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骑兵 黄巢起义军失败是败给了这支军队
黄巢起义是唐朝末期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可最终还是失败了。虽然唐朝镇压了黄巢,但是如果没有这支军队的骁勇善战,唐朝将会提前灭亡。下面就来详细说说。
黄巢起义爆发后,唐*曾连续派遣平卢节度使宋威、陈许节度使崔安潜、鸿胪卿李琢等为诸道行营招讨使,指挥各地藩镇军队对义军围追堵截,企图致义军于死地。但因诸镇军队皆保境自全,并不尽力作战,而*禁军“皆长安高赀… …初不知战,闻料选,阴出赀雇贩区病坊以备行阵,不能持兵” ,毫无作战能力。再加上义军作战勇猛,官军皆有畏敌之心,从气势上被义军吓倒。因此,官军虽然人数众多,却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并没有对义军构成实质性威胁。在义军的不断打击下,唐军屡战屡败,劳师无功。879年(乾符六年) ,在义军连战连捷,*日益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宰相王铎只得亲自挂帅,率诸道兵讨伐义军,但同样未能阻挡义军之兵锋,王铎被打得弃城而逃。
882年(中和二年) ,义军占领长安后,南逃至成都的唐僖宗发布诏令, 命诸道镇兵火速赶赴关中,讨伐义军。重新任命王铎为诸道行营都统,崔安潜副之,周岌、王重荣为左右司马,指挥诸军,务必克复京师。但唐军被义军顽强作战的勇敢精神所吓倒,都不敢与义军进行正面交锋。史称: “自高浔之败, 诸军皆畏贼,莫敢进。” 唐军畏敌不前,唐将亦进退两难,惶恐不安。
雁门李仆射者,沙陀贵族李克用也。王铎从其计谋,以墨敕急招李克用入关。11月,李克用率沙陀兵火速赶赴河中。李克用沙陀骑兵的到来,使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史称:李克用时年二十八,于诸将最少,而破黄巢,复长安,功第一,兵势最强,诸将皆畏之。克用一目微眇,时人谓之“独眼龙”。
那么,为什么在诸镇军队被义军打得落花流水,龟缩躲避的情况下,李克用率领的沙陀军却能独挡一面,连战连捷,并扭转了整个战局之发展呢?这主要是因为沙陀军是由少数民族组建的一支军队,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有习兵尚武之俗,尤其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骑兵更是骁勇善战,锐不可挡。据史书记载,沙陀为西突厥别部处月种,居金山之阳,蒲类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沙陀劲雄,“素健斗”。沙陀骑兵更是骁勇无比,凶猛异常,“弛射悍过吐蕃” [8]。沙陀曾助唐讨伐淮西吴元济,平泽潞刘稹。庞勋起义后,沙陀首领朱邪赤心率突骑三千助讨义军,因功被赐姓李,名国昌,进封大同军节度使。876年(乾符三年) ,李国昌之子李克用擅杀唐云州防御使段文楚,不听朝廷号令,暴横无比,因而与朝廷发生矛盾,朝廷亦曾发兵征讨。李国昌父子见势不妙,北奔达鞑,暂时栖身。黄巢占领长安,中原各镇畏敌不前,皆无斗志。前来助战的代北军又“嚣纵”难制,不听调遣。无奈之下,朝廷只好赦免李氏父子之罪,起用李克用来镇压义军。
沙陀骑兵皆起于伐北,“皆一时雄杰武之士”,作战骁勇凶狠,“懔锐” (卷218《沙陀》)异常,有很强的作战能力。李克用曾居代州,为雁门节度使,在代北军中有很强的感召力,沙陀骑兵皆愿为其效力。李克用择军中魁伟有勇力者如李嗣源、李存信、李存进、李存贤、李存孝等为养子组成义儿军,作战时冲锋在前,锐不可挡,对义军构成很大威胁。史称: “克用军至,贼惮之,曰: `鸦军至矣,当避其锋。’ 克用军皆衣黑,故谓之鸦军。”
说明义军对李克用所率领的这支劲旅也是畏惧三分。更重要的是李克用沙陀军的到来无疑给灰心丧气的诸镇军队打了一针强心剂,起到了壮胆、鼓气、稳定军心的作用。果然,沙陀军的到来使诸镇军一改迟疑不进、顾盼观望的徘徊心态,他们与李克用互相配合,积极出兵作战,逐渐扭转了战局。黄巢起义之失败固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义军进入长安后,未能及时追剿南逃的唐僖宗,致其喘息发展,卷土重来。另外,义军困守孤城,未能向其他地区发展,未能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等等。但李克用率骁勇善战的沙陀骑兵参战也是使起义形势逆转,义军走向被动以至失败的重要因素。李克用也正是借镇压黄巢起义而起家,并使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为建立后唐政权奠定了强大的军事基础。