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61尊石人像为何无首?看看专家的说法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陵园朱雀门外分布着61尊石人像,石人像残高在1.5米至1.77米之间,和真人差不多高,大家在习惯上称这些石像为“蕃像”或者“宾王像”。用“外国使者”守陵,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因为守陵是臣属的职责,而使臣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更奇怪的是,这些石像大多丢了头颅。所以我们有两个问题,乾陵为何要用“外国人”守陵呢,他们为什么又只有身子没有头呢?
这些石人像基本上都身着左衽武士袍。衽就是衣襟。历史上,我国中原一带人民大多右衽,而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叫左衽。右衽和左衽也成为区分汉人和胡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从石像的服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不仅有游牧民族,还有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
乾陵石人群像中的波斯王卑路斯,他的父亲伊嗣侯,是波斯国王。慕容诺曷钵是吐谷浑人,唐太宗李世民封他为吐谷浑河源郡王,由于他深得太宗、高宗的宠信,与唐王朝关系密切,所以两代皇帝陵前都为他刻立石像以资纪念。
有外国使者,正说明唐朝的对外臣属关系,说明唐朝当时经济贸易非常发达。
不过乾陵蕃臣像在明代中后期遭到很大破坏,基本上都没有了头颅。而现在石像的头已经全部消失,至于其中的原因,在民间有很多说法。
一种说法是石人成妖,这些石人到晚上会去附近的农民家糟蹋粮食,所以这些石人的头像被百姓打碎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八国联军看见乾陵前立有外国使臣的群像,感到侮辱了外国人的脸面,于是把石人的头砍掉了。
上述几种原因毕竟只是传说,根据专家分析,在61尊番臣像一部分毁于那次大地震,其余的石像很可能毁于距今五六百年前的明末清初的屡次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