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发现西夏瓷窑遗址 证实武威西夏酒都

近日,武威考古专家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上古城村新发现瓷窑遗址一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威西夏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寿龄判断,这是一处距今800年的西夏古瓷窑遗址。

据介绍,此地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永隆年间就开始烧制瓷器,到西夏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相传那时有48座窑同时烧制,官府为了方便管理,在头坝河南岸建立了一座专门烧瓷、销瓷的窑城。

孙寿龄告诉记者,古城瓷窑规模大、分布广,从东至西长达十多华里的地方都有西夏瓷窑的遗物散布,判断这座瓷窑遗址为西夏时期的古瓷窑的依据有三点:一是该遗址身处西夏古城瓷窑下窑城;二是此处曾经多次发现西夏瓷窑瓷片;三是西夏时期瓷窑的窑壁是由壁附高岭土建造的,而晚期则用耐火砖砌成。此处瓷窑的窑壁是由壁附高岭土建造,因此判断为距今800年的西夏瓷窑遗址,而非普通的砖窑。

专家表示,武威不仅是西夏的陪都、瓷都更是酒都,甚至有可能是中国蒸馏白酒的发源地。

“党项人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出征饮酒、狩猎饮酒、赏罚、盟誓、复仇都要饮酒,酒是他们不可缺少的消费品。”孙寿龄说:“1004年5月西夏攻占凉州后,大力发展农牧业,酿酒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步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业。西夏酿酒业真正的繁荣是从凉州开始的。凉州是西夏‘酒都’。”研究表明,西夏时期,酒是官府垄断的产业。为了发展酿酒业,西夏成立了专门执掌酒的酿造、销售和征收酒课的“酒务”机构——官酒局。武威出土的元代酒瓶上就刻有“官酒局”三字,正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古瓷窑出土的大量酿酒瓷器以及酒具也是孙寿龄判断武威是西夏“酒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