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失败的间谍计划 为秦国献上了天下粮仓
在陕西省三原县,农闲时节常会演出一些秦腔戏,其中一出颇为有名的戏叫《疲秦计》。戏中说的是战国时期,一位叫郑国的韩国水工说服秦统治者,引泾河水修建灌溉农田的水渠,使关中变为天下粮仓的故事。
在那个诸侯混战的时代,秦国为完成统一霸业,将矛头指向邻近的韩国。就在韩国将要灭亡的时刻,中国历史转折关头的一场奇战发生了,这场奇战就是修建郑国渠。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郑国渠有明确记载,韩国水工郑国来到秦国,说服当政者,在秦国境内的泾河瓠口一带开渠引水,修建了这项工程。后人这样描述这场特殊的战争:以大工程为彼此攻战之计,可谓千古奇思;以大工程为彼此攻战之器,可谓千古奇战。富有戏剧性的是,这场奇战的结局,却是最初被韩国当作救命稻草的郑国渠,恰恰又使韩国走向灭亡。郑国开凿的这条渠虽几度湮废,但二千多年来几乎每个王朝都曾在其基础上重新建设。直到今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仍在享用着渠水带来的恩惠。
那么两千多年前,韩国为什么把国家的命运维系在一条水渠上?让秦国修建郑国渠本是“疲秦之计”,它又如何变成一条强秦之策?关中大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九曲泾河弯,冲出龙口入泾渠,灌溉良田难计数,郑国仪址恩不忘。民谣里的龙口就是《史记》里记载的瓠口,按《史记》记载,郑国渠正是从瓠口取水,像一根长长的吸管,穿过关中平原北部,把泾河和洛水连接起来。郑国渠引水的瓠口,就是泾河边仲山脚下的峡谷口。经历两千多年的变迁,郑国渠已湮废了,那么真实的郑国渠是怎样的呢?按照《史记》记载,郑国渠流经今天陕西省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闫良等县,绵延124公里,灌田115万亩。《史记》对郑国渠的记载非常简单,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掩藏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故事还得从公元前256年的“商鞅变法”说起,正是它,为郑国渠的修建埋下了种子。秦国地广人稀,商鞅鼓励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商鞅奖励耕战的政策使秦国迅速强大,并开始把目光投向邻国韩国,因为韩国位于秦国东出函谷关之后的交通要道,成为秦东扩的障碍。
当时秦军作战十分勇敢,被视为虎狼之军。秦军使用的武器十分锐利,箭镞表面经铬盐处理,深埋地下二千多年,刃口仍十分锋利。面对强秦的威胁,韩国成了惊弓之鸟,都城数迁,然而这并不能躲避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为对付强秦,当时“合纵派”政治家苏秦提出六个诸侯国联合抗秦的主张。对此,秦国采纳魏国人张仪的连横策略,对其他诸侯国又打又拉。公元前307年,秦国终于夺取了梦寐以求的函谷关。这时,大平原上肥沃的土地和物产开始暴露在秦军面前。当时,和秦国邻近的魏国比较强大,公元前293年,韩魏联手,同秦国在今天洛阳东南的伊阙一带发生一场大战。结果,秦军杀死韩魏联军24万人,韩国和其最重要的盟国受到秦国致命的一击。
公元前291年,秦攻取了韩国中原重镇,冶铁手工业中心宛。短短一年后,在秦军威胁下,韩国*割让出大片沃土给秦国。公元前266年,一个游士向秦王提出“远交近攻”策略,即秦国要想吞并天下,首先要灭掉韩国。据记载,韩国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修建,共受到秦国较大进攻就有19次。从公元前265年开始,秦国每年都从韩国夺取土地。韩国就像秦国嘴边的一块肥肉,被一块块蚕食着。
公元前262年,秦军取韩国重镇野王,切断了太行山上上党通往新郑的道路,逼迫韩投降。结果韩把上党献给赵国,引发了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秦将白起活埋。公元前249年,韩国处于崩溃的边缘。当时,韩军战斗力也很强,有“强弓劲弩皆在韩出”、“天下宝剑韩为众”的说法,然而,在强秦进攻下,韩国被真正打败了,将士尸横遍野、百姓四散流亡,景象十分凄惨。面对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一个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去说服秦国兴修水利。在韩国看来,这是危难之际疲乏秦国,救亡图存的好办法。在当时,各国没有常备军队,全民皆兵,而修郑国渠这样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国要动用所有青壮年劳力,耗费大量财力和精力,这必然要影响到秦国统一战争的进程。韩国想借此求得暂时的安宁。
在当时,思想和科技非常开明,才俊们到异国献计得到重用的游士制度非常普遍。各国将水利作为强国之本的思想已经产生,对秦国来说,兴修水利更是固本培元、兼并六国的战略部署。当时秦国的关中平原还没有大型水利工程,因此韩国认为这一计策最有可能被接受。肩负拯救韩国命运的郑国,在咸阳宫见到了秦国的主政者吕不韦,提出了修渠建议。当时秦王政年仅13岁,国家大政实际由相国吕不韦主持。商人出身、并非秦人的吕不韦一直希望做几件大事来显示治国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韩国的建议与吕不韦急于建功立业的想法不谋而合,吕不韦当年就组织力量开始修建郑国渠。公元前246年,泾河边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当时修建者多达十万人,郑国则成为这项大工程的总负责人。专家认为,秦国之所以在战事不断的关键时刻修建这一工程,是与关中的特殊地位分不开的。关中不仅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还是一个四面有天险扼守的安全之地。黄河从这里折向东去,同东边的诸侯国相隔开来。它的南、北和西面又有秦岭、岐山、陇山形成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自古就有“四塞以为国”之说。
公元前316年,秦军占据四川盆地,有了除关中外的第二块富庶之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让秦国看到水利对于国家强盛的巨大作用。当时秦军主战场在北方,成都平原的粮食很难运到,因此提高关中粮食产量极为重要。远古时候,泾河与渭河经常泛滥,给关中带来大量肥沃的淤泥。但由于关中平原干旱时有发生,上好的土地得不到充分开发。而郑国提出的引泾河水浇灌关中的建议,正是秦国向往已久的事情。郑国设计的引泾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使渠水由高向低实现自流灌溉。为保证灌溉用水源,郑国渠采用独特的“横绝”技术,通过拦堵沿途的清峪河、蚀峪河等河,让河水流入郑国渠。郑国渠巧妙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设计也可谓巧夺天工。
公元前237年,郑国渠就要完工了,这时意外出现了,秦国识破修渠原来是拖垮秦国的一个阴谋,郑国面临着生命危险。这一事件引发了更大危机,当时秦王已亲政,吕不韦不再掌实权。秦国贵族*借这一事件,向秦王建议驱逐外国人。来自楚国上蔡的李斯写了著名的《谰逐客书》,规劝秦王善用人才。而危急中郑国也对秦王说,杀掉我没什么,可惜工程半途而废,才是秦国真正的损失。秦王权衡利弊,最后得出结论:修建水利工程对于开发关中农业的意义,远远能够抵消掉对国力造成的消耗。于是,秦王收回驱逐侨民的决定,郑国渠也得以继续修建。
公元前236年,郑国渠用了十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郑国渠尘埃落定。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秦国,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如同张开的两翼,东方六国都处在其阴影之下,秦灭六国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据史学家估计,郑国渠灌溉的115万亩良田,足以供应秦国60万大军的军粮。
公元前230年,秦军直指韩国。对这时的秦国来说,疲秦之计变成强秦之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最后决战一拉开,韩国就灰飞烟灭了。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郑国渠一直影响到中国最为强盛的汉唐两王朝,因为郑国渠的灌溉,关中富饶的物产供养着京师长安的亿万之口,汉唐盛世的国都呈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岁月沧桑中,郑国渠湮废了,但它一直吸引着人们探寻的目光。1985年冬,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的秦建明来到泾河边,终于寻找到了失踪的郑国渠。秦建明经研究发现,在泾河瓠口一带湾里王村和上然村之间一道被叫做老虎岭的地方,就是二千多年前的郑国渠首遗址。迷失千年的郑国渠终于浮出水面。
两千多年后,就在郑国渠遗址不远处,有了一座新的水利工程,名字叫泾惠渠,渠名取泾河惠及关中大地和百姓之意。今天,关中平原上拥有130多万亩良田,这恩惠的源头,就是郑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