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随处可见的它竟专治癌症

鸭胆子,为草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鸦胆子的成熟果实。别名老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解苦楝、小苦楝。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味苦性寒,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赘疣。因此,古人用它治疣治疟治痢疾。

鸭胆子,在肿瘤疾病方面,当代研究较多并已经做成静脉输液的中药注射液(北京地区医保适应证消化道恶性肿瘤)。

鸭胆子常用于食管癌、贲门癌、肠癌、宫颈癌、皮肤癌等。

曾有临床报道,鸦胆子胶囊,每粒含鸦胆药粉0.3g,每次10—15粒,每日2次口服,治疗各种癌症200余例,以贲门癌、食管癌效果最好,有减轻症状和使癌肿缩小的作用。

鸭胆子,遍布两广云南福建,是治疗消化道肿瘤和癌性胸腹水的好药

癌症病人病情进展,常会出现胸腔积水,腹腔积水。

鸭胆子注射液被用于胸腹腔注射,有一定控制癌性胸腹水的作用。

据一项研究报道,鸭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白细胞介素-Ⅱ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副作用较轻。林氏研究认为鸭胆子油乳单药胸腔注射疗效好于化疗药顺铂,有效率可到90%;还有研究者发现鸦胆子油乳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较好抗癌效果。

鸭胆子,遍布两广云南福建,是治疗消化道肿瘤和癌性胸腹水的好药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鸭胆子主要含鸦胆子苷、脂肪油、鸦胆子苦素、生物碱、酚性成分等。体外试验表明,鸦胆子甲醇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肉瘤有一定控制作用。此外,本品具有抗疟、驱肠虫、抗阿米巴等作用。

特别要提醒的是该药有一定毒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有轻微的肠道刺激症状,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抑制,故需严格掌握剂量、脾胃虚弱、呕吐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