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枳姜汤在实际治疗时的应用方法
很多人对于橘枳姜汤都不是很了解,其实它在中医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只不过很多时候,它都会被其他药方代替。但不可否认,橘枳姜汤依旧有着非常多的作用,下面小编就来分析一下橘枳姜汤在实际治疗时的应用。
一、胸痹
陈龙跃医案j张某某,男,37岁。1987年6月7日初诊。咳嗽已3年,诊为“支气管炎”,用青霉素、麦迪霉素、甘草片、罗汉果止咳冲剂、痰咳净、半夏止咳露等,皆不效。细询患者,方知咳嗽虽久但不剧烈,且痰不多,入夜有轻度喘息,胃脘胸胁及背部均隐隐作痛,稍有畏寒,纳差。脉迟而细,苔薄白。此证颇似《金匮要略》胸痹、胸中气寒、短气证,遂以橘枳姜汤加百合治之:橘皮、百合各15克,枳实6克,生姜10克。服药3剂后,诸症消失,胁背疼痛亦止,但胃脘部尚有隐痛。续进原方,加大百合剂量为25克,服2剂而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90;(5>:197)
按语:本案入夜有轻度喘息(亦谓短气),以及胃脘胸胁及背部有隐痛,实乃胸痹之轻证。故选用橘枳姜汤方加百合治疗。陈修园《医学从众录》谓:“百合合众瓣而成,有百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主气,肺气降则诸气俱调。”橘枳生姜有辛温通达之力;百合甘润微寒,有降诸气之功。诸药相配,一温一凉,柔中有刚,使痹开气行,则喘息可除,不治咳而咳自止,诸痛也随之消失。
二、心悸
陈津生医案:富某某,女,56岁,*,1985年4月5日就诊。证见:心动悸,脉结代。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经中西药(中药如炙甘草汤等;西药如氯化钾,乙氨碘呋酮等)治疗不效。伴胸闷窒塞、短气、脘闷、纳呆、恶心欲吐,一日中之大半倚卧床榻,动之稍剧即短气动悸不已。观其体丰、面白、舌略胖、苔薄白润。拟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茯苓30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枳壳10克,水煎,日一剂。1剂入咽,短气窒塞大减,3剂毕,早搏消失,脉缓匀齐,纳增,追访至今未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8;<3>:19)
按语:本案之脉结代,先投炙甘草汤所以不效,是因其非由阴阳俱损所致。而其体丰、面白、脘闷欲吐等,则属湿痰壅盛,阳气不能通达之证。改用茯苓杏仁甘草汤以祛湿通阳,又加枳壳以逐痰宽胸。由于方药切中病机,故仅服三剂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