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三国中最心狠手辣的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

俗语说“无毒不丈夫”,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业,必要时要有非常之手段,在《三国》这个风云突变、群雄争霸、大鱼吞下鱼的时代,要想有一番作为,除了具备非凡的才干和天下无双的战斗力,还得有一定的铁腕手段,扮演狠角色才能保存自己安生立命、谋得霸业。

《三国》中当之无愧的狠角色当属曹氏父子,但曹氏父子的“狠”又各有不同,不同在哪里?论“狠”父子俩谁更胜一筹?我一起来分析分析。

曹操的“狠”是为了生存

大多数人对于曹操的狠毒主要从以下几个事件来评价的:

一是因为猜疑而杀吕伯奢一家,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宁可我辜负了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辜负我”的名言。曹操也因此为天下所不齿,这也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二是*徐州百万人口,有的说是为了报杀父之仇,也有的说是因为城中粮食不够,还有说法是为了夺取徐州,无论哪种理由,光*徐州无辜百姓,就够曹操被列为暴戾、狠毒之徒的最佳佐证了。

三是杀了大才子杨修,杀才子杨修的说法也总说纷纭,有说是因为曹操嫉妒杨修才能,有说是因为杨修因为“鸡肋”事件误传曹操之意,曹操大怒而杀之,也有说法是因为杨修与曹植修好,参与曹丕和曹植的权利之争,曹操认为杨修会导致兄弟不和,而将之杀之。

四是迫害一代神医华佗,致使华佗的神作失传,关于曹操杀华佗也有两种说法,说的最多是因为华佗要开颅取疾,曹操误认为华佗要杀他,第二种说法是华佗自视医术高超要挟曹操讨要官职。

笔者为什么说曹操之狠是为了生存,我们来分析下这四个让世人将曹操定为狠毒角色的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杀吕伯奢一家时,正是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四处逃亡,并被董卓一路追杀的时候发生的,试想一下一个逃亡之人,随时都可能被杀手追杀,精神和心理一定是极度的恐慌和敏感,恰好被吕伯奢收留时,吕伯奢又磨刀霍霍,处于极度的恐慌和强烈生存欲望的曹操,因此产生了误会,而残杀了善良的吕伯奢一家,尽管曹操的行为令人发指,但从人的本性的来说,他确实是为了“生存”。

杀徐州百万无辜百姓,虽然以上分析的原因有三,但笔者认为为夺徐州,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只是借口而已,至于真的有没有*百万人口这么多,这个我们也无从考证,但杀百姓夺徐州也是为了扩充领土,一样还是为了“生存”。

杀杨修,笔者更认同是因为害怕杨修致曹植、曹丕兄弟不和,引起兄弟斗争和相残,危及自己的家庭和基业,因此杀杨修是为家庭和子女的“生存”。

杀华佗,更是因为害怕华佗会危及自己的生命而杀之,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下狠手。

曹丕的“狠”是为权利

相比于曹操的狠,笔者认为曹丕是青之于蓝,而胜于蓝,曹丕的狠远在曹操之上,而且曹丕的狠毒自始至终都是为自己的权利欲望和政治野心。

曹丕的狠主要从以下几个事件来体现:

一、残害手足

新版《三国》中曹丕因为听言曹操要立曹冲为太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用毒蛇杀了曹操最喜爱且才十三岁的亲弟弟曹冲;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成了曹操的接班人。为了扫除障碍,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自己的兄弟下手。曹丕先用计将率兵而来的“愣头青”曹彰臣服,接下来就将矛头指向了与自己有一拼的曹植。

曹彰有勇无谋好糊弄,曹植文采飞扬,一直是曹丕潜在的威胁。将曹彰打发走后,曹丕立即下令许褚带虎*将曹植捉拿堂前。看这架势,分明是想置曹植于死地。危急关头,母亲卞氏从中阻拦,苦苦哀求。这一来,搞得曹丕左右为难。最后听从华歆建议,让曹植七步成诗,否则格杀勿论。亏得曹植出口成章,才让曹丕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一马。

对手足至亲下手,可见曹丕的狠毒,曹操虽杀人如麻,但也为杀过自己的手足至亲。

二、逼迫汉献帝退位

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汉献帝始终还是皇帝,曹操直死也没有称帝,有说曹操不称帝,是因为时机不到,其实从根本来说,曹操内心里还是尊汉统的,而曹丕才接管曹操基业不久就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称帝,足见他对权力的欲望和野心,和狠劲。

所以光从以上的两点,曹丕就完胜曹操,够狠够有手段。

评讲历史:曹氏父子虽然心狠手辣,但辛苦打下的*被司马家族篡夺,但他们也为西晋王朝的建立,垫底了基础,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安定做出了贡献,这点我们还是应该赞许曹氏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