退回到北方。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不但占据了荆州的江北部分地区,还顺势收复了荆州江南的三郡——零陵、桂阳和长沙。
曹操赤壁失败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十二月,刘璋邀刘备入川是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上半年的事情,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荆州,刘备占据只有两年多一点时间。刘备虽然在当时的天下或者说在荆州地区有一点仁义之名,但他自己的施政方针究竟如何,老百姓尤其是荆州士族还要有所感受才行。也就是说,荆州的人民还需要刘备来安抚。西川要夺取,刘备又必须亲自去,不管是这种重要的战略行动还是刘璋的邀请,都必须是刘备自己去,而不能由他人代替。刘备一走,荆州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镇守。否则,总不能在益州还没有到手的情况下,先丢了荆州吧!因此,刘备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让诸葛亮协助他。
诸葛亮协助关羽镇守荆州,并不完全是军事方面的需要。在此之前,关羽有过独立带兵的经历,后来刘备调诸葛亮入川,也是留下关羽独立镇守荆州,留下诸葛亮,主要就是安抚荆州氏族。
诸葛亮是跟随叔叔来到南阳的。叔叔诸葛玄曾经被袁术推荐担任豫章太守,事不成,投奔刘表,为刘表所容留。这在当时那个社会来说,也可谓是官宦子弟。尤其是,诸葛亮的岳父是荆州名士黄承彦。有了这个身世背景,要安抚荆州士人,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诸葛亮。
2、庞统军事战役比诸葛亮强
荆州时期,诸葛亮的才能主要表现在战略和外交上。战略方面是“隆中对”提出的天下三分,外交上是提出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并成功促成了孙、刘联盟。军事方面,在战役层面上,诸葛亮没有参与过实战,也没有提出过具体的计策,当然,也许是刘备处于败退之中,用诸葛亮的话说是正值“倾覆”,他没有机会表现。
当然,庞统也没有具体的表现,但是不是刘备在日常谈话中,会觉得庞统有这方面的才能呢?《三国志》注引《九州春秋》有一段话,庞统对刘备说:“荆州经过战争已经是非常荒凉残破了,人力物力已经枯竭。荆州东有孙吴,北有曹操,想在此立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个局面很难实现。现如今益州国富民强,拥有百万人口,四个方面的兵马,从哪里出战都具备条件,财宝货物充足,不用从外部寻求,现在可以权借这个地方以成就大事。”这段话和诸葛亮对益州的描述有些微的差别,诸葛亮说的都是大事,而庞统说的都是具体事。是不是在刘备认为,庞统在具体行动方面,可能要比诸葛亮掌握的更详细一些?
3、已经在为建国做准备
当然,作为刘备来说,他可能考虑的更长远一些,那就是为将来的建国做准备。收取荆州江南三郡以后,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在这句话当中,初看起来,诸葛亮的职务并不高,“军师中郎将”不如郡太守那般有地盘有实权,督收赋税,也不是随军军师那般晃人眼球,但刘备的这番安排却是有其深意。
临阵打仗,两军拼的是搏杀能力,相持下去,拼的却是保障能力。在刘邦集团当中,萧何早期的资历、地位和威望没有人能比,但在楚汉之争时,刘邦却把他放在汉中大后方。刘邦彭城溃败,荥阳潜逃,所以还能够抵御着项羽的强大攻势,关键在于后方有萧何这个强大的后盾。刘邦没粮了,萧何送来了粮,刘邦兵少了,萧何送来了兵,所以,刘邦有本钱在鸿沟和项羽硬气。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和萧何两人“分工”很明确,刘邦在前线和项羽作战,萧何在后边替刘邦治理国家。
刘备这时候虽然还谈不上具备了建国的条件,但刘备进西川,就是冲着建立自己的国家去的。刘备是当时比较突出的政治家,这种远见在他来说算不得什么。所以说,这“督调赋税”一事,看似简单,却是一个丞相所干的事情。换句话说,刘备已经有意在把诸葛亮往萧何角色上推,这当然也就不能让他跟随向西川去了。
刘备在荆州之前也当过徐州和豫州刺史,手下也有过一批忠心耿耿的人,这些人比较突出的是关羽和张飞。不过,这两个人的强项在于军事上的攻城掠地,缺陷为不是治国的人才。糜竺、孙乾、简雍这些人,才能一般,很难胜任丞相职务。更重要的一点,这些人年龄都和刘备差不多,刘备考虑未来“国事”,不会考虑上述人员。在这些人之外,刘备如果取得西川,所倚重的人只能是荆州集团的人。荆州集团代表人物突出的是诸葛亮和庞统,而诸葛亮更为刘备所重,《三国志·庞统传》说刘备待庞统“亲待亚于诸葛亮”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