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宰相两袖清风,于谦为何死得冤屈
于谦生于公元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59岁。于谦的祖籍虽然在河南商丘,但是于谦自幼在浙江杭州一带长大。于谦少年时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认为文天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为了学习文天祥不屈的气节,他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座位一旁来激励自己。
公元1421年,时年23岁的于谦一举夺得辛丑科进士,进而进入明朝廷为官。不久之后,于谦在镇压了汉王朱高煦的*中立下显赫功绩,被明宣宗提拔为巡按江西一职。随后几年,于谦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在山西、河南一带履行巡抚的职责。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于谦亲自率领将士抵抗敌军来袭。明英宗被抓之后,于谦以**为重,积极挽救明朝政权于水火之中。
于谦的成就
于谦有着“救时宰相”的美称。于谦生活中主张清廉,同时他在政治舞台上依然秉持清廉的作风,“两袖清风”便是他的代名词。当时朝廷贪污的官员比比皆是,于谦的清廉精神如同一剂强心针,及时改良了朝廷贪污腐败的风气。
于谦在军事领域也很有建树。他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号召士兵们在遇到紧急特殊情况时,要懂得随机应变。并创立了团营之制,对后来明朝兵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思想和文学上于谦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轻君王”就是于谦的思想主张。他诗作的风格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相得益彰,代表诗作《石灰吟》所表达的归隐情怀恰好预示了后来诗坛风气的转向。
于谦为什么被杀
明宣宗去世后,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登基为帝,是为明英宗。明英宗对宦官王振十分宠信,不久之后宦官专权酿成了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爆发后,瓦剌抓捕了明英宗最为要挟明朝的砝码。在此情况之下,于谦一面抵御瓦剌来袭,一面处理朝廷政事。于谦建议皇太后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
公元1457年,景泰帝朱祁钰身染重病,此时太子早已早逝,谁该继承皇位,成为了一个问题。随后,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等人勾结起来发动政变,重新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明英宗再次登基后,石亨和徐有贞为了清除于谦*,便捏造于谦犯了谋逆罪。明英宗得知后,立马派遣官员抓捕了于谦,并在公元1457年正月22日,将于谦斩首示众。
于谦死后,皇帝为了惩治于谦后人,便将于谦的儿子于冕发配到山西龙门流放,将于冕的妻子张氏发配到山海关一带流放。公元1466年,于谦的儿子于冕得以返家。随后,于冕上书为父亲于谦平反。接到于冕的奏折之后,明宪宗亲自审理了于谦案件。等到明宪宗为于谦沉冤昭雪之后,才将于谦的田产退还给于冕。明朝廷为了表示对于谦的歉意,便让于冕袭封“千户”之职位。
后来,于冕将父亲生前所写的遗作都收集规整起来,而后出版,即为《节庵存稿》。近年来,电影《龙门客栈》和《新龙门客栈》都是以明代于谦的后代于冕为父沉冤的故事为背景所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